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的歷史方位,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坐標獨特,舉世矚目。
國家速滑館“絲帶飛舞”、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游龍盤臥”、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如意亮相”……從選址規劃到周密設計,從緊張建設到轉入運行測試,兩千多個日夜風雨兼程,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1月22日全面完工。
場館建設是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基礎,競賽場館更是運動競技、觀賽和展示城市發展水平的窗口。藍圖變為現實背后,是中國對舉辦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堅定承諾,是中國不斷提升的科技創新能力,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兌現承諾,科技引領
自2015年北京申冬奧成功以來,作為反映盛會籌辦進展的一面鏡子,競賽場館建設工作備受世人關注。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盡管進入尾聲的建設工作壓力倍增,但北京冬奧建設者堅持在變局中開新局,打贏建設收官戰的決心和信心始終堅定。
2020年初,北京冬奧會場館設計難度最大、施工難度最高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克服溝通不暢、時差顛倒等困難,在“戰疫”中與外籍專家遠程連線推進建設,成為北京市春節期間唯一不停工的建設工程。
2020年末,國家游泳中心外方制冰師因疫情不能到場,中方團隊堅決啟動第二次“水冰轉換”并自主制出冰壺賽道,效率較首次提升4倍?!氨M管2020年全球遭遇較為嚴重的疫情,但北京冬奧會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大賽區共計12個競賽場館均按照籌辦要求在2020年底如期交付。
承諾必然諾,如期完工意義重千鈞。北京賽區共有6個競賽場館,為各賽區最多,但在積極推進下,首鋼滑雪大跳臺成為北京冬奧會首個完工的新建競賽場館,國家游泳中心成為北京冬奧會首個完工的改造場館,五棵松體育館實現“當年開工并完工”的改造提升目標。
延慶賽區前期在沒有水、沒有路、沒有電、沒有通訊的“四無”條件下建設。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建設條件非常艱苦,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主賽道更是位于海拔2198米的延慶小海陀山,風雪嚴寒中,更彰顯了北京冬奧建設者的“鐵軍”風采。
依托國家現代化發展成果打造的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著眼長遠、秀外慧中,將科技、智慧、綠色、節儉四大場館建設關鍵詞體現得淋漓盡致。
建設亮點都是難點,中國科技實力破題。作為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建成世界跨度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規模創下世界體育館之最,但用鋼量僅為傳統屋面四分之一。應用“科技建造”手段后,上至8500噸鋼結構,下到每一塊形狀各異的幕墻玻璃,都能實現工廠預制和現場拼裝,建設速度和質量成倍提升;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放棄高薪聘請國外團隊做法,走出中國自主創新之路:1.9公里賽道混凝土一次性噴射澆筑成型,工程申請專利133件,獲得受理、授權105件。
場館運行配備“大腦”,智慧成果將全面亮相。通過引入“全域數字孿生系統”“室內外一體化定位導航系統”、基于“云-網-霧-端”智能融合的網絡體系、“能源管理系統”和全新的“BIM運維系統”等技術,就像給場館配備了一顆“大腦”。擁有了“智慧大腦”的速滑館,運動員和觀眾進入場館后,可以通過手機享受定位導航服務,匹配出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機器人問路、無人售賣車以及虛擬冰雪運動等多種新科技成果將以更完善形式呈現。隨著冬奧會舉辦腳步臨近,各競賽場館“智慧場館”建設成果將全面亮相。
綠色環保生態優先,場館建設烙印美麗中國底色。北京賽區在冬奧會歷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更環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劑,較傳統制冷方式效能提升30%;延慶賽區開工前先進行環境本底調查,可持續發展成為場館建設前提和沒得商量的鐵律;北京冬奧會還是奧運歷史上首屆全部使用綠色清潔電力的奧運會。張北柔直電網工程將張北地區的風光電能接入北京電網,預計每年輸送約225億千瓦時清潔能源,實現北京冬奧會場館100%綠電供應。
追夢前行,筑夢冬奧
“建設體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個重要目標”“推動我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廣大冰雪運動員創造了難得的人生機遇”??倳浀脑?,讓冬奧健兒們備受鼓舞。他們紛紛表示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創造屬于中國冰雪人的奇跡。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國際賽事大范圍被取消,訓練、比賽節奏被打亂,但中國冰雪人迎難而上,力爭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無法參加國際比賽,就組織隊內模擬賽。
目前,中國軍團冬奧備戰正轉入“沖刺”階段,覆蓋北京冬奧會109個小項的國家集訓隊已全部建立,備戰選手從2019年底的1100余人精簡至500余人,將繼續篩選精兵強將爭奪冬奧參賽資格并最終在冬奧會上爭創佳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考察中說:“我國很多冰雪項目在兩年多時間里實現從無到有,有的項目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和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2/05/02/qkimagesqdhbqdhb202103qdhb20210314-3-l.jpg"/>
歷史節點,歷史使命
這將是中國首次舉辦冬奧會、冬殘奧會,北京也將成為全球首個舉辦夏季、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
2015年7月31日,馬來西亞吉隆坡。在國際奧委會投票表決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歸屬前,習近平主席渾厚有力的聲音通過視頻響徹會場:“中國人民期盼和等待著這次機會。我相信,如果各位選擇北京,中國人民一定能在北京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這是最堅定的支持,最莊嚴的承諾。
“北京!”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話音剛落,會場沸騰了,中國沸騰了!這將是14億中國人第一次擁抱奧林匹克的冰雪圣火。
歷史總是驚人的巧合。2022年恰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基礎上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之時,北京冬奧會將凝聚更強大的民族自信,見證并助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又一段新征程。
冬奧夢交匯中國夢。冬奧競技舞臺具有凝心聚氣的強大感召力。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敢于爭先的拼搏精神、揚我國威的民族自信,這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