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年末,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 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11 月24 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起飛,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精準送入地月轉移軌道。12 月17 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內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我國航天探測器首次實現地外天體采樣與封裝、地外天體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高速再入地球等“多個首次”。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致賀電。

7 月31 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6 月23 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55 顆北斗導航衛星,標志著北斗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自此,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20 余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斗系統。
7 月23 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精準送入地火轉移軌道。天問一號任務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進程中的重大標志性工程,是中國航天走向更遠深空的里程碑工程。任務成功后,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首次探測就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也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火星車安全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


5 月5 日,長征五號B 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隨后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等載荷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來賀電。這是我國乃至亞洲運載火箭首次發射超過20 噸的航天器,我國自此正式打通25 噸級“天地運輸走廊”,具備了建設載人空間站等大型空間基礎設施的能力。

12 月22 日,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起飛,隨后順利將5 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中國航天“十三五”期間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長八火箭主要聚焦于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的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火箭首飛成功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提升了我國火箭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順利開啟“十四五”期間各項航天發射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1 月5 日,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進入工作軌道。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標志著“東五”平臺驗證取得重大突破,更預示著我國正躋身國際一流通信衛星“俱樂部”。“東五”平臺具有高承載、大功率、高散熱、長壽命、可擴展、多適應等特點,可滿足未來近20 年的通信、微波遙感和光學遙感等載荷對衛星平臺的需求。這個平臺投入使用,意味著我國通信應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和“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 周年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4 月23日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并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強國建設向廣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強調,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志氣不能丟。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5 月8 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新飛船試驗船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關鍵技術,獲取重要飛行參數,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改進積累飛行數據。
9 月4 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 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復使用的試驗航天器。試驗航天器在軌飛行2 天后,于9 月6 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可重復使用航天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2020 年,我國在商業航天領域保持喜人的發展勢頭。5 月12 日,快舟一號甲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行云二號01 星、02 星送入軌道,標志著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五云一車”系列商業航天工程取得又一重大進展。9 月15 日,長征十一號固體火箭以“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 組衛星送入預定太陽同步軌道。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長十一火箭的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性發射。11 月7 日,由北京星河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谷神星一號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軌道。
此外,在商業航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項目正式開工,我國商業航天發展未來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