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曉輝
2021 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關系“十四五”規劃各項目標實現的關鍵之年。為此,2021 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社會建設水平”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笆濉逼陂g,黑龍江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重要講話精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5 年來,全省在就業、社保、教育、醫療、社會治理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績。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看到:由于歷史和現實諸多因素的制約,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基礎薄弱,財政并不寬松,民生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在提高就業能力上下足真功夫。就業是民生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就業是永恒的課題”,要做好百姓就業這篇文章?!笆濉逼陂g,黑龍江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積極采取各項舉措,推動社會就業,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同全國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非公企業就業比重在全國較低,第二產業就業相對薄弱。非公經濟就業人員主要集中于其他經濟類型單位。2019 年末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中其他單位就業人員169.7 萬人,占31.6%,比全國低34.8 個百分點。黑龍江省三次產業就業結構為31.7∶17.3∶51,而全國三次產業就業結構為25.1∶27.5∶47.4。全省第二產業就業比重比2015 年下降了1.9 個百分點,與全國相比占比明顯偏小。就業質量不高,勞動生產效率在全國依然偏低。全國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全省6 歲以上人口中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的比重比全國低0.9個百分點。就業人員人均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全國低43.4%。鑒于此,2021 年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將“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作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務。一方面,要著力發展二、三產業,努力增加崗位供給。支持重點企業、重點產業吸納就業,擴大、更新和引進一批機械裝備、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等高新制造業生產項目和設備工藝,培育壯大一批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企業,補強就業和經濟發展短板。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文化休閑、健康養老等第三產業,特別是知識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相互融合,產生崗位放大效應,促進社會就業。另一方面,要整合就業服務平臺,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借助和利用好職業和高等教育師資力量相對雄厚等優勢,采用定向和訂單模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培訓水平;普通高校要有前瞻性地做好專業調整設置,加強產教、校企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培養社會急需的高素質和技能型人才。
在養老金足額發放上下足真功夫。老有所養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問題。養老金的足額發放是老有所養的底線目標。“十三五”期間,黑龍江省已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已實現持續增長。2019年,黑龍江省65歲及以上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為13.8%,比上一年增加0.9個百分點。老齡化趨勢持續上揚、撫養比全國墊底。面對這一現實,今年的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多措并舉推進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隨著老齡化的不可逆轉,黑龍江可以嘗試實行養老金制度試點改革,為全國應對老齡化社會提供龍江方案。一方面,引入“自動加入”機制,擴大企業年金的參與率。將企業繳費劃出8%進入到個人賬戶,與個人繳費8%形成1:1 的配比,從而擴大到16%,以增強繳費的積極性。加大稅收支持力度,加快稅改,適時實施資本利得稅,促進居民儲蓄流向養老金賬戶。另一方面,在不斷完善監管的前提下,拓寬養老基金的增值渠道。不斷完善養老基金的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的監管限制,放開前端、管住后端,將更多的資產配置與投資的選擇權交給專業機構,為養老基金流入資本市場提供更多的通道和載體。
在重大疫情防治上下足真功夫。健康是第一民生。醫療衛生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對各級政府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今年的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健康龍江建設”,要“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制機制”。一要健全科學研究、疾病控制、臨床治療有效協同機制。加強醫療機構與醫學院校、疾控部門、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等溝通聯系,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重大疫情聯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疾病預防、藥物研究、疫苗研發等科研攻關,推動科研成果更多向臨床一線傾斜,更快向臨床救治技術轉化。二要通過“兩分”完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所謂“兩分”即分層救治和分流救治。分層救治,就是明確和劃分定點醫院、非定點醫院、社區醫院等在疫情救治中的職責功能,配備與救治任務相匹配的救治力量;分流救治,就是按照“一盤棋”原則,合理引導患者就近醫治、到不同層次或就診量少的醫療機構就診,規避蜂擁效應或醫療資源擠兌效應。三要構建智能化的疫情救治體系。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因此,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勵與引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等科學運用到臨床醫療救治中去,促進醫院、專家與相關醫療資源高效整合,切實提高疾病診斷與危重癥病患救治能力。
在完善社區治理上下足真功夫。社會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黑龍江省通過網格化管理,將社區打造成為嚴密、安全的“抗疫堡壘”,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工作中管理思維仍為主導、網絡的使用技術有限等。為此,“完善城鄉社區網格化治理體系”被寫入今年的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一方面,要強化網格化治理的理念。網格化治理,既包括網格化管理,也包括網格化服務,二者統一于網格化治理之中。推進網格化治理,既要重視網格化管理,更要重視網格化服務,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只要把網格化服務工作做好了,把群眾需求解決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了,網格化管理就會得到廣大居民群眾的參與、支持和擁護,網格化治理能力就會得到切實提升。另一方面,要建構“服務導向的全科網格”模式。這一模式是學者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實踐的概括。具體做法是堅持科學劃分網格、整合各方資源、清晰職責任務,對國家權力的再確認;以虛擬平臺驅動縣區、鎮街、村社、網格四級力量和資源的協同整合;推行“網格+黨建”,將黨政主導與社會參與更緊密結合,形成一套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導向,黨政社三位一體、融合協作的工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