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甲偉
佳木斯市郊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緊緊抓住營商環境這一核心,提振市場狀態、暢通動態循環、增強發展活力,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搶出速度,線上線下兩條腿跑,抓招商、落項目。疫情對招商活動的最大影響就是造成聯系斷點和堵點,走不出去、請不進來。為此,我們把招商方式由“二維”提升為“三維”,打出招商“組合拳”。在線上,除了運用微信、釘釘、云視訊等會商軟件外,重點用足用好投資2700 萬元建設的郊區智慧服務管理指揮中心,依托搭建的智慧工業、電子商務等平臺,實現遠距離、全要素會商,客商通過中心調度即可全面掌握郊區用地、環境、資源等基礎信息,實現“站在云端選地塊、坐在中心落項目”。2020 年以來,全區組織“云會商”40 余場,參與企業近百戶,安排線上簽約儀式6 場,極大提升了疫情形勢下項目對接的效率。在線下,堅持全面接觸、持續跟蹤、靶向定位,在“斷點期”提出微信不停、電話不停、線上宣傳不停、招商準備不停,把功課做足、變招商為選商。下半年疫情形勢允許后,由黨政主要領導帶隊開展“小分隊招商”,見縫插針、開足馬力、快跑速見,外出招商12次、到訪14 個城市、會見企業40 余戶次,曾1天內橫跨兩省三市、約見8 戶企業。疫情期間不遠千里萬里的登門拜訪,更加凸顯招商誠意,極大提升了企業投資共鳴。2020 年新引進重點項目19項,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2%。今年年初,通過線上線下并行簽約的方式,集中簽約重點項目10項。
二是干出熱度,項目企業統籌推動,保投資、穩運行。對于疫情下項目建設和企業運行產生的巨大影響,我們堅持營商環境“以商為先”,做到換位思考、缺什么補什么,站在企業角度看問題、做服務。在項目建設上,努力解決項目落地晚、擠壓準備周期等問題。幾步并作一步走,實行“專班全程代辦制”“市區聯審聯批”“承諾即開工”等組合政策,手續辦理總時長壓減60%以上,超額完成了2020 年產業項目投資任務,2021年將有不少于20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現“開春即開工”。針對企業投資信心問題,制定出臺最新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產業項目最高獎勵1000 萬元,推出“全要素配套支持”,激勵項目落地郊區。在企業發展上,千方百計保運行。杭州純悅食品有限公司受疫情影響,在國外定制的設備運不進來,遲遲無法投產,區委主要領導帶頭研究對策,充分利用企業廠房與醫用產品生產車間高度適配的有利條件,幫助企業裂變衍生口罩生產、殼聚糖止血材料加工等新項目,迅速形成年產2億只醫用口罩生產能力,實現了從“停工企業”到“規上企業”的裂變提升。與此同時,為冬梅豆粉、驥馳拖拉機、德邦大為等重點企業提供“管家式”幫扶,全力解決企業原材料、零部件、物流渠道等方面難題;減免電商產業園、江北經開區等園區企業租金等費用200 萬元;為61 家企業招聘員工2400余人;2020年以來,累計為350戶企業領辦協調融資貸款9.2億元,為50戶企業申請了抗疫貸款延期政策,既讓企業“活下去”、又讓企業“活得好”。
三是走出溫度,用心用情做好服務,提信心、鼓士氣。疫情影響下,產生的最大問題是市場信心問題。我們用心用情抓實“走千企訪萬戶”,為經營主體撐腰打氣、排憂解難,讓企業感受到黨和政府就是堅強后盾和主心骨。通過走訪,全區7866 戶企業全部實現了底數清、情況明,全面實現屬地網格和企業網格的“雙網覆蓋”,從區級領導到機關干部再到網格員全員落實企業包保,設置“首席服務員”2100余人,重點企業實行區級領導一包一制、責任制、清單制、會商調度制。堅持既要見面、更要辦事,實行企業問題動態管理、照單落責、跟蹤銷號,累計為企業解決各類問題近3000 件次,110 余件需長期解決的問題實行掛圖作戰,直至處理到位。面對復雜的疫情形勢,制定“有溫度的疫情防控政策”,安排關心關愛專項資金150萬元,為近千名留在郊區過年的外地職工、生活困難職工和農民工發送“安心過年”大禮包。努力把疫情輸入風險擋在企業門外,企業防疫專班連續工作,在佳天批發大市場和中通、申通等6個大型物流分撥中心安排專班值班,對滑雪場、射擊場安排專人監管和服務檢測,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全員做核酸、優先接種疫苗,為企業安全保駕護航。
四是拼出力度,壓力激勵催生動力,強擔當、爭一流。抓營商環境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我們堅持把營商環境作為衡量政治生態的重要標尺,倒逼統籌防疫和發展的能力提升。由區委書記、政府區長擔任優化營商環境議事協調機構“雙組長”,定期召開重點企業座談會、到骨干企業現場辦公,頂格協調重點事項。2020 年組織召開2 次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現場通報典型案例,定期曝光干部紀律作風問題。實施經濟部門“揭榜掛帥”,營商、發改、商務、統計、農業農村等重點單位“一把手”全部實現競爭調整、擇優上崗;在營商環境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科級干部被選任為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結合“五整治”,94名“五個好作風”“三個好把式”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區營商部門行政事業編制由5個增加至21 個,干部平均年齡33 歲,組建了全區平均學歷最高、年紀最輕、活力最強的工作團隊,新成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綜合服務能力大幅躍升。組織制定郊區營商環境工作激勵與責任追究暫行辦法、關心關愛企業家“18 條”等制度,進一步解決“表現在基層、根子在區里”的機制問題。2020 年,郊區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的指標均值位列全市第3位,兩項主要指標排名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