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嫚嫚 朱世煜
摘 要:近些年隨著大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想進一步在精神層面獲得滿足,因此文化創意產品是以精神為訴求的可盈利產品。文化創意產品來源于膾炙人口的作品,也就是說好的文化創意產品必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人文素質以及資本化,當然還需要國家和政府的支持以及設計師的創新才會使文創產品如此火爆。
關鍵詞:近年;文創;火爆
1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1.1文創的含義
文創產品展開來說就是文化創意產品,是依靠人的智慧才能并且借助了現代化科技方法將文化進行再創造與再設計,并將其應用在用品上的具有文化附加值的產品。在產品上給予文化,使文化具有價值特性從而產品化,文化化的產品使大眾更能感覺到文化的存在性,從而使產品繼續衍生和發展,繼而達到了傳播文化的目的。文化產品的根源就是文化本身,將文化與創意相結合所產生的價值往往超出了顧客期待的價值,這會使顧客愿意購買即使溢價的文化創意產品。
1.2文創的起源
20世紀60年代世界日趨同質化,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逐漸消退,對于這種趨勢歐美一些國家出現了大規模的思潮運動,波普藝術、達達藝術等藝術風格風起云涌,大眾更加注重差異化的文化,反對單一的大眾文化,主張個性化的設計,一些奇特的設計風格被大眾所認可,因此社會上的文化逐漸豐富多樣,更加有利于設計師個人創造的發揮,這一系列的創新刺激促使了創意創新產業的快速發展。
1.3文化創意產品的定位
文創產品不僅僅只是單一的消費物質產品,而是蘊藏文化底蘊的富有文化精神的創意產品。隨著社會時代的快速發展與進步,大眾已經早已不僅滿足于商品的使用價值,而且也越來越注重其精神價值。而文化創意產品的文化價值同時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隨著民族品牌的質量提高以及社會大眾對文化共性意識的提升,文化創意產品的商業價值也隨之相應提升。所以與其說文化創意產品的載體是物質本身,倒不如說文化創意產品是擁有人文蘊意與富有民族精神的抒發人情感的產品,因此文化創意產品的精髓就是設計師對文化的再設計。
2目前發展的現狀
2.1國外
2.11歐美——大英博物館
1.打造小孩玩具,培養新的“粉絲”
前幾年熱度跨越全球的小黃鴨也是大英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現在小黃鴨子已經成為了英國人平時隨處可見的洗浴特用玩具,承載了很多人兒時的記憶,使這個小黃鴨變成了大英博物館故宮文創產品中最受歡迎的產品。
2.創造調性相同的文創產品,深化IP形象
博物館藏有7萬多件古埃及文物的埃及館是大英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場館之一,館中有金字塔、木乃伊等充滿神秘色彩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在此豐厚的文化基礎之上,誕生出了許多有意思的文化創意產品。
3.巧用鎮館之寶元素
羅塞塔碑是大英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在一七九九年時,由法國軍隊上校布夏賀在古埃及海港都市羅塞塔發掘。既然是鎮館之寶,就必須是文創商品開發的重點對象。據說與羅塞塔碑的有關文創商品,總共出了六十九款。
2.12日本——KIKOF品牌
KIKOF品牌于二零一四年創立,是由日本著名設計企業KIGI和滋賀市手工藝者組織"母親湖產品"所聯合創造的。在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基礎上,突出了造型獨特的八角形餐具。設計師因目睹了琵琶湖畔各種傳統手工的衰落后極其痛心,于是邀請一批工坊從設計的角度開始探索,希望能夠保留住當地的工藝文化和日常風物,嘗試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從這一代人開始保護母親湖的行動。
起源于奈良時代的“信樂燒 ”就發源于琵琶湖畔。KIKOF 品牌的餐具就使用了“信樂燒”工藝。設計師從琵琶湖中汲取靈感,他們捕捉著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間,選取了琵琶湖最具代表性的四個時段波光的色彩——清晨藍、午間白、落日粉、月夜灰,用四種代表性顏色來表現信樂燒的現代美感。
KIKOF品牌用折紙的概念開發出八角形的信樂燒,用清晰的棱線打破了傳統的形態,但美感依然保留著日式的纖細,來自信樂町的泥土訴說著琵琶湖的故事,用現代的設計語言表現出琵琶湖畔的早晨、午間、黃昏、月夜。
在日本與KIKOF相似的品牌還有很多,他們都是追求在深入挖掘文化的基礎上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從而進行設計,日本的鉆研精神和日本現今傳統文化的保留形式是很多國家值得學習的。
2.13臺灣——臺灣故宮博物館
1.根據館中之寶,打造實用產品
"大白菜"折扇就是以臺北市故宮博物館的"翠玉白菜"為靈感進行創作的,因為與"翠玉白菜"形狀差別無幾,借助"翠玉白菜"的名氣,"大白菜"折扇也得到了很好的銷售,深得了大家的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出土文物實行設計再造,臺北市故宮給設計師們的限定并不多,"花哨、新潮和卡通都能夠接受,但有損博物館藝術面貌和文物保護藝術價值的‘褻玩’則堅決否定。"文物也只是文物,具有特定的社會和教育意義,要給它以尊重,才會具有永續性。
2.與技術聯動,與時代共舞
當然,臺北故宮博物館除了推出文化創意產品外,還運用高新技術,打造了臺北故宮博物館APP,APP中包括了查詢門票,觀看地圖,查詢舊藏品功能,同時還能定位,利用這種功能游客可以在臺北故宮博物館中自由游覽,同時也能夠了解一些關于文物保護的知識。
3.詼諧幽默的宣傳方式
北故宮博物院將博物院和宣傳片二種很嚴肅的事情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在博物館的宣傳片中,漢朝的宮中畫師——毛延壽,不謹慎進入了博物館的App,以致將時間空間錯亂來到了現代社會,念舊的仇英退休領導干部在現代社會經歷了各種趣事,最后終于在他鄉見到故人,并對接上了組織,去到了他應該去的地方。這樣的宣講內容幽默風趣,給觀光者留下來了深深的印象,對臺北故宮博物館的文化宣傳推廣也發揮了很好的效果。
2.2國內
2.21故宮博物館
從二零零八年開始故宮博物院積極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不過直至二零一五年底才真正使自身的文化IP活了起來。二零一六年,故宮博物院的9100余種文創產品共打造了十億利潤,從而使社會各界都注意到中國傳統文化所蘊藏的巨大利潤來源。
近年《上新了,故宮》非常的火爆,欄目除了通過明星守護人鄧倫、周一圍等擔綱故宮博物院的文創新品研發人員,每期還會加入其他演員,讓他們帶著觀眾們去發掘故宮博物院中不為人知的一面,并從中獲取靈感,從而設計出與眾不同的文創產品。
1.巧用平臺,創新展示,實現引流
故宮博物館在二零一七年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國家寶藏》,在互聯網上產生了激烈的反應。欄目的主人公是中國古代的重要文物,并采用了明星守護人、特殊舞臺劇的形態呈現給觀眾們,極大增加了故事的有趣性,吸引了許多"90后"、"00后"。
2.緊跟代步伐,打造新潮產品
二零一八年,故宮開設了一個"朕的心意"快閃店,主要銷售售賣的都是最近話題量很大的文創商品。傳統文學和時尚文化的碰撞吸引了許多的年輕人。因此,我們也可以感悟到傳統文學的創新產品,不能僅僅停留于文學、歷史和文藝價值的范疇,要更加深入市場環境,緊隨時尚腳步,但如果文學商品只強調歷史性、知識性,卻沒有趣味或實用價值,那么便很難適應不同層次消費人群的多樣化購物需求了,以文創產品來宣傳傳統文化也就僅僅是空談。
3.聯合知名品牌,打造特色產品
博物館與巴黎歐萊雅合作推出限量款“五大美人”口紅禮盒。禮盒設計制作創意來源于博物館珍藏的清代仿仇英《千秋絕艷圖》,以中國古代的五位美人為題材,融入中國色彩,打造出了五只各種色號的口紅,深得網民歡喜。不過在禮盒設計方面,故宮博物館也有著一定缺陷,禮盒產品設計上雖以古代美人為題材,并以具備一定消費水平能力的女士為定位與消費對象,但由于合作的口紅色號并不是最新產品,而口紅管殼也依然為一般款式,所以,單純的外包裝產品并無法讓市場消費者真正買單,不過在品牌宣傳工作領域方面,故宮博物館卻已獲得了巨大的成績。
3存在的問題
二零二一年八月,中央宣傳部等八部門共同頒布《關于進一步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始終將經濟社會經濟效益擺在第一位,做到效益性與經濟性相協調統一,積極引導發展具有藝術性與實用價值、符合人民現代生活需求、滿足市場消費需要的優秀文化藝術創意產品,并再次明確了文創產品要"依托社會文化、提升品質"。
近年來,文創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不時可見低品質、缺乏創新的文創產品,也表現出產業開發者借"文化"之名、行賺"快錢"之實的心態。但部分市場消費群體或由于對文創產品的盲目熱衷,或由于跟風心態,或由于"扶持傳統"的質樸情感,對劣質文創產品照單全收。實際上,文創產品雖然有較高的社會文化增加值,但首先是一件商品,質量是其底線要求,不管是文化文物單位,或是任何文創產品開發市場主體,都不要把"文化"視為產品質量低下的擋箭牌。
文化文物單位要積極創造,開放思維,不要僅滿足于制造"打卡"式產品。文創產品最忌空有"文"而少"創"。出色的故宮文創產品設計,就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加以融合和重構,在保持其文化元素不變味的基礎上加以延伸和再創造。而作為商品來說,"有趣"和"吸引人"可以在商場上脫穎而出。文創產品設計與生俱來地肩負傳播文化的責任,但隨意的設計卻只會令人覺得很廉價,用心投入才能真正激發優秀文化元素的能量,使文化以更加新穎的形式出現在大眾視野內,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而對于文創設計者來說要更加注重深入了解文化,提升文創產品質量,而不是只停留于文化淺層的形式。引用李硯祖教授的話來說:“文化是設計的內核,無論古今中外,文化都是設計最重要的內在本質,也即設計的內在性。”如若設計者本人對文創相關文化只有形式上的認知,這將導致設計出的文創產品并沒有很高的文化附加值,這是不利于文化傳播的一種行為且扭曲了文化的價值。
文創產品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在于極容易被模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盜版,侵權盜版這件事不僅僅存在于文創行業,在幾乎所有行業都存在,針對這類現象政府和監管部門應該嚴厲地打擊和嚴格地監管。這既是對設計者創作的保護,也是對消費者購買權益的維護,更是市場長期良性發展的前提,同時也要呼吁設計者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在必要階段時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設計作品。
4全球設計趨勢分析
現代科技的發展已經使世界成為地球村,數字化信息時代的來臨更使得運用新型媒介技術手段將文化宣傳與創新產品能夠更為科學、精確地結合。消費者對于個性化的文創產品有越來越迫切的需求,而未來的文學創新產品將會著力于這樣一些方向:第一,差異化發展。世界各國地域氣候千差萬別,不同國家風俗差別迥然,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產業就需要更加接地氣,挖掘世界各種文明風俗之間真正吸引人的文化內涵,并運用新興媒介的有效信息傳遞能力,通過文創產品的設計增強更多的人對世界各地的人文民俗、風土人情等的興趣。
在網購日益成為日常的互聯網時代,不但有線下文創商品,更要創造線上文創商品,并且推陳出新,在市場方面應該最大程度的保持專屬性以及在各個地域傳統文化產品之間的差異化,更通俗的說是那個地方的文創商品只能在那里銷售。第二,傳承性發展。充分發揮利用新興媒介環境的全方位、多元化宣傳手段,把文化信息、知識點更有效地傳遞開來,從而使更多的受眾對文化內容、符號等事物有更加清晰和全方位的認識,進一步增強社會大眾對文化的認知,唯有通過對文化內容的認知與了解,人們才能對文化創新產品擁有更加充分與綜合的認識,文創產品從業者必須通過充分運用新興媒介以更豐富更深刻的視角挖掘文化符號背后的故事,把文化內容以更加通俗易懂和適合現代人審美的方法展示在社會大眾眼前,進一步增強人文歸屬感。綜上所述,通過充分運用新興媒介環境所產生的便利性使文創產品和新興媒介充分地融為一體。
(本文為2020年度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201035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