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興
摘 要:國際工程項目所涉及的業務較多,管理程序相對復雜,并且還會受到地域、政策、技術投入、項目特點、匯率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故需要管理人員總結項目管理的風險,設立風險管理措施,融入國際化技術要素,在提高管理質量的基礎上提高國際工程項目的綜合效益。基于此,本文結合我們執行的巴基斯坦項目就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風險管理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國際工程;項目管理;風險管理
在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下,國家為國際工程走出去提供了政策支撐,沿線國家也積極配合,但也需要管理人員了解國際項目管理的推進流程要求,在融入高質量管理模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消除項目各方面潛在的風險。為此,管理人員應當了解國際工程項目的特點,特別是要完善項目管理合同,依據項目進度推進情況確定可靠的管控方案,有利于消除人力、物力、技術投入、工期控制等方面的風險問題,提高國際工程項目的核心效益。
一、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風險管理的要求
國際工程項目開展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充分考慮項目所在國的整體發展、經濟建設、政治環境、稅收政策、文化特點、外匯市場匯率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增加實際管理方面的風險問題。因此,管理人員應當結合工程特點落實風險控制模式,在必要的識別、監控、管理、定量、規劃的基礎上進行實踐分析并制定出相應的措施。第一,確定詳實的風險控制計劃,在必要的評估、統籌、分析過程中確定風險管理的重點,也能消除團隊管理方面的風險問題。在此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從風險概率定義出發,制定出報告及預算內容。第二,風險評估活動執行中,管理人員應當對現有的安全隱患進行定義,建立可靠的風險登記冊內容,有利于提升風險定量控制的規范性[1]。第三,風險概率測試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適時進行審計和風險預估,在建立失敗經歷控制方案支持下,消除現有管理的隱患問題。
二、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風險管理措施
1. 形成風險管理理念
建立系統的風險管理模式,要求管理人員不斷融入風險理念,針對項目運行期間的不定性因素進行系統的評估,能在多種控制干預中實現風險規避的技術要點。具體而言,應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第一,理清風險轉移和風險控制的關系,了解國際市場項目管理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要進行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統籌工作,可幫助工作人員積極推行風控模式。第二,管理人員應當意識到國際項目管理所存在的風險問題,從社會、項目、市場本身落實風險干預體系,以期在合規的控制期間消除前期策劃、成本投入、成本管理、工程技術支持方面的問題。總之,管理人員應當利用綜合性的評估方案進行項目監控,在完善風險管理流程的過程中建立可靠的實踐目標,可提升風險管理的質量。
2. 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流程
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流程,根據國際工程的推進情況對現有的風險內容進行評估,可在有效地防控支持下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具體而言,應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第一,風險評估前,管理人員應當進行定性、定量、定點的評估支持,在統籌風險管理問題的過程中確立項目合同的監控方案。合同風險評估中,管理人員應當結合保險內容、合同項目進行風險的定位、測試和防控,在標識現有問題的過程中確立風險規避方案。第二,在重大風險評估中,管理人員應當進行定量監控分析,在預測關鍵性風險項目的基礎上預測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以便在風險定量的支持下了解國際工程項目的特殊性。第三,風險評估步驟及快控制流程建立中,管理人員應當依據現有的評價目標確立多元化結構模型,在整合技術資料、投入權重的支持下進行“一體化”評估[2]。實踐探索期間應當融合政治、合同、環境、市場、技術的方面的指標情況,在不同層級的控制支持下消除風險管理的問題。例如在政治風險監控中,管理人員應當綜合前期投入合同的設定需求,了解工程所涉及技術條款、技術投入、施工管理方案和項目覆蓋面情況,能夠在權衡現階段風險問題的過程中提高管理步驟的有效性。總之,管理人員應當融合關于市場、地區、政策、技術、施工方案、材料投入、價格波動的情況,可根據現有項目的投入情況確定可靠的風險干預措施。
3. 落實科學風險管理技術措施
明確科學風險管理技術投入內容,在風險控制中評估出現有國際工程運行的潛在風險,有利于在針對性的計劃控制中解決現有的實踐問題。具體而言,應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第一,應當評估出潛在風險和已存在的風險,在強化風險控制支持的基礎上明確控制期間的經濟、財政損失,可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風險管理經濟損失評估中,管理人員應當投入保險、技術、設計、策劃方面的投入管理,可逐步消除經營投入方面的損失,也能消除現有的風險控制問題。第二,政治風險管理中,管理人員應當對現有部門、施工安全隱患、技術隱患問題及進行考察和監控,可方便管理人員從多個角度評估出社會管理方面的問題。同時,管理人員應當統籌當地政府、經濟、政策、審批管理方面的問題,采用有效地控制方案評估出自然環境、法律支持方面的問題,有利于消除風險管理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人員應當應用新媒體技術進行項目恒定,在了解項目政治風險的基礎上進行風險轉移,可將現有的風險控制在額定標準內。第三,合同風險控制中,管理人員應當與當地政府、法律部門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委托專業的國際事務處理單位進行實踐管理,在大眾評審的支持下進行風險把控。例如可根據施工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民生民俗等情況確定合同談判要點,可在不斷履行合同技術投入過程中測試出現階段的安全隱患。同時,可測試外匯、匯率、金融市場方面的隱患及損失,在了解技術文件、文件屬性的過程中加強風險控制技術,以便在嚴格的監控中消除項目推行期間的安全隱患和技術損失問題,這對于提高國際工程的經濟效益是有利的[3]。第四,應當考慮恐怖襲擊風險、自然災害風險和人員傷亡風險問題,特別是要分析恐怖襲擊、自然災害對工程的直接影響,從而消除外在隱患對工程管理的不利影響。例如在恐怖風險評估中,應當考慮恐怖襲擊、恐怖事件、地區游行問題現象的發生概率,落實必要的風險評估計劃及相應的措施,盡量減少項目執行階段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進行風險管理,及時融入科學的控制體系及實踐方案,有利于在系統的風險干預、風險評估、風險預測的基礎上測試出工程運行的潛在隱患,這對于提高工程的質量和經濟效益是有利的。
參考文獻:
[1]尹遠鐘,康延領,唐文哲,張旭騰. 國際工程EPC項目合同管理案例研究[J]. 項目管理技術,2019,17(07):83-88.
[2]金鋒. 項目集管理在工程公司國際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 項目管理技術,2019,17(07):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