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
摘 要: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是一種利用太陽能發電技術結合實際情況、清潔高效、化整為零、就地使用的原則上實現對太陽能開發和利用的一種發電項目建設形式。為了進一步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發展,本文對行業的基本發展現狀進行了簡單介紹,結合現有問題對項目發展前景進行了探析,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經濟性分析;市場分析
一、行業發展概述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簡分散式供能,是近幾年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具有廣闊前景的綜合能源開發模式,它倡導當地發電、并網,當地使用的項目開發原則,該模式可以大幅提高同等規模光伏電站的使用效率,并改善了電能在升壓及線路傳輸過程的損耗。近年來按裝機容量算,全國太陽能發電新建裝機規模的占比由2015年的不足10%提升至目前的50%左右。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全社會環保意識的逐步提升,預計今后5年,我國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規模將保持7000萬千瓦/年的增長速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新建裝機總體規模將超過3000萬千瓦/年。
二、市場情況分析
(一)項目類型
按應用場景看,現有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在現有已建成的各類建筑和設施上應用,形成建筑光伏分布式發電系統,利用現有的建筑物和設施建設發電項目,滿足用戶全部或部分用電需求。二是在電網末端、或偏遠少電無電地區投用,建立離網太陽能發電系統或源網荷儲一體化、微電網的能源保障項目。
(二)市場前景
隨著全國各地密集發布的光伏分布式發電各項優惠政策,各地紛紛加強了投入和建設力度。截至2021年6月底,全國光伏發電項目新增并網裝機容量1301.1萬千瓦,全國光伏發電項目累計裝機容量已超過26800萬千瓦,包括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規模容量1800.3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容量8705.4萬千瓦,復合增長率保持較快增速。分區域看,我國集中式光伏項目大部分聚集于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但因為項目選址較為聚集,以及部分電網消納難、線損高等諸多問題,各地存在大量棄光、棄電現象,局部區域棄光率甚至超過15%;而中東部區域則是分布式光伏發電布局的主戰場,也是全國電力消費重點區域,當前,我國光伏建設已經基本形成西部集中式與東部分布式并存的發展布局。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技術作為低碳、節能、環保的發電方式,符合國家能源改革的發展方針,發展前景廣闊。
(三)面臨困難
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多屬于資金、技術集成密集型產業,要求項目開發單位必須擁有豐富的開發經驗以及充足的人力資源,否則進入該行業將碰到如下困難:
(1)人才困難。和火力發電企業對比,由于光伏發電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現有光伏系統從項目開發到施工、運行組織都需要更多的行業知識和較高的運行經驗,現有行業內企業大部分沒有從工程設計、調試安裝到經營管理的培訓系統。
(2)技術困難。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作為高技術含量行業,從信息收集、項目調研、資源評定、技術方案比選、施工組織到后期生產經營全過程均有專門的技術標準,主要涉及項目選址、光資源評估、項目內部收益率核算、項目施工、調試、入網、后期運維等。光伏發電項目需要投資建設單位擁有大量的實際經驗,如果有其中的環節評估不正確、施工不合理、運作有缺陷都會導致成本失控或者項目建設失利。所以,對剛進入該領域缺少實際工作經驗者,存在技術準入門檻。
(3)資金困難。該行業存在著資金密集型的特點,前期階段以自有資金參與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的企業,后期可能會對資本依賴性較高。針對這種局面,涉足企業只有具備大量的資金、能源和場地,才能滿足項目的正常推進,以應付產業發展途中因前沿技術迅猛發展引起的市場變動。
(四)各主體利益獲取模式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項目投資方過去主要來自項目土地擁有主、專業發電集團、財務投資人等追求穩定收益的單位。在場址業主、項目開發單位、電網公司之間瓜分了來自國家對于分布式光伏項目的補貼以及總包單位的建設價差。總包單位掙了項目開發單位和設備廠家之間的差價,而設備廠家賺取的是總包單位的利益。在未來愈發成熟的商業模式下,必然使得光伏設備廠家、總包單位的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三、行業存在問題
(1)商業模式亟待突破。一直以來,補貼是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光伏發電成本尚在高位時,補貼是吸引用戶安裝光伏的重要因素。隨著光伏平價上網逐漸臨近,如何持續提升分布式光伏的經濟性,建立可行的商業模式是該細分市場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2)電網吸納存在短板。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的快速增長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新挑戰。當前,大量分布式光伏項目并網,一是降低了電網的抗干擾能力,二是改變了配電網的形態,使其從無源狀態發展為有源。針對分布式光伏項目,配置儲能成為可行性較高的方式,以實現在用電側對電網形成一定支撐。
(3)行業競爭趨于激烈。近年來開展分布式光伏業務的企業較多,與光伏寶類似的能源互聯網概念的企業也不在少數,不乏大型上市企業,隨著行業競爭趨于激烈,對企業經營帶來較大壓力。
(4)儲備資源不足:屋頂和場地資源的儲備和獲取是分布式光伏的重要問題。隨著屋頂和場地資源逐步減少和獲取難度加大、行業進入門檻降低導致競爭加劇,企業是否能夠持續獲得開發資源風險上升。
四、開發建議
(一)重點跟蹤經濟發達地區工業廠房、商業建筑分布式項目
由于商業建筑、工業廠房采用一般工商業電價,電價峰谷平差價較高,白天用電高峰期與光伏發電工作時間基本重疊,替代電價較高,且工業廠房一般面積較大,規模效應明顯,光伏發電系統與商業樓宇或廠房屋面相結合的項目,一般可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類項目的開發重點是獲得業主許可,并嚴格控制開發場地的租賃、改造費用。
(二)建議同步推廣智慧樓宇項目
傳統分布式光伏項目體量較小,經濟效益單一,如同步增加電儲能、水蓄冷等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可以利用峰谷電價差,采用削峰填谷的運行模式,降低樓宇用電成本,有效提升項目整體經濟性。
參考文獻:
[1]陳新輝,彭筱喆.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投資風險分析[J].太陽能,2019,No.306(10):7-12+41.
[2]馮奕,耿瑞款.合肥市分布式光伏發電經濟性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v.41(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