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嫦

摘 要:目的:分析中風急性期針灸治療及心理護理效果。方法: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期間抽取80例中風急性期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和常規護理方法,而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針灸治療及心理護理效果,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評價SAS評分、SDS評分。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達到了95.0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心理評分沒有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心理狀態更好(P<0.05)。結論:對中風急性期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進行針灸治療及心理護理有利于促進治療有效率性的提升,減少負面情緒,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中風;急性期;針灸治療;心理護理
中風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組織疾病,如果患者正處于中風急性期,很容易出現偏癱、腦血管出血等癥狀,直接威脅著患者生命安全。面對急性期中風患者,則應該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和護理方法,盡量控制病情發展,改善預后效果[1]。本研究抽取80例中風急性期患者,采用不同治療和護理方法,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期間抽取80例中風急性期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對照組40例,在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45-70歲,平均(59.5±11.6)歲。在觀察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45-70歲,平均(59.2±11.5)歲。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沒有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和基礎護理方法。常規治療方式:當患者入院之后,醫護人員要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急診治療,針對血壓指標進行控制,消除水腫,靜脈滴注甘露醇,約250 mL。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性科學使用地塞米松10 mg。基礎護理方法: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及指標進行密切觀察,當患者意識恢復后,對患者開展健康宣教,對患者的飲食、生活進行護理干預。
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時,主要從以下幾點出發:(1)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以及相關信息,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與患者積極溝通,從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立足慮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心理護理方案。(2)對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行疏導,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講解相關治療內容以及注意事項,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醫務人員,防止出現抵觸情緒。護理人員可以為患者播放音樂,又或者是讓患者看電視,這樣可以分散注意力,對負面情緒進行宣泄。(3)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叮囑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親情支持,多鼓勵多關愛患者,使患者樹立康復信心。
2結果
兩組患者的心理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心理評分沒有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心理狀態更好(P<0.05)。詳情見表2。
3討論
在腦血管疾病中,中風具有較高的發病概率,當患者處于急性發病期時,如果未能夠得到及時治療,患者容易出現腦出血等并發癥,直接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2]。對急性期腦中風患者進行治療時,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并且做好護理工作。在中醫角度來看,中風屬于“中風病”的范疇,該疾病的病情發展速度比較快,起病急與風之善行數變特點比較相似,所以也被叫做腦卒中[3]。由于該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殘率,為了盡量減少中風后遺癥,需要及時治療和開展護理工作。通過針灸治療能夠對臨床治療有效性進行提升,經過針刺選取的穴位,可以發揮心腦開竅的作用,還能夠疏通經絡,對肝腎進行滋補,同時,對相應的穴位進行針刺還能夠對患者腦部生理功能進行改善,疏通肢體的經絡[4]。在臨床工作中,經過心理干預,能夠幫助患者消除負面情緒,指導患者保持平和心態,控制自己的行為,這對臨床治療以及護理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大的幫助。如果能夠消除患者的緊張、不安以及焦慮等負面情緒,避免出現心理問題,維護和諧的護患關系,既能促進病情康復,也有利于能夠進一步改善預后[5]。
綜上所述,對中風急性期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時,經過針灸治療,實施心理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負面心理狀態,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幫助患者盡快康復。
參考文獻:
[1] 李明青. 腦中風應用針灸配合心理護理治療的臨床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20, 005(007):63-63.
[2] 彭舒鳳. 心理護理對促進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效果分析[J]. 健康大視野, 2019, 000(007):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