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瓊
摘 要:隨著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不斷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已然成為各領域生產經營改革要點。為從根本上提升環境保護管理水平,需著重關注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工作,切實優化環境保護管理內容,制定出專項可行的環境保護管理機制。基于此,本文以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現狀問題為切入點,闡述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必要性,提出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管理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創新
環境保護工作是我國基本國策,對構建生態文明社會主義意義重大。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環境污染問題更加嚴重,直接威脅到大眾生命健康,為從根本上提升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水平,需在現有基礎上完善環境保護管理機制,切實增強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效果。
1、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現狀問題
1.1權利劃分不清晰
結合現行法律條款,各地方環境保護部門應當對所管轄地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進行統一組織與實施。要求環境主管部門嚴格監督下屬環境部門有序開展環保工作。但就目前來看,由于政府部門職責劃分較為模糊,條塊分割嚴重,導致環境保護管理職責被分散到不同系統中,嚴重影響到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開展水平。
1.2地方保護主義較強
在現階段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開展期間,受到分級管理機制以及政府問責機制的缺失等因素影響,導致轄區環境質量監管工作難以有效落實。部分地區為盡早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目標,依舊選擇先發展、后環保的道路,導致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實施效果始終處于有待提升階段。
1.3跨區域環境管理存在問題
我國環保行政管理體制不完善,跨流域跨區域環境糾紛問題依然嚴重。具體表現為環保法律法規涉及不同區域環境糾紛的條例說明較為簡單,沒有對具體糾紛問題作出明確可行規定。對涉及不同行政區域污染問題解決效率不足,依舊以協商或調節為主,使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實施效果與預期目標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1.4基層環境管理實施難度較大
鄉鎮一級的基層政府部門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難度較大,缺乏專項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就目前來看,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更為嚴重,養殖業及生活污水排放量日漸增大,對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開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缺乏環保行政管理體制,導致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效果與預期目標存在較大差距。
2、環境保護管理改革創新必要性
分析現有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存在問題,發現雖然部分地區已經開始探索建立大部門管理體制以及垂直管理體制,但環境保護管理效果依然處于有待提升階段。同時,由于行政管理體系較為復雜,在環境保護管理體制以及現有行政體銜接度不佳的的情況下,許多環境保護管理問題難以得到根本上解決。因此為增強我國環境保護管理效果,還需要進一步深化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環境保護管理機制。
2.1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問題突出
通過分析現有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發現在環境管理工作開展期間,存在統籌協調難度較大、頂層設計不合理等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較為系統,為有序推動生態文明社會建設進程,還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做好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優化工作,從根本上提升各級部門協調度,增強各級政府部門環境保護綜合決策能力。
通過改革與創新當前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實施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管理工作,穩定增強我國環境保護管理水平。
2.2環境保護管理改革緊迫
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需要圍繞污染防治監督體制、生態保護監管體制改革、科學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機制三方面入手。對各領域生產經營建設期間的污染物排放進行細致調查,基于不同污染介質制定出專項可行的污染防治對策。由此可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任務量大、難度高,對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3、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創新重要對策
3.1更新環境保護管理實施理念
在開展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在創新管理工作中,需要著重關注吸收與借鑒其他國家成功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經驗,要求各級政府部門與環境保護部門共同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從源頭處樹立起社會科學發展觀以及綠色政績觀。
3.2優化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體制內容
基于現階段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建立起綜合性環境保護機構。從國家層面與區域管理層面角度出發,做好鄉鎮基層政府環境保護能力建設,賦予基層政府環境保護職責權利。進一步完善與落實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行政問責機制,將環境保護信息定期向公眾公開,確保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開展全過程能夠受到社會及群眾的監督。
3.3完善環境保護管理法律體制
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我國環境保護管理法律體系,結合環境保護管理工作要求,切實優化行政機構組織管理內容,加大對污染物防治、可再生資源利用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法律研究力度。著重關注環境保護執法建設,切實優化行政執法程序,從另外兩個角度加強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制約與監管水平。
3.4創新社會參與環境保護機制
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過程中,相關部門還需要做好創新社會參與環境保護機制的工作,采用合理手段激發出社會各界對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參與意識,形成全員參與的環境保護管理分為。加強環境信息公開力度,明確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標準以及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的制度化建設,最大限度發揮出社會參與在提升環境保護管理水平中的積極作用。
總結:
現階段我國環境問題更為嚴峻,僅采用傳統環境保護管理方式難以從根本上提升環境保護水平,需要建立起專項可行的環境保護管理機制,完善嚴格環境保護管理標準,營造出更加嚴謹積極的環境保護管理氛圍,確保環境保護管理工作能夠在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梁炎鋒.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05):193.
[2]張愛平.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J].綠色環保建材,2018(01):46.
[3]許思.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及創新的探討[J].環境與發展,2017,29(06):205-206.
[4]馬廣峰,董青,牛風青.論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0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