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英
摘 要:隨著我國檔案事業改革的深化,檔案部門決策者的活動空間正在拓寬,要解決的問題更加復雜,機構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為“精簡組織機構,提高工作效能”而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機構改革工作即將開始,這不僅為每一個基層單位的工作者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作為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如何面對挑戰,抓住機遇,加強城建檔案管理,更好地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這無疑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一個新的課題。本文主要就機構改革需要采取的對策,略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機構改革;城建檔案;管理
一、要強化行政職能,切實提高“依法治檔”的意識。
當前,由于受利益馬區動,許多建設單位的負責人只顧眼前的經濟利益, 認為專門拿出一定數量 的資金,抽專人去收集城建資料,不能直接產生效益,純屬一種浪費。其實,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城建檔案是一種休眠的生產力。一旦出現質量糾紛。通過檔案證明所換回的損失可能是檔案維護費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因次,那種只顧眼前,不及長遠的錯誤認識,對公、對私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根據國務院、 法律法規的規定,對不按時移交竣工檔案的單位要嚴格進行處罰,切實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同時,還應積極爭取有關部門增設“城建檔案管理處 的牌子,使自己由一個服務部門過渡,逐步增強自身的行政能力。
進一步完善城建檔案法治、嚴格依法治檔。在城市大建設、大發展的進程中,必然產生大批量的城建檔案。這些城建檔案包括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以及各類建筑物、構筑物、城市地下管線、市政道路、橋梁、涵洞、園林綠化、環境保護等工程檔案。按規定,這些檔案都應收城市建設檔案館保存。<<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對建設工程檔案的管理.報送移交及處罰等都有明確的規定,這表明黨和國家對城建檔案工作的高度重視.然而,當初在人們的法律意識淡薄的情況下,城建檔案館要將這部分重要城建檔案收集進館卻面臨諸多困難。因為當時的實際情況是,我區的城市規劃檔案、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以及園林綠化、環境保護工程檔案等,流散在社會及各業務主管部門,并且有些主管部門既無檔案專業管理人員,又無保管城建檔案的條件,使這些重要的城建檔案得不到妥善保管,檔案的質量受到破壞,甚至無從收集。更不能滿足檔案的利用,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加強城建檔案工作的宣傳,加大城建檔案政策法規宣傳力度。現行的法律、法規是國家機關進行行政管理的法律武器,也是城建檔案收集管理的依據。在過去的幾年間,我們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及機關干部職工認真學習,著重開展對<<檔案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城建檔案意識和法治意識,特別是提高各單位對依法建檔.工程檔案移交等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使各建設單位建好的工程建設資料能完整移交進館.
二、要敢于正視工作中的問題 不斷 強化”創新”意識。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應正確對待城建檔案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創新的意識不斷探索新途徑、新路子、新方法<<山東省建設工程竣工檔案合格證》是促 使工程竣工檔案移交進館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在具體操作中遇到了一些程序不順的情況。 如:省建設廳要求質監站要在收到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出具的《山東省建設工程竣工檔案合格證》后,方可組只竣工驗收。而這時該項工程不一定是合格工程竣工驗收等許多資料還沒有產生,竣工檔案也就不是合格檔案,所 以不應該發《合格證》。質監站不見《合格證》也就不能組織工程竣工驗收,這樣這項工作似乎就沒法開展了。對此,我們進行了改進和創新,經與質監站商討研究認為,在工程竣工驗收前應加一個《建設工程檔案驗收意見書》,它是對工程竣工驗收前的檔案是否系統、齊全、完整情況的審查意見,作為工程竣工驗收的依據之一。待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把新產生的檔案補充齊全,再發給《合格證》。這樣做,既保證了工程的所有檔案能全部歸檔,又不與“一書一證”制度相違背,程序對了,工作也就順了。實踐證明增加《意見書》的方法是可行的,與省建設廳的文件要求也是一致的。所以說:沒有創新,沒有突破,也就沒有發展。
三、要加強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服務”意識。
加強干部職工的政治、業務學習是檔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在不斷學習馬列主義和認真實踐的同時,認真學習城建檔案的法理、法規,刻苦鉆研業務技能,以給后人留下一張完整的城市藍圖為己任,讓城建檔案館真正成為城市建設、舊城升級改造的數據庫,為城市管理者進行規劃提供理論根據。要切實做好檔案的咨詢、利用工作,在利用、證明時要確保公證、真實,不被金錢利益誘惑而喪失原則,去損壞黨在群眾中的形象,并為以后城建檔案的收集工作增加困難。要引導和教育管檔人員養成甘于寂寞、樂于奉獻的精神,檔案工作干起來雖然是十分枯燥乏味,但它卻是社會上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青島市城建檔案館的周濤在檔案館工作二十年以來累計整理資料3萬余卷,撰寫大事記、沿革史等文字材料100余萬字,為我們檔案工作者樹立了榜樣,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在查閱青島市南起延吉路,向北轉西北止大成路的管線圖時提供了大量的有價值的資料,為青島市節約了一百二十多萬元的經費,避免了在施工過程中挖斷地下管線造成的重大損失,使地下管線實現了直觀、精確管理的方法,使青島市的檔案信息資源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城建檔案工作者要提高工作效能,增強服務意識。我們要培養愛崗敬業的精神,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說、事難辦”做好領導的助手,當好全社會的服務員。
正是這樣一套管理檔案的程序,使我們的管理工作進行的還比較順利,也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不僅城建檔案館的建設工程檔案進館量逐年有所上升,進館檔案的案卷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在目前這種形勢下,城建檔案的管理工作必須納入法治,依法行政,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手段,強化征集力度。在運用法律賦予的權利的同時,樹立服務意識創造性地工作,積極監督和檢查,這是城建 檔案事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 總之,城建檔案部門的干部職工,不應當有困難束手無策,而應敢于面對挑戰,善于解決問題,形成一支依法治檔、科技興檔,精煉高效的干部隊伍,為把城建檔案工作推上一個新臺階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建波. 加強城建檔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設[J]. 新西部. 2019(06).
[2] 陳海燕.? 新時期城建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要點[J].城建檔案.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