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凱 劉英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及食品安全的追求不斷提高,對有機食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大。有機高粱也逐步成為以后高粱種植的發展方向。有機高粱是釀酒的重要原料,特別是四川及相鄰的貴州等地對有機高粱的需求量較大,尤其是山區種植有機高粱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結合四川省古藺縣的土壤、氣候、水等生態環境,種植有機高粱的條件得天獨厚。通過本文對種植有機高粱管理的技術研究,根據有機高粱種植技術規程,探索出適合山區種植有機高粱管理的技術措施,為進一步推廣有機高粱種植技術,探索農民增收致富、企業產品質量提升,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成效顯著的目的。
關鍵詞: 山區;有機高粱; 種植技術研究
引言:農業發展對于高品質生活和高質量發展提到了更高的位置,由于高粱是釀酒的重要原料,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問題是民生大計,有機高粱種植已經成為糧食作物種植的重點發展趨勢。為此,加強對有機高粱的生產發展種植技術研究,對振興山區農業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及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高粱的生物學特性
高粱系禾本科,高粱屬一年生喜光短日照作物。高粱種子的最低發芽溫度為6-7度,最適溫度為20-30度,拔節孕惠期所需要水分占全生育期的約50%,高粱種子播種后,在適宜的條件下開始萌發,胚根的生長先于胚芽。經日光照射后呈白、綠、紅、紫顏色,是高粱品種多樣性特征之一。葉片一般有綠、紫色兩種,個別也有紅色的。此時幼苗便由自養生長轉為異養生長。
二、種植有機高粱的發展趨勢
有機農業是遵照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種植有機高粱是農產品質量提升的發展方向,是提高生活水平和身體健康的需要。國內外有機農業實踐證明:有機農業耕作系統比其他農業系統更具競爭力,有機生產體系在保護生態環境,將各種不利的因素降到最小的同時,向社會提供優質、健康的農產品,這對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農業向優質、高效、安全和可持續方向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機產品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
高粱是釀酒的主要糧食作物,“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現在,人們對身體健康高品質的生活更為重視,對食用五谷雜糧很有講究,對放心有機食品也極為重視。尤其是釀酒企業對有機高粱原料需求量很大,四川金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古藺縣永樂街道種植有機高粱已經八年了,深感有機高粱種植前景廣闊。
三、種植有機高粱的技術
(一)種植有機高粱的環境條件要求
種植有機高粱基地環境條件應該符合GB5084。要求土壤無污染、水質純凈、空氣清新、有機質豐富等符合有機小麥生產要求。要求土壤肥沃,ph值6.5-7.5。避開城市、工業園區、交通主干線無污染源。基地區域周圍有山、植被或河流10米以上的緩沖(隔離)帶。
(二)種植有機高粱的選種及播種技術
1.品種選擇
選擇適宜當地生態條件,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非轉基因常規優良品種紅纓子、郎糯紅、青殼洋系列品種。種子質量符合純度≥99%、種子凈度≥98、發芽率≥90%、水分<13的標準。
2.種子處理
種子在播種前要通過風選、篩選、水選等方式進行選種,禁止使用農藥進行拌種等方法。可以選擇晴天太陽曬2-3個半天。曬種可以促進酶的活動,提高種子活力、發芽率、出苗率,但要注意勤翻種子。
3.播種要求
3.1精細整地。播種前要精細整地,提高播種質量,保證苗齊、苗壯。
3.2適期播種。根據海拔高低及移栽苗齡大小來確定播種期,海拔在700米左右地區在三月中下旬播種,500米以下地區在3月上中旬播種,小麥預留行播種高粱的在收獲小麥25天前播種為宜。
3.3播種方式。多采用撒播育苗、糞團育苗、方塊營養土育苗、漂浮育苗等方式播種育苗移栽或直播播種。育苗播種后用地膜拱架蓋膜,四周用土壓嚴,達到保溫保濕的作用;苗齡達30天葉齡在5葉1心左右移栽,行距1.5尺,窩距1尺,要求畝栽8000-9500株為宜。
若采用直播方式則播種后可以用清糞水灌窩后用細泥土蓋完種子,保持種子不裸露在外面為宜,畝用種0.5公斤,出苗后5-6葉及時搞好勻苗定株。
(三)種植有機高粱需科學施肥。
有機高粱生產用肥,應以本地有機生產系統內資源循環利用為主。如使用經5~6個月腐熟的有機堆肥,人糞尿和畜禽糞便必須經過高溫發酵無害化處理,要求在上年8月份左右將農家肥堆漚腐熟在高粱種植地塊附近,每畝用2000-2500公斤腐熟半年以上的農家肥,結合翻地一次性施入,達到土與肥混合均勻后播種。高粱育苗移栽8天左右或直播幼苗長到三葉期可以用腐熟農家清糞水施一次肥。若用商品有機肥種植有機高粱,所用有機肥、葉面肥、微生物肥料在使用前必須明確已經得到有機食品認證部門認可和頒發證書。并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操作。需要有國家認可的部門認證方可使用。
(四)有機高粱的田間管理
1.松土除草。在移栽返青后人工除草一次,可以活土通氣,促進高粱根系發育。中耕松土要早、勤、深,達到消除雜草、控制徒長、促進根系下扎的作用。
2.防病治蟲。病蟲害防治從整體生態系統考慮,需要搞好挖溝排水降濕等農業綜合防治措施,創造不利于病、蟲、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種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生態系統平衡和生物的多樣性,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有針對性采取各種預防措施。以物理、生物防治為主,結合人工防治,可用粘蟲黃板、石硫合劑、苦參堿等植物、礦物源農藥對癥施策防控。
(五)有機高粱的適時收獲
高粱收獲以九成成熟進行采收為宜。收獲時要求單品種收割后,及時拉運,選擇無污染的曬場脫粒、風選、曬干揚凈、儲藏。機械收獲不應造成二次污染。按照有機產品的相關要求搞好包裝、交售、運輸。對有機食品高粱生產過程,要建立田間生產記錄檔案,做好生產過程的記載,并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參考文獻:
[1](CIP)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培訓教程/于良,金亞男,萬祥輝.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4 LSBN978-7-5116-4115--1
[2](CIP)有機農業110/中國農學會。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89LSBN978-7-109-128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