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然 王宇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文化自信是基礎,為我們提供了更加深沉和持久的力量,其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和創新性轉化與發展,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同樣孕育了輝煌的中華傳統文化,現如今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從歷史的故紙堆里走到現實中來,成為現代文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漂洋過海,傳播到了海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世界的。
一、背景與起因
(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傳承的必要性分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領導人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要求切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擺上重要日程,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教學的重要內容[2]。
大學生尤其是大學生黨員是承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要任務的不可忽視的力量,更應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者和傳承者。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黨的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黨組織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圍繞辦學治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工作。
結合中德合作辦學的實際情況,在充分引進和利用德國的優質教育資源、加強學習德語和了解德國文化的同時,要不斷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內化傳統文化精髓,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引導學生體會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哲理,思考和我黨理論、道路和制度的聯系,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育強學生的“中國芯”,成長為掌握先進技術、通曉國際規則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
(二)強化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科學性和必要性分析
1.加強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需要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黨的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3]。中外合作辦學具有鮮明的人才培養目標國際化、管理模式國際化、教育理念國際化、師資隊伍主體國際化等特征,同樣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這就迫切需要在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教育過程中做好把握黨建工作規律與解決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相結合,圍繞辦學治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工作。
2.構建學生和學院高質量發展需要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凝聚人心是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根本所在,也是學院和學生建設和發展的靈魂核心。學院基層黨組織牢牢把握中外合作辦學方向,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從而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教師搭建幸福工作的舞臺,為學生搭建努力成長的平臺,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促進學院建設和發展。
3.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需要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外合作辦學基層黨組織必須主動適應十九大提出的黨建工作新要求,把黨建工作擺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把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作為首要任務,狠抓落實。
二、主要做法
以全體學生、精英學生、學生黨員三個群體為抓手,逐步實現文化認知、文化自信、文化自勵的“金字塔”型的多階梯漸進式的黨員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開辟學院黨建工作新模式。
(一)基礎階段:面向全體學生培養文化認知
1.利用合作辦學學生強化語言學習,集中組織開展早晚自習的條件,在每天的晚自習時間組織每班同學按照學號進行“每日國學經典”講解和交流,通過朋輩講述的方式,耳濡目染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沁入心靈深處,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文化之美,在強烈的文化體驗中夯實“中國芯”。
2.搭建“廉政故事開講啦”舞臺,學生自選自講自演廉政故事,老師點評廉政故事,讓學生在實踐鍛煉和師生交流中夯實“中國芯”。
3.穿插邀請國學方面的專家和老師進行國學經典講座,參與學生的“每日國學經典”,進行交流和互動,輔助提高全體學生的文化認知。
(二)強化階段:選樹精英學生打造文化自信
1.深入開展“每日國學經典”,讓學生從內心發現自身文化優勢,不在國際文化的沖擊下迷失方向,發自內心地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國學達人搬上舞臺,讓學生近距離的接受國學熏陶。
2.組織開展系列傳統文化活動和競賽。開展國學誦講比賽、演講比賽、話劇表演等活動。通知借助德國文化節,依托中德兩國的文化、歷史開展了知識競賽。
3.精英學生組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暨理論政策宣講團。在學生內部通過開展朋輩教育,強化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可,堅定“四個自信”,夯實“中國芯”內核。
(三)進階:催生學習熱潮形成文化自勵
在前兩階段的基礎上,形成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平臺,以誦讀經典為載體,以提高思想認識為落腳點的學院育人大氛圍。全體學生形成文化自勵,以“中國芯”為核,自覺輻射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動探索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逐步成長為堅定地愛國主義者、共產主義者,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
三、效果與啟示
新時代的背景下,學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生黨建工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切實培養“四講四有”,堅定“四個自信”,具有永恒“中國芯”的國際化人才。
通過帶領學生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內化傳統文化精髓,增強文化自信[4];引導學生體會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哲理,思考和我黨理論、道路和制度的關系,自覺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主動向黨組織靠攏,自覺和黨中央保持一致;引導學生以“中國芯”為圓心,輻射學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長為掌握先進技術、通曉國際規則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青海交通科技(01),2.doi:CNKI:SUN:QHKJ.0.2020-01-025.
[2](2019).《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00),3-13.doi:CNKI:SUN:ZHWH.0.2019-00-011.
[3]張麗敏&呂建設.(2015).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創新實踐及實效性研究.學理論(04),192-194.doi:CNKI:SUN:LBYT.0.2015-04-087.
[4]叢楠楠&王久才.(2019).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討——以中華傳統茶文化為視角.經濟師(07),168-169. doi:CNKI:SUN:JJSS.0.2019-07-084.
作者簡介:
李怡然,1990.01,女,山東青島人,青島科技大學法學院輔導員。
王宇,1993,05,男,山東青島人,青島科技大學法學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