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 要:本文對110千伏變電站工程項目建設安全與管理展開研究。分析了110千伏變電站工程建設的特點;從人為因素、方法因素、設備因素、防具因素、環境因素等方面,探討影響110千伏變電站施工安全的因素;從安全管理目標、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措施、安全教育、設備檢查、安全檢查等方面,探討對110千伏變電站工程項目建設安全的管理。
關鍵詞:110千伏變電站;建設;安全;管理。
一、110千伏變電站工程建設特點分析
(一)安全事故集中于施工階段
對變電站的建設,包括可行性研究、設計、施工、調試、運行等多個階段,其中,施工階段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更高,因此相關人員應切實做好對這一階段的技術質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
(二)對地形地質有一定要求
電力行業事關民生,對社會影響較大,因此相較于一般建筑物,變電站對地形、地質的要求也更為嚴苛。一般來講,對變電站的選址,選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為宜,這能夠避免洪水的危害;同時,對于有危險的風口,容易滑坡的區域,以及溶洞等特殊地帶,應避免建設變電站,杜絕事故的發生[1]。
(三)施工工作復雜,安全隱患排查難度高
對變電站的建設,涉及的技術要點繁多,且大多屬于露天作業,施工條件比較嚴苛,受到氣候、環境的影響較大,這便要求相關人員,進一步加強對變電站建設的控制,特別是對安全隱患的排查,但這項工作也面臨著很大的難度:變電站建設多為多工種的立體作業,施工現場比較復雜,常導致安全隱患、突發事件難以預料。
(四)110千伏變電站的特殊性
110千伏變電站是電力系統中建設最多的電站,它的建設安全與管理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所以,本文選用110千伏變電站來闡述其在建設過程中的安全與管理。
二、影響110千伏變電站施工安全的因素分析
對110千伏變電站的施工,本就是一個復雜且多變的過程,這就要求相關人員,切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降安全事故發生率到最低程度。一般而言,影響變電站施工安全的因素有:
(一)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是影響變電站施工安全的首要因素。當前在施工一線工作的工人,自我保護意識也比較薄弱,許多施工人員對安全生產相關細則的學習十分落后,在施工中經驗主義表現得較為嚴重,為變電站建設帶來了許多的潛在安全隱患。例如在檢查施工現場時,我們時常發現,許多施工人員在進行高空作業的時候,只系了安全帶的一端,另一端在空中搖晃,這樣的安全帶形同虛設,顯然起不到什么安全保護作用,必須明令禁止,避免引發安全事故。
所以在施工管理過程中,需要對施工一線工作的工人進行安全培訓,經安全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另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求通過業余時間不斷的安全教育和事故實例分析,使員工對自身的安全意識有明顯提升,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別人傷害。
(二)方法因素
部分企業制定的安全管理方法不夠健全,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責任制的設計不夠詳細,導致這些制度實際上難以發揮約束、管理人的功用,不但解決不了實際施工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甚至也會為施工人員的操作帶來一定的不便,影響對變電站的建設。
所以,公司及項目部針對安全管理方法健全的問題進行了嚴謹的安排,出臺了一系列的安全規范和行為準則,例如:規定現場五條紅線、十大禁令、十不干,安全風險清冊編制,工作票制度,e安全線上管理,視頻監控、車輛人員管理系統等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從制度上,安全設備投放上進行全方位的對工程安全進行把控。
(三)設備因素
施工過程中所用的機械設備,也會為施工安全帶來一定影響。例如,許多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為追趕工程進度,盲目忽視對機械設備的檢查與維護,導致一些本已存在故障的設備,難以被第一時間發現、處理,許多設備更是處在超負荷運轉的狀態下,為安全事故的發生帶來了可乘之機。由此可見,我們必須加強對施工機械設備的檢查,保證其時刻處在良好的工作狀態之中。例如,在使用塔吊的過程中,應檢查塔架的結構開裂與否,螺栓的固定是否穩定,平層裝置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還有鋼絲繩是否存在磨損、斷絲情況等。
(四)防具因素
施工過程中,安全防護用品的材質不合格,也會為工程帶來安全隱患,提升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
安全防護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帶、防護眼鏡、工作服、工作鞋等一系列的用品。一套合格的防護用品會在出現安全事故時大大降低安全風險帶來的危害,從而對施工人員起到一定的安全保障。
(五)環境因素
對變電站的施工,大多都為露天作業,施工條件比較嚴苛,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較為明顯。例如,狂風、暴雨等天氣,便很不利于施工,此時若施工單位為趕進度執意施工,便會引發安全事故。例如,在刮5級以上風時,管理人員就應遏止吊裝施工,天氣正常后再繼續施工。需要注意的是,恢復施工后,應做好對機械設備、材料物資的檢查,避免其受到惡劣天氣、環境的破壞,出現變質等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保障工程建設能夠更為順利地完成[2]。
三、110kv變電站工程項目建設安全管理方法
對變電站的建設,屬于一項相對復雜且具有系統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企業做出全方位、全過程的通力管理,主要應做好如下工作:
(一)制定科學的安全管理目標
科學的安全管理目標,會為安全管理工作指明正確的方向,避免變電站建設存在盲目性、隨意性,及時發現、處理安全隱患。因此,企業應在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則的基礎上,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標準化建設,依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目標,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堅實的保障,有力遏制各項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企業應依據“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建立詳細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覆蓋到各級領導、職能部門,以及工程的技術人員,崗位一線的操作人員等,讓安全生產得以層層負責,共同提升施工安全性。同時,每個變電站項目,也應依據實際需求,成立以項目經理為主的安全生產組織或者領導小組,配備足量的安全管理人員,配合項目經理,共同完成安全管理工作,及時發現變電站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保障變電站得以更加順利、高效地建設完成[3]。
(三)落實安全技術措施
對施工安全的管理重在執行。因此,在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制定以后,企業還應采取手段,保證它能夠被準確落實到實際施工之中。例如,安全管理人員應經常深入工地,查看施工人員對各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對于違反規定的行為,應第一時間制止并做出處罰,同時還應加強對現有安全技術措施不足之處的考察,在第一時間完善,保障施工安全、順利地進行。
(四)加強安全檢查
還需進一步加強安全檢查,盡可能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有整改、有總結、有處理。應重點做好對思想、制度、管理、隱患、事故處理、安全組織等方面的檢查,企業通常可依據實際情況,選擇是采用定期安全檢查,還是突擊性安全檢查以及特殊檢查(四不兩直)等多種不同的方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變電站建設中,加強對施工安全的管理,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相關工作者應切實分析會影響變電站建設安全的因素,從實際出發,制定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將安全隱患扼殺在襁褓之中,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讓變電站更為順利地建設完成,更好作用于民生以及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進興.強化施工管理確保變電站基建工程質量[J].無線互聯科技,2020,17(23):111-112.
[2]劉君.變電站基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策略[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