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力·托合尼亞孜
摘 要:隨著國際良棉協會對新疆棉肆意抹黑,國際社會對新疆棉的關注明顯增加。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實踐,新疆棉機采率達到80%以上。加速引進機采技術是全過程實現棉花生產機械化,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機采棉對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減少勞動力密集程度,減少生活勞動的投入成本至關重要。同時也能推動農業經濟體制改革,提高農民棉農收入。本文對如何提高機采棉的加工質量進行分析,詳細介紹影響機采棉的因素,提出有效防范對策。
關鍵詞:機采棉;加工質量;對策
機采棉是一項系統工程,包含種、采、驗、售等一系列環節。目前我國機采棉發展參差不齊,在某些環節相對落后,嚴重制約了機采棉推廣與應用。機采棉雜質含量高、返水率高、混料不均勻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加工質量,不同企業生產的皮棉質量差別較大,其品質直接影響著市場,影響著價格。影響機采棉質量的因素有很多,為了保證經濟效益最大化,必須高度重視機采棉存在的諸多問題,并且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
1做到科學收割,確保優質原料
優質籽棉原料是加工質量的根本保障,隨著機采棉產量不斷提升,對采棉機械的研發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我國貴航采收機械的性能基本上達到了進口的水平,設備可使籽棉中雜質含量達到8%~15%,含水量控制在9%~16%。在收獲時必須對機采棉質進行嚴格管理,采收籽棉需要控制雜質率及水分的恢復,盡量降低因人為因素引起的雜質率和回潮率,避免將尼龍纖維、毛發、石子、磚以及其它有害雜質以及外來的纖維混在一起,從源頭上控制籽棉以達到優質收購的目的。
2做好存儲管理,杜絕籽棉霉變
為預防種子發霉,籽棉進廠后的保存尤為重要,如果保存不當將導致籽棉老化或霉變,造成無法修復的損失。使用機采棉收獲期更加集中,多個采棉機可以配合收割將近1000噸的種子,每日處理量遠大于軋花機的日處理量,保存在所難免。機采棉含雜高、回潮率高且不均勻等問題會影響保存效果,因此在機采棉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注意收購籽棉的回潮,在回潮到12%以上應當盡快用干燥、脫水方法進行處理。二是含水率低于12%的籽棉會積聚,而機采棉則干濕不均,因此堆高必須小于4m,避免出現霉變堆積。三是堆積后為防止雨水入侵而產生霉變需用蓋子將其壓緊,為防止褪色需在保管場盡快收割后軋成,但不可立即卸料。采棉機采出的棉花,由于濕氣不均勻而干燥,一般起垛后5~7天再軋,可使垛內籽棉干濕趨于一致,保證加工皮棉質量的一致性。
3棉紡工藝改進
目前各加工企業所用的機采棉生產線大多是邯鄲、山東的成套設備以及少量進口設備,這些生產線基本上相同。皮棉三遍清理,清理出皮棉中的不孕籽及雜質等,確保高級棉絨雜質含量不超過1.2%。實驗結果表明,籽棉機的運行狀態以籽棉苗含水量為6.5%~8%最好。原因在于當含水率大于9%時,隨著含水率的提高雜質及棉纖維附著量增加,清洗效果就變得困難。含水量低于6.5%時可使棉纖維的抗拉強度降低,破壞棉纖維,產生較短的纖維產生,可起到較好的清潔作用。為使棉纖維的含水率達到6.5~8%,機采棉生產線上安裝了兩套干燥系統,可以說是目前所用的機采棉線較多。國產化產品的運轉率和可靠性較低,而早期的生產線之間還存在不足,但通過技術創新可以改進。尤其是近幾年廠商經過總結、試驗和改進,引進生產線雖然技術含量高,但工藝質量和工人培訓不足,備件供應困難,因而不如國產產品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確保設備運行效率高。
4保證良好的設備運轉率
整個生產線的運轉率取決于各個設備的可靠性。一般情況下,開工率必須超過96%。由于其高效利用既能降低能耗、降低能耗,又能節約成本,又是解決儲存問題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為改善設備的運行速度,應注意下列問題:購機時必須購買經國家認可的真正有效設備,為了保證產品性能建議購買整套產品,以避免設備間的差異。每年的設備維修都需要密切關注。每年都要對棉花加工商業進行大檢修。在對上一年設備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檢查、發現并糾正,使設備達到最優運行狀態。若在軋棉過程中進行維護和維護工作,將直接影響機器運行速度。軋棉機設備要始終處于最佳狀態,既能保證設備運行速度,又是進行優質印刷的前提。皮棉清理機安全作業率及各個部分的工藝參數對保證棉絨質量至關重要,皮棉經一道氣流皮清、二道鋸齒皮清后,棉絨雜質含量降至2%以下。首先要調整調整排雜刀,對調整排雜刀修理與調整方法總結如下,用于排雜刀和鋸齒印花機的刺輥空隙清理裝置是上1.6 mm,下4.3 mm。利用旋緊排料器兩端六角形頂線及外六角螺釘調整間隙,使排料器刀片變形調整間隙。在調節后排雜刀與出料輥在任何位置間的空隙必須保持不變,以保證印品質量。在排雜刀里面的頂絲與外部的六方螺栓必須加力,以防排雜刀作用時位置改變。頂絲由內六角形扳手加強外部緊固螺栓與30cm的后燃器桿件加固58.8~78.4N,調節完畢后應檢查所有倒角刀間隙,避免墻板變形而引起間隙變化。棉紗加工過程實現了機械化。按照收割標準,統一采棉地采收,以確保質量(采機采棉11點到地,晚上八點鐘離地)經過模壓(模數9200mmX2134mmX2134mmX2134mmX2134mm)。由全自動塑鋼捆包設備進行扣包,成品棉由叉車運送到貨場,整個過程都采用了機械化作業,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為因素對棉花加工質量的影響,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機采棉種植,加工全程機械化。
5結語
采用機械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為因素對棉花加工質量的影響,這樣才能實現機采棉、全流程機械化對采棉的真正意義。近幾年籽棉收購及加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倒揀原棉的品質,嚴格控制籽棉含水率在12%以下,實現了籽棉加工的在線烘干,達到籽棉合理配置。完成了機采棉、機采棉等加工設備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謝莉娟.淺談如何提高機采棉加工質量[J].中國纖檢,2019,(3):39.
[2]佚名.如何提高機采棉加工質量[J].中國棉花加工,2016,(3):10-11.
[3]馬麗蕓,汪軍,李巖,等.兩種典型機采棉軋花機加工工藝所得纖維性能比較[J].上海紡織科技.2016,(5).24-26.
[4]楊和新.如何提高機采棉加工質量[J].中國棉花加工,2016,(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