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依拉·艾爾肯
摘 要: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國儼然已經進入了一個全媒體時代。微信、QQ等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為廣大人群提供一個全新的交流平臺,人們的工作、學習方式也由此改變,人們得以從多角度、多途徑獲取社會新聞。作為傳統媒體的一種,報紙已經很少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了,這也使得傳統的紙媒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本文就全媒體時代下創新報紙編輯的策略展開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報紙;編輯
前言:在全媒體時代環境下,我國傳統的紙媒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因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愈加多元化,而很少有人愿意去花更多的時間去讀報紙、刊物。而報紙編輯這一行業,深受全媒體時代環境的影響,如果無法在刊物的編排中得以創新,會使其職業生涯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由此可見,全媒體時代下,創新報紙編輯至關重要。
一、報紙編輯工作的特點
在信息技術還未普及的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較為單一,只有每日定時守在電視前、半導體前,亦或是等著通訊員每天上門分發報紙,在那個年代,人們獲取信息較為被動。自計算機網絡普及后,人們逐步打開知識的大門,學會從網絡上、移動設備中獲取新聞[1]。
在傳統的新聞報道中,如果想連續報道一起新聞,報紙上可以開設相關專欄,這也體現出了報紙所具備的獨特優勢,那就是對于新聞的深度報道[2]。同樣一起新聞,如果應用報紙與網絡新聞兩種方式,而報紙通過每期的專欄連續性的報道新聞事件,體現出了新聞事件的權威性,這也是網絡新聞及其他媒體不可比擬的。
二、傳統報紙編輯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創新性
在過去,人們將報紙作為獲取新聞的重要載體。通過文字專欄和版面,為人們奉上當日最新鮮、權威的資訊[3]。但是在全媒體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報紙行業受到網絡的沖擊,導致人們很少將目光聚焦于報紙上,從而使得報紙被人們無情的“打入冷宮”。而在這樣的社會形勢下,報紙編輯工作也缺乏創新的動力。
(二)編輯工作者的專業性不強
報紙編輯人員大都畢業于新聞專業,很少涉足于報紙版面的設計領域。這就導致了大多數報紙的設計無法抓住新聞的亮點,從而使得廣大的觀眾喪失對報紙閱讀的興趣。殊不知,人們在閱讀報紙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則是新聞的標題、插圖與排版的設計,如果上述任意一項沒有亮點,就很難引起廣大新聞愛好者的閱讀興趣。
(三)互動性缺失
在當今社會下,諸如新浪、騰訊等網站不僅能夠為廣大觀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資訊,還能夠在線與觀眾進行互動,讓觀眾在閱讀新聞后,隨時隨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這也是人們熱衷于網絡新聞閱讀的根本所在[4]。相比于網絡新聞平臺,報紙與新聞愛好者的互動性則相對不足,雖然一些報紙開設了互動專欄,針對一起社會新聞進行討論,并在新聞報道落款之處附著互動的方式,但實際上參與互動的觀眾數量則少之又少。
三、全媒體時代下報紙編輯的創新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創新機制
為了從根本上增強傳統紙媒的創新性,廣大新聞媒體工作者應該以提升報紙編輯的創新性為切入點,并在此基礎上健全創新機制[5]。首先,編輯作為報紙出版的“幕后工作者”,其對于新聞的了解僅僅依靠記者的報道,為了幫助廣大編輯人員更加深入的了解新聞背后的真相,可以實施編輯人員與記者輪崗制,設定特定的時間,由編輯人員代替記者深入新聞現場,幫助編輯人員學會從記者的視角對新聞展開編排工作,從而一改傳統的思維模式。此外,紙媒行業應建立一套以編輯人員為中心的創新體系,在新聞編排的過程中,本著“從事實的角度出發”對事件開展深入的報道。
(二)積極推進新聞及事件的深入報道
在如今的市場上,雖然報紙的份額不斷的減少,但終歸是新聞傳播的重要媒介,所以在創新之路上,紙媒也要注重自身特色的構建。為了深度挖掘新聞的深度,廣大編輯人員需積極開展新聞的深度報道,篩選出更多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彰顯出傳統紙媒的獨特魅力。一個吸引人眼球的新聞應該具備三個度,即深度、廣度和速度。其中,前者在于新聞報道自身的獨特性;而廣度則注重新聞事件蘊含的社會價值。只有向社會大眾傳播更多具有價值、蘊含豐富思想的新聞報道,才會獲得社會大眾的青睞。
(三)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
對于一名新聞工作者而言,良好的服務意識是工作之本。只有對自己的本職工作表現出一定的尊重、使命感,讓社會大眾感受到新聞編輯存在的價值,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大眾。所以,廣大的報紙編輯人員要站在觀眾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大眾的審美需求,偏好什么樣類型的新聞,結合社會大眾的需求,加強自身編輯工作的創新性。要合理編排新聞報紙中多個內容的比例,比如娛樂、體育、社會、地理、疫情等專欄相關的新聞內容,選擇當下社會討論度高的新聞事件,從而滿足大眾的全方位需求。正所謂眾口難調,而一個綜合性強的報紙編輯工作則是調和眾口的最佳良方。同時,為了與社會大眾形成良性互動,報紙編輯工作也要高度重視與讀者的互動,通過社會大眾的視角了解民情,并根據其反饋信息為接下來的報紙版面的編排提供重要的依據。
結論:綜上所述,在全媒體時代的發展下,我國傳統紙媒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要想從生存的危機中解救出來,首要任務是加強報紙編輯工作的創新性。本文首先闡述了報紙編輯工作的特點,明確了報紙編輯工作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標準,其次從缺乏創新性、編輯工作者的專業性不強以及互動性缺失三方面論述了傳統報紙編輯工作存在的問題,為了拯救傳統紙媒,并實現創新性的發展,要以上述三點作為切入點,最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創新策略,囊括了建立健全的創新機制、積極推進新聞及事件的深入報道以及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三項建議。
參考文獻:
[1] 張艷. 新媒體時代提升報紙編輯創新能力的策略探析[J]. 新聞研究導刊, 2019,23(19):1.
[2] 周洋, 張智超. 新媒體時代提升報紙編輯創新能力的策略探析[J]. 新聞研究導刊, 2018,36(3):1.
[3] 徐筱婧. 新媒體時代的報紙版面編輯策略探討[J]. 新聞研究導刊, 2017, 96(014):231-231.
[4] 祝葉. 新媒體時代下報紙編輯應如何增強創新意識探析[J]. 新聞研究導刊, 2018,23(2):188-188.
[5] 韓瑜. 關于全媒體時代報紙編輯工作的轉型與創新探析[J]. 人文之友, 2020,96(1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