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孟琳
摘 要:通過黨建政工工作可以塑造電力企業核心凝聚力,只是其需要選用精通政工以及企業業務的人員來擔當政工師,能夠將黨的思想、政策、方針、路線融合到企業業務之內,并能夠很好兼顧職工精神以及物質需求,聯合黨建工作來保證職工獲得公平待遇,長效解決職工維穩難題,讓電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電力企業;政工工作;創新策略;策略分析
前言:在新時期電力企業作為掌控重要能源的企業,需要結合時代特點運用信息化管理思維去對接職工思想工作,善于聯合各方力量來提升思政工作質量,避免傳統的單一意識形態工作模式,必須要多管齊下,要讓職工信任黨組織、愛護企業,能夠與集體同心同德。這其中需要抓住培訓、晉升、分配、信訪等關鍵工作,能夠積極兌現“按勞分配原則”,打通政工工作回路,讓職工主動參與企業管理、企業建設。
一、現階段電力政工工作難點分析
(一)職工思想多元化
企業政工工作面對的是企業所有人包括職工以及黨員,需要充分了解每個群體思想狀態以及心理特點。然而在互聯網時代政工工作對象受新媒體觀念影響出現了思想多元化現象,這導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困難,企業文化缺乏生命力,難以塑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尤為關鍵的是,職工不能熱烈回應政工工作,造成了工作短路。
(二)思政工作與業務分離
因為電力企業當中的政工人員比較熟悉思政理論,精于傳統思政教育工作,但卻不熟悉電力企業業務模式,造成了思政和業務兩層皮,思政教育工作難以引起職工廣泛共鳴。例如政工人員不了解防線損工作機制,也不能認識到防線損對電力企業的重要性。政工人員和防線損人員難以找到共同話語,無法切入思想教育內容。職工也會對政工人員有“外行管內行”的評價[1]。
(三)政工人員缺乏創新意識
電力企業的一些政工人員對政工工作缺乏深度認識,覺得這份工作就是思想鼓動,只要會說就行。這也導致一部分人缺乏踏實作風,缺乏創新意識。這些年來市場經濟發展已經證實踏實能出成績,創新才能發展,但電力企業政工人員思想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尚未完全建立市場經濟意識,缺乏創新能力和勇氣,不能有效地運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去對接職工,不能構建政工工作閉合回路。
二、多角度創新電力政工工作
電力政工工作創新必須要從打破傳統單打獨斗工作模式開始,能夠在意識形態工作基礎上,抓住職工關心的利益問題,實現共抓共管彼此促進、多管齊下大膽開拓,以全新的工作模式去凝聚人心,做到職工維穩。這其中培養先進政工人員,培養政工干部梯隊十分必要。
(一)同抓共管彼此促進
企業黨建工作主要目標是保證國有企業當中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政工工作也必須服從這一目標,這也決定了其必須擺脫以往的工作模式,能夠聯合黨建、企業紀檢監察等工作,在實現同抓共管前提下,可以彼此監督、彼此促進,保證政工工作有效開展。其中黨建活動為企業政工人員提供了學習空間,紀檢監察則對政工工作發揮了監督作用,以明確指標展開考核,提高政工人員工作效率[2]。
(二)多管齊下塑造凝聚力
電力企業政工工作要抓住培訓、晉升、分配、信訪四方面工作,要切實貫徹“我為職工辦實事”理念,能夠為企業職工(包括政工人員、黨員)提供最精準的培訓,既能提升職工思想層次、技術水平,也能保證企業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晉升機制,讓有能力、有技術、有才學、有思想的人得到晉升和發展;能夠面對企業管理人員(包括決策層、中高層)展開思想教育,確保企業積極落實按勞分配原則,能夠改善職工待遇,這其中政工工作需要發揮橋梁作用,將職工關于分配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決策層,并輔助其盡量滿足職工需求;通過系統的信訪接待工作了解職工訴求,并將信息反饋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幫助其提高管理水平,讓職企關系得到緩和,確保企業健康發展[2]。
(三)創新工作方式實現業務融合
1.工作方式從被動向主動轉變
建立融媒體宣傳模式,通過其與職工互動,動態了解他們的精神、物質需求,了解他們對企業經營的意見并廣泛采集建議,讓政工工作成為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橋梁。為了確保政工部門達成這一作用,需要建立嚴格的績效考核機制,要將壓力傳導到每一位政工人員心理,使其變被動為主動,提高政工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誠然,電力企業也需要積極提升政工人員工資待遇,讓其無后顧無憂一心努力工作。更要培養政工干部梯隊,避免以往政工隊伍青黃不接,達成政工長效機制。
2.配合黨建工作發揮黨員示范作用
企業政工人員若是黨員身份,則必須要發揮黨員先鋒示范作用,能夠以身作則為其他職工樹立好的榜樣。同時政工部門也要配合黨建工作,能夠將黨員輸送到企業的關鍵崗位之上,其根本目的就是通過黨員示范作用來激活基層工作氛圍。黨員普遍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傳統,由他們引領可以塑造純潔的基層職工隊伍。
3.學習業務知識做到業政融合
企業政工工作以往因為不熟悉電力企業業務,造成了政工和業務兩層皮。故而需要企業政工人員認真學習每個部門的工作機制、業務內容,能夠保證政工工作和防線損、電網設計、設備巡查、線路維護等融合起來,這樣才能避免外行教育內行的情況,讓政工人員和各部門工作人員心理距離縮小,保證思政工作順利開展。這便是業政融合。為了確保業政融合得到落實,電力企業可以面對各部門業務精英展開內部競聘,從中選出有志于從事政工工作的人員,經過黨支部專業培訓后上崗工作。需要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方便企業各部門動態交流,讓政工人員了解各部門情況,實現精準思想教育、精準服務。
總結:電力政工工作必須要與時俱進,在實現信息化管理基礎上,努力地與黨建、企業紀檢監察等工作建立對接,能夠保證政工人員接受培訓和監督,提高工作質量。同時需要積極開展業務學習,要實現政工工作親和力,要讓黨員深入關鍵崗位激活基層工作氛圍,確保黨的方針、政策、路線融入到職工內心當中,同時通過媒體了解職工各類需求,并竭盡全力去滿足這些需求,務必做好職工維穩工作。
參考文獻:
[1]朱君毅. 新形勢下電力企業政工工作的創新舉措探析[J]. 國際公關, 2020, No.106(10):257-258.
[2]張銳. 新形勢下電力企業政工工作創新策略[J].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20, No.460(02):204-205.
[3]廖維君. 新形勢下電力企業政工工作面對的挑戰及創新策略[J]. 現代企業文化, 2019(2):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