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明雁 堵錫忠 王立潤
久違了,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久違了,全國的城市管理同仁們!《城市管理與科技》經過一年的休刊調整,又與大家見面了。我們重逢于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更覺“大數據”技術的溯源管控作用精準高效;重逢于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覺“小街巷”里的群眾利益無小事;重逢于如火如荼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新熱潮,更覺培育全民垃圾分類投放“新時尚”的責任重大和使命光榮。
“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北京市委、市政府把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這件“關鍵小事”當作“頭等大事”,堅持立法先行,修訂實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很快在京華大地形成了新的生動實踐。本期以“推進生活垃圾跨入新分類時代”為主題,向讀者呈現一組有思想、有分量、有數據的特約文章。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孫新軍從吹響“集結號”,打出“組合拳”,做好“加減法”,謀劃“持久戰”等方面,展現了首都北京推進生活垃圾管理邁入新分類時代的壯麗畫卷;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陸軍、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圍繞垃圾分類高質量發展發表觀點、建言獻策。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王桂琴等以《居民家庭生活垃圾產生量相關因素調查與分析》為題,系統調查分析了生活垃圾源頭數據、影響因素及變化規律,為推動垃圾分類實施精準管理提出了見解和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隨著大數據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盡快構建“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新機制,為新時代城市管理賦能增效提供技術支撐,是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本期推出“城市大腦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專題,特約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大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潘鋒全面介紹北京市“網—云—數—智”大數據發展歷程及應用實踐、未來總體布局和發展方向;阿里云智能數字政府事業部陳寶仁系統分析城市大腦是什么、能做什么,推動城市治理智能化轉型升級;杭州市小河街道探索實施“城市眼·云共治”城市管理新模式,將數字技術與多元共治有機結合,破解“城市病”痼疾頑癥。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重要論述,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抓好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本期約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二級巡視員謝國民以《北京市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實踐與展望》為主題,全面系統介紹實施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堅持“十無十有”標準,向精細化聚焦,發揮“五個作用”,持續推進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的成功實踐和未來發展目標,使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顯著改善,首都城市的環境面貌和景觀品質得到顯著提升。
城市就像一個生命共同體,“小街巷”是布滿城市軀體的毛細血管,“大數據”就是感知城市狀態的神經源,“新時尚”則是城市健康、充滿活力的氣質形象。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城市管理應主動適應新形勢,積極應對新變化,勇于迎接新挑戰,為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