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熊作為俄羅斯動物群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在國內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與熊有關的故事與標志。俄羅斯歷史中熊的形象逐步上升到俄羅斯人的精神層面,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文章簡述俄羅斯歷史中“熊”的地位,并介紹了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熊”的形象,最后探討了俄羅斯文化中“熊”的象征意義。
關鍵詞:俄羅斯文化;熊;形象
俄羅斯人認為動物形象象征著民族情感世界,特別是“熊”的形象來說,是心地善良、偉大勇敢的,屬于積極樂觀的正面形象。在俄羅斯文化中,始終與“熊”的形象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俄羅斯民間故事、文學作品、符號標志等方面,均有熊的身影。當前熊對俄羅斯政治、文化和經濟發展等領域有著深刻影響,分析俄羅斯文化中“熊”的形象,有利于我們深入剖析俄羅斯文化,感受俄羅斯人的精神形象。
一、俄羅斯歷史中“熊”的地位
熊不僅是俄羅斯人心中的圖騰,也是俄羅斯民族崇高的象征。在俄羅斯有很多與熊有關的傳說,如西伯利亞人在長期捕魚狩獵中,對熊無比崇拜,甚至將熊視為森林之主。人們認為熊具備多種本領,能夠死而復生,懂得人的語言,也清楚每個親屬,既能帶來災難,也能帶來幸福。在俄羅斯人們不僅信奉熊,與熊有關的傳說也帶著濃厚的宗教色彩,相傳熊最開始與上帝一起住在天上的帳篷里,后來因為熊固執不從,被貶到地上成了人類的神。在俄羅斯,熊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動物,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地方都有與熊相關的標志與故事。
二、俄羅斯文學中“熊”的形象
(一)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熊”的形象
俄羅斯人在出生以后,就聽說過很多民間傳說,且大多以熊為主角,給他們帶來了深刻印象。在很多民間故事中,熊既是愚鈍、笨重及蠻力的代表,也是大自然中淳樸、善良的力量,是勤勞、誠實的象征[1]。在《小熊》中,熊想將男人吃掉,但由于它輕信別人,顯得非常愚蠢,讓男人順利逃脫。在《農夫與熊》中,熊雖然想吃掉農夫種的全部蘿卜,但是卻不清楚蘿卜是如何生長的,這體現了熊的不勞而獲心理,狂妄且愚蠢。當然俄羅斯文學作品中關于“熊”的形象也有正向品質的一面,在《熊與狗》中,熊非常憐憫迷失的狗,為其提供食物,讓狗得以在森林中生存,并最終回到家園。在《熊媽媽小屋》中,塑造了天性善良的熊形象,熱情邀請孩子到它的姜餅屋中做客。
(二)俄羅斯童話故事中“熊”的形象
在托爾斯泰的《三只熊》中,小姑娘迷路后誤入三只熊家中,并將熊的家里搞得一團糟。熊回家后并未發現小姑娘,并讓她順利逃走了,食物也被小姑娘吃了。三只熊看著被吃過的事物、被弄亂的床鋪和被坐過的椅子,并沒有生氣,只是感到非常驚訝,也對小姑娘很包容。從這里可以看出,三只熊的形象是善良和憨直的。在楚科夫斯基的《偷來的太陽》中,只有熊能夠對抗鱷魚,動物們都希望熊可以戰勝鱷魚,讓自己不再受到破壞。雖然熊本不愿意與鱷魚對抗,但為了動物們也義無反顧出手相助,這里反映出熊的崇尚和平與樂于助人的形象。在《熊胖子與狐貍》中,熊剛開始沒有尾巴,去了伊博利特后遇到了狐貍,并建議熊選擇孔雀尾巴。愚蠢的熊相信了狐貍的話,在戴上孔雀尾巴后遭到了其他小動物嘲笑。
(三)俄羅斯名家作品中“熊”的形象
在俄羅斯名家作品中,也有很多關于熊的描寫[2]。如普希金的《村姑小姐》中,伊萬洛維奇將鄰居稱為“熊和鄉下人”,認為外國創新不僅無效,也很無用。同時穆羅姆斯基在森林中打獵被稱為“棕熊”,也反映出熊有很多含義,包括笨拙的人、強壯的人等。在契訶夫的《熊》中,主人公葉蓮娜是一個善解人意、溫柔甜美的地主,但剛結婚丈夫就去世,面對生活與愛情她顯得無比失望。切米洛夫作為他的鄰居,為了支付抵押貸款的利息,要求葉蓮娜替去世丈夫還債,也住在了她的家中。故事由此引出很多爭端,切米洛夫被葉蓮娜稱為“愚蠢的熊”。但是后來兩人卻走到了一起,故事的結局是美滿的。
三、俄羅斯文化中“熊”的象征意義
(一)熊在俄羅斯人名中的反映
在俄羅斯人的名字主要包括名字、姓和父稱三個部分,通過名字父稱稱呼對方,能表示尊敬的意思。在俄羅斯人名中,也與熊有一定關系,即很多人的姓由“Медведь”構成,常見的有“Медведев”——梅德韋杰夫、“Медведков”——梅德韋德科夫、“Медведников”——梅德韋德尼科夫等。此外,也包括很多作者名字,如“Михаил”米哈伊爾、“Миша”米莎、“Мишук”米舒克等。如原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的姓氏就來自于Медведев,他對熊也非常喜愛,俄羅斯政壇高呼“熊來了”,意思是梅德韋杰夫來了。
(二)熊在俄羅斯地名中的體現
在俄羅斯很多城市的市徽上都繪制有熊,也是最古老的一種領土徽標。在伊凡雷帝時期,熊是國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州、彼爾姆州、洛夫哥羅德州等地區,熊都被印在了徽章上[3]。特別是對雅羅斯拉夫爾州來說,對熊更是無比喜愛,無論是工廠、學校,還是路標、娛樂場所,均可見到熊的標志。在俄羅斯也有很多城市包含了“熊”的地名,如在索契的一個小鎮上,周邊是高加索大山,經常有熊出沒,與人和諧相處,也有很多熊的雕塑,現在索契鎮已經更名為“熊的角落”,每年吸引了全球大量游客前來旅游。
(三)熊在俄羅斯吉祥物中的體現
小熊米莎外表可愛,深受俄羅斯小孩子的喜愛,也是一種吉祥物,在俄羅斯文化中極具代表性。在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上,小熊米莎是吉祥物,在奧運會中米莎被用在各種毛絨玩具、瓷器、塑料制品和玻璃器皿上。米莎不僅被用于紀念品,還印制成郵票。在莫斯科奧運會閉幕式上,米莎流著淚進入會場,依依不舍與人們告別,后來米莎還用于傳播奧林匹克精神,隨著宇航員進入了太空。2006年“俄羅斯年”和2007年“中國年”,俄羅斯棕熊與中國大熊貓卡通形象裹著中俄兩國國旗攜手并進,為各國人民帶來了深刻印象,表明了中俄俄國深厚友誼。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吉祥物小白熊圍著綠色圍巾,憨態可掬,彬彬有禮,讓人忍俊不禁。
(四)熊活躍在俄羅斯經濟政治中
熊被稱之為甜食家,熊的形象在俄羅斯文化中根深蒂固,小孩們對熊非常喜愛。于是很多商家將可愛的小熊、棕熊印在糖果包裝上,或者制造與熊有關的毛絨玩具,或在動漫中塑造小熊形象等。在俄羅斯政治舞臺上,熊也很早就聲名鵲起,在國際上熊就代表俄羅斯。在俄羅斯杜馬第一大黨“統一俄羅斯”,就將棕熊作為黨徽,熊給人的印象就是體型健碩、大力無比的,無法與之親近。但在俄獨立電臺采訪俄羅斯總統時,巧妙定義了俄羅斯民族心中熊的象征,即是一只和藹可親的俄羅斯熊?,F在俄羅斯是務實、溫和、強大的現代化國家,正積極與世界各國改善關系。
四、結語
總之,在俄羅斯文化中“熊”的形象已經根深蒂固,擁有豐富的內涵,對俄羅斯人精神面貌有著巨大的影響,是俄羅斯民族與國家的象征。熊在俄羅斯并非只是一種動物形象,在俄羅斯發展歷史中已經牢固根植于俄羅斯人民心中,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熊是俄羅斯的代名詞。通過深入分析俄羅斯文化中“熊”的形象,能夠更好地研究俄羅斯文化,可對中俄兩國跨文化交流帶來有利影響。
作者簡介:楊晨旭(1999—),男,漢族,河北保定人,本科,研究方向為俄羅斯文學。
參考文獻:
〔1〕何雨蒙.淺析俄羅斯文化中“熊”的形象[J].北方文學,2019(23):174-176.
〔2〕尹佳音.俄羅斯文化中的“熊”的形象分析[J].參花(下),2020(6):46.
〔3〕包桂川.《戰斗民族養成記》之俄羅斯文化解析[J].大眾文藝,2020(1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