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林 霖
目前5G技術在各行業展開應用,5G相對于GSM-R網絡具備不可比擬的大帶寬、低時延優勢。高速鐵路5G無線通信技術呼之欲出,如何解決當下業務承載需求又可提供5G通信新技術應用成為亟待考慮的問題。
目前鐵路傳輸架構采用MSTP(接入、匯聚層)+OTN(骨干層)的組合。對于未來5G-R大帶寬、低時延的回傳需求,接入層和匯聚層采用的MSTP時延無法滿足,需要選用新型承載技術。
目前滿足5G主流承載技術有SPN、增強型IPRAN、M-OTN等技術,主要技術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5G主流承載技術比較
目前聯通、電信選用增強型IP RAN承載,移動選用SPN承載,M-OTN目前沒有大規模應用,暫無參考案例。本次創新設計方案在增強型IP RAN技術和SPN技術進行應用場景比較。
增強型IP RAN技術是基于IP技術的移動業務承載網,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穩定高效的承載網絡,適配5G網絡不同場景連接需求。引入SDN提高網絡智能降低運營商運營及維護成本,引入FlexE接口保證獨立帶寬和時延。
目前國鐵存在數字調度、信號CTC、公安、電化廣域保護、應急通信等TDM硬性管道業務需求,增強型IP RAN技術對TDM通道暫未確定,無法與既有MSTP設備直接互聯。且無法做硬性網絡切片,所以增強型IP RAN技術更適合運營商網絡承載應用場景。
SPN技術主要由PTN技術演進而來,技術架構分層包括切片分組層(SPL)、切片通道層(SCL)、切片傳送層(STL),以及時間/時鐘同步功能模塊和管理/控制功能模塊組成。SPN系統如圖1所示。
●SPN采用SE切片以太網技術將以太網切片到L1層。因此SPN網絡具備適應多種業務單獨切片組網需求。
●SPN通過FlexE技術實現多光口靈活整合,實現數據接口速率可調。
●SPN采用SE-XC技術,業務流進行隙交叉方式轉發替代原先存儲再轉發方式,經過網絡各節點無須進行MAC、MPLS解碼,單站點的業務時延一般在3-10us左右,抖動小于1us,端到端時延最低可以達到1ms,滿足5G、繼電保護時延要求。
●SPN采用SR隧道技術,是對MPLS技術的升級,通過攜帶整個路由標簽高效實現端到端路由鏈路。
●SPN采用L3VPN技術,確保大網各業務獨立劃分三層VPN,實現各運營維護部分業務相互隔離,與現有數據網系統平滑過渡。
綜上說述,下一代承載網建議采用SPN(接入、匯聚層)+OTN(骨干層)方式。
(1)骨干層
骨干層OTN建議按照40波100Gb/s純相干網絡設計,初期可根據本線業務需求開通2~4波,后續可根據需求開通更多100Gb/s波道數。利用兩條不同物理徑路的光纜構成OLP 1+1保護。
(2)匯聚層
匯聚層采用SPN雙平面(A/B)組網,各車站信號新設2套SPN 50Gb/s設備。利用兩條不同物理徑路的光纜構成1+1鏈型組網。
(3)接入層
沿線各區間基站、線路所、動車所采用雙平片(A/B)組網,在各通信機械室新設2套SPN 10Gb/s設備。沿線電氣化所亭、信號中繼站等機構采用SPN單平面組網,各新設1套SPN 10Gb/s設備。
利用線路兩側干線光纜中的各4芯光纖構成4個環網(基站A平面環、基站B平面環、電牽信號環1、電牽信號環2)。基站A平面環和電牽信號環1采用10GE(O)接口與相鄰車站信號樓SPN 50Gb/s設備A進行互聯,基站B平面環和電牽信號環2采用10GE(O)接口與相鄰車站信號樓SPN 50Gb/s設備B進行互聯。
站內配電所、綜合維修工區(車間)、公安派出所等各新設1套SPN 10Gb/s設備,通過地區光纜環分別接入信號樓2套SPN 50Gb/s設備。承載網系統如圖2所示。

圖2 承載網系統示意圖
(4)網絡切片
根據上述鐵路承載業務分析,分別將匯聚層、接入層SPN設備按業務類型進行硬切片,確保數據網、5G、綜合視頻分別、TDM等業務分別承載于獨立的網絡切片中,并提供獨立的保護通道。匯聚層及接入層網絡切片如表2、表3所示。

表2 匯聚層SPN硬切片表

表3 接入層SPN硬切片表
(5)與既有系統互聯
SPN系統無法提供STM-N(N>1)接口,無法與既有樞紐MSTP骨干環互聯,各局樞紐環組建還需結合實際情況要進一步的深化。
目前運營商5G網絡承載方案已經成熟,為高速鐵路5G方案提供借鑒參考,鐵路向高時速、AI智能、大帶寬、低時延發展是必然趨勢。SPN為下一代承載網提供了可靠支撐,將在未來的高速鐵路中取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