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顧頡剛是蘇州人,他成為大學者之后,蘇州中學就想請他做一次演講,顧頡剛答應了,并在約定的那一天來到了蘇州中學。但顧頡剛卻不拍同鄉的馬屁,竟然在演講中大談特談蘇州人的種種不是,他說:“江南人本來很富于創造力,文學尤其發達。可是現在呢?在新文學家中,除葉圣陶外,竟找不出第二人來。”批評完了蘇州人,他又開始批評蘇州這座城市:“外面的人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看蘇州人在天堂中,難道這樣的病態之中可以算作天堂嗎?唉,老實說來,非但不是天堂,簡直是地獄!”就這樣,顧頡剛毫不留情地把蘇州和蘇州人批評了一通,一句恭維話也沒說,惹得聽講的師生也都沒了脾氣,只得一笑了之。
臺灣歷史學家李敖也是一個不肯給人面子的人。1993年6月26日,東吳大學校長章孝慈聘請李敖到東吳大學任教,李敖接受了這一聘請。9月開學,李敖要先給學生們做一次演講,那天,李敖演講的題目竟然是《如何反對章孝慈》。他先把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臭罵了一通。眾所周知,章孝慈是蔣經國的兒子、蔣介石的孫子,但李敖不管那些,照罵不誤。照理說,人家校長大人好心請你來演講,你好歹也得不看僧面看佛面,給人留點面子。李敖可好,開場就罵人家的爺爺和老爸,然后又鼓動學生反對人家,讓人情何以堪!可貴的是,章孝慈當天的表現卻十分大度,李敖在罵他爺爺和他父親的時候,他始終笑瞇瞇地站在旁邊,沒有流露出任何不滿的神色。李敖演講完畢,他在評價李敖的演講內容時說:“很多人討厭李敖是印象式的反對,沒注意其論著資料的豐富和架構的嚴謹,大學就要容納各種聲音……東吳大學將以發揚人文精神為辦學宗旨,絕不讓政治和商業干擾校園。也許這種人文風氣好幾代才能扎根,但是第一步就是從聘請李敖做起!”
當恭維成為一種習慣性選擇的時候,不恭維則成了一種境界。不恭維不是因為不懂禮貌,而是緣于做人的坦誠。不違心說恭維話、奉承話,其實是一種值得仰望的精神品質。當一個人敢于說“對不起,我不恭維你”時,他已經是一個有大格局、大氣度的人了。
(摘自《聯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