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矩是宋朝的一位將領。有一年,朝廷調任他駐守澶州,他發現與遼人為界的澶州瓦橋關北面地勢平坦,無任何高山河谷可資屏障。他擔心一旦戰端興起,澶州北面無險可守,就打算把這塊地方變成一片水塘,用來防御。
當時,北宋與遼國已經修好多年,修建水塘的意圖一旦被遼國發現,極有可能會引發事端,何承矩便想了一個辦法:先命人在北面修了一座愛景臺,又在愛景臺周圍種植了大片蓼花,然后把水引到愛景臺周圍,每天與屬下們泛舟飲酒、吟詩作賦,并寫下《蓼花吟》數篇,和在座的賓客、屬下一起唱和。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命人將水塘不斷向北擴展,種植了大片蓼花等水生植物,形成數百里水塘景區,供游人泛舟嬉戲。
其實,何承矩一開始修建水塘,就引起遼國的注意,但通過觀察,遼國人發現他修建水塘只是用來游玩,也就沒有理會。幾年過后,澶州以北與遼國接壤的空地全部變成了水塘,成了抵御遼人入侵的重要屏障。
(摘自《團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