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梅
摘? ? 要:對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作用進行了闡述,針對園林綠化工程技術的應用方法,從規劃設計、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群落構建與培育管理5個方面展開了探究和分析,并對園林綠化工程管理的注意事項進行了總結,以期為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技術的應用提供參考與建議。
關鍵詞:城市綠化;園林工程;技術研究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1-0095-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688;TU986.3? ? ? ?文獻標志碼: B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國家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生態型園林城市的建設已經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此背景下,城市園林綠化施工技術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并且必須滿足更高的園林綠化要求。因此在城市環境規劃中連通分散的各類綠地,形成綠色通道網絡系統,成為21世紀城市園林綠化的主要發展方向。
1?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作用
近些年,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人們所處的生存環境卻遭到持續惡化,空氣質量開始下降,水污染與土壤污染情況不容樂觀,動植物種類逐漸減少,水土流失愈發嚴重。上述諸多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與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深刻認識到建設城市綠化工程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時間大于休閑時間,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雖然收入在持續增長,但是人們的幸福指數卻有下降趨勢。同時,我國正在不斷邁入老齡化社會,老年群體迫切希望城市園林在布局設計、輻射范圍以及休閑娛樂方面可以滿足其養老休閑的需求。在這一發展背景下,加大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力度,拓展公共服務設施,不僅能夠有效緩解人們的生活壓力,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養老需求,也有助于推動現代城市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可以在一定區域內彰顯其美化環境與生態保護功能。生態保護功能主要包括維持碳氧平衡、殺菌抑菌、有機物合成、維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調節氣候、避免水土流失、提升土壤肥力等;美化環境功能主要包括改善城市景觀、彰顯城市歷史與文化特色等[1]。
2?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技術的應用
在園林工程建設中,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技術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園林綠化工程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著園林整體建設質量的優劣程度。通常情況下,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往往需要多項技術搭配使用,主要包括園林規劃設計技術、植物配置技術、植物造景技術、群落構建技術以及培育管理技術。
2.1? ?規劃設計技術
該技術的應用形式可以分為園林生態設計、園林文化設計以及科學藝術技術3種。
第一,生態設計又稱綠色設計、生命周期設計,要求按照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將城市內的園林綠地建設與環境因素進行科學融合,強調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原則。如生物多樣性、生態價值鏈等生態保護內容,其目的在于保持城市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有機統一。
第二,園林文化設計方面,城市內的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屬于城市文化的展現方式之一,不同種類的工程設計能夠彰顯不同的地域特征。此類設計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在園林綠地中的植物應用、造型設計中,適當融入當地的城市文化元素。例如,大多數城市都擁有本市的市花與標志性建筑等。
第三,運用科學藝術設計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不但可以發揮綠色植物維持碳氧平衡、殺菌抑菌、凈化環境等方面的生態作用,還具有較強的美化效果。現階段,伴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藝術的追求也相應地體現在園林綠化設計方面。如通過對屋頂綠化、植物壁網以及生物墻等綠化種類的設計與應用,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美化效果。
2.2? ?植物配置技術
植物配置技術是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重要方式之一。首先,施工單位在對園林植物進行配置期間,不僅要熟練掌握園林綠植的生長習性,還要針對植物種類進行科學組合與分配,嚴格按照設計規劃與相關規定開展園林綠化建設工作。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不同植物種類對于土壤環境與氣候條件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開展園林綠化規劃與建設時,也要注重運用鄉土植物與土壤改良等工作,以增強綠化植物的適應能力。其次,在開展園林綠化設計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還要充分考慮園林的性質與特點,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功能不同的植物種類。例如,曲院設計風格的風荷主題公園,應以荷花為主。同時,在對植物種類進行配置時,要按照高低不同、色彩不同的方法進行協調搭配,從而增強園林給游客帶來的美感[2]。
2.3? ?植物造景技術
植物造景技術是指通過對植物種類進行組合,同其他的園林要素進行合理搭配,體現園林設計師的藝術創作,有效彰顯植物的色彩、線條以及形體等物理特征,以此構成特定的、具有一定內涵的、優于自然生長的園林景觀,進而引導游客在觀賞時產生美的聯想與體會。例如,設計師可以運用樹枝的柔性,對樹枝的生長予以人工引導,將其塑造為門、傘一類的形狀;或者同其他山石、水體等園林要素進行搭配,構建多種多樣的園林場景和意境。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因地制宜與人性化原則,在注重植物造景美觀度的同時,更應注重植物造景的質量安全,不對植物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以確保造景植物能夠健康生長。
2.4? ?群落構建技術
在運用群落構建技術時,首先,園林設計師應根據植物的多樣性,注重采取模擬、考察、試驗等方式,有效提升植物群落建設工作的可行性,為日后的園林維護提供便利,從而在相對有限的空間中構建一座穩定性較強、生態功能良好的城市園林綠化景觀。其次,園林設計師應認真研究、綜合考慮配置植物生長期間的生態習性與觀賞效果,針對喬木、花卉以及草坪等各個種類的綠植,進行科學區分與協調,盡量提高其生長過程中的穩定性。最后,根據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各個植物種類間的生態協調,合理確定植物種類、混交以及搭配比例,不但要分析植物生長時所需的光照情況,還要分析種植植物的深淺規定,從而有效構建錯落有致的園林植被群落。
2.5? ?培育管理技術
當前,伴隨著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面積的不斷增加,各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園林綠化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升,針對園林綠地建設開展了一系列管理監督和技術指導工作。科學高效的培育和管理技術,是保證園林綠化工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其目的是確保園林植物的健康生長。在此過程中,第一,園林培育與管理人員應做好土壤改良、松土換土、植物施肥、排水澆水等種植技術的應用;第二,也要對植被進行整形與修剪,及時清理園林內的雜草;第三,還要對植物進行施肥灌溉、中耕除草、及時防治病蟲害等園林管護。同時,還需要特別注意對歷史悠久、壽命較長的古老植物、價格昂貴的稀有植物、瀕臨滅絕的珍稀植物提高重視程度,加大人力資源和經費投入,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在第一時間予以解決,并進行備案[3]。
3?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注意事項
3.1? ?提升培育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
現階段,在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工作中所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就是缺乏管理人員,現有的綠化管護人員整體能力較弱,工作水平不高。在管理團隊中缺少高水平的專業化技術人才,管護人員多為退休人員或年齡較大的工作者,其在病蟲害防治、植被美化與枝葉修剪等方面的技術水平有限,且責任心不強、工作態度不嚴謹。為此,園林管理部門要注重培養和聘用高端人才,并對現有的管護人員開展技術培訓,從整體上提高其工作水平,提升其綜合素質。
3.2? ?確保綠化園林工程建設質量
首先,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規劃方案開展工作,設計圖紙與規劃方案是園林工程的核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必須嚴格遵循設計與規劃內容開展園林建設工作。其次,在建設期間也應認真執行技術標準,確保所有園林綠化建設工程都能滿足質量檢驗要求,符合園林綠化建設工程的技術標準。最后,施工單位與園林管理部門,還應全面加強對園林綠化工程的質量監管,督促項目負責人與施工人員提高對工程的重視程度,確保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質量。
3.3? ?增加現代化園林機械設備的投入
想要提升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質量,就要適當增加園林經費的投入,尤其是對現代化機械設施的投入。傳統的人工管理與修剪、澆灌、施肥技術,存在工作效率低、效果差的問題,如在過高的樹木上修剪枝葉,其工作難度較大且十分危險。相比之下,通過運用現代化先進技術與機械設備進行較高樹枝的修剪,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障了工作人員的安全。因此,各級政府及園林管理部門應加大現代化機械設備的經費投入,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機械設施,并注重技術研發與操作實踐培訓,不斷提高機械操作水平,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園林綠化工程建設。
綜上所述,在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與管理期間,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注重應用科學技術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園林綠化工程的整體質量,推動我國園林綠化工程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 1 ] 桂京玲.園林綠化立體綠化工程的施工技術研究[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9(5):217.
[ 2 ] 劉東東.分析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技術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0):145-146.
[ 3 ] 范靈.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技術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9):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