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文
福樓拜是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將他視為偶像。18歲時,莫泊桑帶著習作向福樓拜拜師。看了莫泊桑的習作后,福樓拜十分中肯地說:“可以看出你比較聰明,至于能否取得成就,完全在于你的態度。”
“只要成為你的弟子,我就會竭盡全力。”聽了莫泊桑作出的承諾,福樓拜將他收為徒弟,并開始認真指點他:“寫作需要觀察,觀察需要慧眼,慧眼需要刻苦訓練。為了鍛煉你的觀察力,請你去巴黎第十九大街,在第二個十字路口向左拐,走10米左右,看看右邊最高的那個人是誰。”
聽完福樓拜的要求,莫泊桑當即啟程,匆匆忙忙朝著目的地奔赴。即將到路口的時候,莫泊桑遠遠看到前面有一座雕塑,按照福樓拜所說的往里走了大約10米,路上行人熙熙攘攘,根本無法分辨哪個人最高,只有雕塑上的老太婆,比任何人都要高。
回到福樓拜家后,莫泊桑說:“最高的那個人,是一個老太婆。”
聽見莫泊桑的回答,福樓拜搖搖頭不滿地說:“你看到的東西,別人也能看到,你回去認真觀察,老太婆有什么特征。”
第二次到目的地,莫泊桑走近雕像看了看,回來對福樓拜說:“那個老太婆特別臟,不僅臉上布滿污垢,頭發也亂七八糟。”
“你的觀察稍微有進步,只是剛才你看見的東西,別人還是可以看到,你應該用第三只眼睛,觀察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福樓拜對弟子說:“麻煩你再去一次,仔細觀察雕塑,找到其中的缺點。”
第三次到目的地,莫泊桑從下到上、從左到右非常仔細地觀察了雕塑。行色匆匆地回到福樓拜家,莫泊桑極其興奮地說:“我發現那個老太婆的鼻子,是蹩腳木匠用木頭粗制濫造的模型,隨意安在她的臉上。”
聽到莫泊桑的回答,福樓拜露出滿意的笑容:“你今天的作業完成得很好,可以得到滿分!”
那之后,福樓拜總是想方設法考驗莫泊桑。隨著觀察訓練的逐漸深入,莫泊桑的寫作水平突飛猛進,25歲那年寫出構思奇特的短篇恐怖小說《剝皮的手》。莫泊桑背著師父,用化名在《洛林季風橋年鑒》上發表了《剝皮的手》。
“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不能用次品浪費讀者的時間。”得知莫泊桑偷偷發表《剝皮的手》,福樓拜語重心長地說。
聽了福樓拜的真誠建議,莫泊桑把寫好的作品束之高閣,堅持聚精會神地訓練。經過12年的觀察、體驗、練習,莫泊桑寫出中篇小說《羊脂球》,鼓著勇氣拿給福樓拜審閱,盼望得到他的表揚。仔細讀完《羊脂球》,福樓拜欣喜若狂地拉著莫泊桑的手,格外激動地對他說:“恭喜,你的作品已經成熟,可以問世了!”(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