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暢婉潔
和王杰約采訪非常難,雖然都在北京,但我和他仿佛生活在不同空間內:我睡覺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忙了;我工作的時候,他不是忙著分揀貨物,就是在送貨的路上,根本沒時間。
王杰所在的村子因為疫情要封村3天。我問:“如果3天之后繼續封村,你的草莓賣不出去怎么辦?”他說:“如果真的一直封下去,那也得認了,草莓雞鴨鵝都可以吃。”“沒有抱怨嗎?”“防疫大于天,抱怨不能幫我多賺一分錢。”
王杰確實是一個不愛抱怨的人,他的老顧客都說他是個踏實樂觀能吃苦的人。做生意賠錢了,達觀的他會調整方向迅速調頭,“賠了就認了,沒時間抱怨,得趕緊再想別的辦法。不然你的親人們和債主們都該擔心你了。”王杰覺得,比起抱怨,打起精神繼續向前,更需要勇氣。
“我跟顧客聊天,他們知道我賣水果每天賺多少錢后,有的很羨慕。我告訴他們,千萬別羨慕,我賺的是辛苦錢,你們吃不了這苦的。”王杰在順義租住的院子一年40000元,我問他有沒有更長遠的打算,王杰直言:“還是干好眼前的事兒吧,先把這一畝地的草莓順利賣出去再說。”
我問王杰:“你怎么看現在90后和00后的超前消費。”王杰不假思索地說:“只要自己出門去賺錢,就知道賺錢不容易,就不會盲目消費、超前消費。”就這么簡單嗎?“就這么簡單。體會過沒有錢的日子,就知道每一分錢都賺得辛苦,自然會珍惜賺來的每一分錢。”
采訪結束后,他在朋友圈發了一個短視頻,一群雞鴨撲騰著翅膀亂跑,配文寫著:該吃哪只好?
這一瞬間,他還是一個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