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黃震
花唄、借唄、白條……近年來,網絡貸款平臺不斷涌現,借錢變得越來越容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借錢消費,提前滿足需求。
同時,一些網絡貸款平臺也大肆宣傳,甚至用紅包、免息等方式引導借貸,有些年輕人不經意間成了負債者,借貸陷阱防不勝防。
借出來的總是要還的,如果債務超出償還能力,則可能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讓生活變得沉重不堪。
“現在百分之五六十的年輕人都能夠借到款,說明我們的金融服務更加普惠了,這是好事。”在接受《民生周刊》記者專訪時,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表示,“只不過,不能讓人們承擔過重的負擔,普惠金融應該是可負擔的金融?!?h3>引誘借貸,網貸亂象頻現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便捷的網絡借貸讓以前難以開口的“借錢”,變得輕而易舉。
據了解,我國有3類不同性質的網貸平臺,包括P2P網站平臺、網絡小貸公司、持牌金融機構通過網絡進行借貸。
由于非法集資等問題頻出,P2P平臺被嚴厲整頓,現在已經基本終結。由于跨區域經營等問題,網絡小貸公司目前也在整頓中。它們主要是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審批并監管,沒有金融牌照,像白條、借唄、花唄等都屬于這一類。
去年11月3日,中國銀保監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根據這個規定,今后將會區分全國性網絡小貸和省級區域性網絡小貸兩種牌照,并且提高監管要求、準入門檻、注冊資金等。
黃震估計,今后只有少數幾個網絡小貸公司能夠通過中國銀保監會的審批注冊,升級成全國性的網絡小貸。因為對注冊資金的要求非常大,審批要求也比較嚴格。
持牌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的網絡貸款相對比較規范?!艾F在真正達到監管要求,并且可能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的,主要是持牌金融機構的網絡貸款。”黃震表示。
多年來,我國網絡借貸順應互聯網經濟發展大勢,并且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了互聯網金融科技。這種業務創新和模式創新是以客戶為中心,也就是以上網用戶作為服務對象,充分地挖掘他們的需求,適應他們的用戶習慣來開展業務。
“這幾年,我國金融業創新的一個主要領域就是挖掘個人金融、消費金融、零售金融,個人需求更容易得到滿足,并且更便捷。這是我國金融業的一大進步?!秉S震說。
但他也看到一些不良傾向。比如,對于年輕人來說,不是所有需求都是合理的,有一些過度消費,或者賭博、玩游戲等不良嗜好消費,也能得到金融支持。
在放貸過程中,有些廣告突破了人們的道德底線,過分誘導年輕人貸款,進行超前消費。特別是對一些沒有經濟償還能力的年輕人,在不提示風險的情況下進行放貸。
有些金融機構在網絡借貸時違規操作,侵犯個人隱私,挖掘信息,通過綁定銷售、隱藏嵌入等方式提供貸款,不擇手段地達到放貸目的。
還有一些消費金融公司和網貸平臺出現高利貸傾向,通過手續費、罰息等各種名目獲取高利息。比如罰息,很多網貸平臺采用以日計息的方式,看起來好像不多,但上升到年化利息就很高。
此外,對金融消費者有關金融常識的教育和風險提示不夠。很多年輕人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識和風控能力,會超過自身實際經濟承受能力進行借款。
網貸平臺要獲得長遠發展,必須進行合規化整改,不斷優化,讓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務百姓。
黃震認為,網貸平臺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KYC(know-your-customer)管理,也就是“知道你的客戶是誰”,了解客戶的實際經濟水平、還款能力和風控水平等,不能給那些沒有經濟承受能力、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人放款。
網貸平臺要為消費者做風險教育或者風險提示?!艾F在有些借款是隱瞞風險,或者告訴消費者是免息的,而且不提示風險,這是不對的。”黃震指出,網貸平臺應該讓風險提示條款霸屏式出現,消費者非得讀完才能夠往下點,跳過或者忽略風險提示就不能接受條款合同。
他建議網貸平臺做一個適當性的管理。比如,一個人有5000元一個月的經濟收入,但他的借款不能超過工薪收入的10%,否則就會影響正常生活。如果是經營者,得看他的經營流水能不能承擔起還款的責任。
現在,大多數平臺采用的是信用借款,那么信用以什么為基礎來保證可以借款?黃震認為,得有一個適當性的依據和適當性的水平,不能進行掠奪式放貸,也就是明知道他可能還不上,還借錢給他,然后讓他破產。
隨著網絡借貸的發展,監管也在跟上,而且會越來越嚴格。目前,針對網絡借貸的監管制度不斷完善,對于網絡借貸的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的管理都將加強。對于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征信信息、隱私信息等的保護也在加強。網貸平臺要加強內控合規,把有關監管細則落實到日常管理中。
“讓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務,這是普惠金融的一個目標。”黃震說,“但普惠金融也應該是負責任的,應該對借款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