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明寬 徐生偉
摘 要:在我國進入21世紀快速發展的新時期,隨著我國工業水平的不斷提高,電氣工程的作用和影響越發突顯,而電氣自動化中的接地故障影響也越來越大,輕則造成整個工業系統癱瘓損壞,重則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現代化科學技術水平已經大幅提升,國內針對此類問題已經加大研究,電氣自動化發展內容變的更加的多元化,但問題也隨之產生。為了更好的設備穩定和使用安全,急需探索匯總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以便全面解決電氣自動化中電氣接地故障,整理出更加實質有效的電氣保護方案,成為相關領域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之一。
關鍵詞:接地故障;穩定;安全;保護方案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就電氣自動化而言,其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而且其實際的應用空間也越來越廣泛,基于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將電氣系統的維穩工作全面做好,換句話來講,就是相關人員必須要將相應的設計和安裝全面把控好,對各項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應用,進而使電氣自動化系統的穩定有效運行得到根本性的保證。從宏觀的角度來對電氣系統故障進行分析,其中,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進行解決的,就是電氣接地及電氣保護工作。
1漏電保護技術應用必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電氣工程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危險性,也愈來愈得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及從業工作者的重視,其施工安全問題也得到社會各界更加廣泛關注,而建筑施工中相當部分的電力安全事故是由于漏電所引發的,這是由于建筑電氣施工中,現場作業供電的臨時性、交叉作業、操作環境相對潮濕、凌亂,線路整體復雜、多樣、多變,電氣線路或設備在發生漏電情況時隱蔽性較高,工作人員無法及時有效發現漏電故障,相對來說,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機構對此方面重視程度較低,因此,導致漏電安全事故控制工作以及預防工作較難有效開展。在線路或設備漏電問題嚴重時,可導致火災、人身傷害等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致使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較大損失,而漏電保護技術在反應觸電和漏電保護方面具有高靈敏性和動作快速性,因此,在建筑行業開展電氣施工過程中漏電保護技術應用十分重要和必要。
2電氣自動化電氣接地及電氣保護技術探究
2.1屏蔽與防靜電
在電氣自動化系統中,接地設備有著非常大的應用價值。如果電氣自動化系統在進行實際運行的過程中,靜電與電磁共同作用進而形成了相應的干擾,則將接地設備應用進來,就可以使此干擾得到有效的防治,使電氣自動化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不利影響得到避免。為了使電氣保護的效果得到全面的提高,使接地故障的發生概率進一步降低,就要將設備外殼與PE線連接在一起,在連接的過程中,還要保證連接的正確性,將PE線和屏蔽管線的兩端位置找準,并且在此位置處,將導線中的屏蔽接地線連接在一起。為了使室內的屏蔽效果得到保證,就要將多個PE線的連接處理充分做好。在正常情況下,如果房間內保持干燥潔凈,則靜電之所以會產生,則與移動摩擦脫離不開關系。為了使電子設備的防靜電干擾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就要確保接地設備在實際連接的過程中,達到良性應用連接的目的,進而使電子設備芯片的正常工作得到保證,使電子設備的工作效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以此作為基礎,進而將接地設備與PE線連接在一起,保證連接的正確性,在對接地設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要將電阻相對較小而且具備獨立防雷接地電阻的設備盡可能選取近年來,并且控制交流工作節點電阻,保證其在4Ω以內。但是還有一項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就是對于實際的防靜電接地電阻而言,其必須要在100Ω以內,進而使電子設備防靜電干擾的效果避免受到影響。
2.2正確的直接接地操作也是一種有效的設備接地保護措施
設備的安裝、布置和運行離不開建筑物,建筑物布局構造與設備及電氣的整體配合彼此包容,相輔相成。建筑物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建筑,智能建筑已經占據整個社會。一般情況,由于通信和自動化設備同時存在,導致了電氣接地措施的難度要求更高。科學合理控制設備的運行狀態,并保持維護系統的整體穩定性和準確性,從而達到保持整個電氣自動化系統的安全運行。具體就是指,在防止電氣故障的接地保護中,無論是電子輸入數據,還是輸出數據,都需要配以不同的能量需求,進行科學轉換的同時,其模擬信號和邏輯信號應該被適當調整放大或減小,同時應該使用微電流和微電位作為平臺。在確保所有設備在網絡環境下安全穩定地運行的基礎上,它為信息的輸入輸出和邏輯動作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條件。實際實施采用直接接地保護方式時,連接導線應該采用截面絕緣較大的銅導線。具體連接過程中,電子設備兩端接線方式為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接電位。需要謹記的是,導線確定后,切記不得將其與PE導線或N導線相連接,否則會造成接地故障。這種接地方式不僅確保了電源和參考電位的穩定性,還降低了電氣自動化系統故障的發生。
2.3漏電保護器的運行
在漏電保護器使用的過程中,應按照產品的說明書步驟進行操作,預防違規操作行為的出現。因此,應構建相應的漏電保護器使用管理體系來確保漏電保護器的安全運行,用制度來約束相關施工人員。與此同時,還應確保維護工作的定期開展,應及時對漏電保護器進行養護與維修,定期完成相應的試驗工作,例如,對漏電保護器的動作特性:漏電不動作電流值、漏電動作時間以及漏電動作值等進行試驗,對試驗結果進行及時記錄,將記錄數據與初始數據進行對比后來判斷其質量是否發生相應變化。
2.4接地變壓器的作用
中性點不接地的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各相間的電壓大小和相位仍然不變,三相系統的平衡沒有遭到破壞,故障點流過的故障電流大小是該系統原來相對地電容電流的 3 倍,對于 35kV 系統,若該電流不大于 10A,系統仍可以運行一段時間,這便是中性點不接地系統的優點。但是隨著電網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對于城市電網中電纜線路的增多,電網的對地電容亦將隨之增大,接地故障的電流越來越大(超過 10A),此時接地點將產生間歇性電弧,引起過電壓,從而使非故障相對地電壓極大增加。在電弧接地過電壓的作用下,可能導致絕緣損壞,造成兩點或多點的接地短路,使事故擴大。 為了防止上述事故的發生,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兩種:(1)在中性點裝設消弧線圈,其目的是利用消弧線圈的感性電流補償接地故障時的容性電流,使接地故障電流減小,以致自動熄弧,保證繼續供電;(2)裝設接地保護,并為系統提供足夠的零序電流和零序電壓,使接地保護可靠動作切除接地線路。實現以上兩種功能,都需要系統提供一個可以接地的中性點。然而,對于大多數輸電變壓器,為了平衡由于變壓器鐵芯非線性產生的三次諧波磁通,一般將變壓器低壓繞組連接成三角形。
結語
電氣設備的接地故障將影響接地和電氣保護技術的質量和效果。接地故障主要是由于接地和導體之間的意外接觸。接地故障可分為建筑物配電線路使用過電流保護作為接地和電氣保護技術的連接點,這可能導致過電流保護的電流增加,從而導致過電流保護裝置誤動。如果建筑電氣設備的接地和電氣保護技術不能科學設計,嚴重時會導致建筑接地故障甚至觸電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武義林.電氣自動化中電氣接地及電氣保護技術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6,23(10).
[2]李子才.闡述電氣自動化中電氣接地及電氣保護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5(07).
[3]余波.淺談析電氣自動化中的接地及保護[J].信息通信,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