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梅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環境保護有了新的認知。隨著環境問題的加劇,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了保護以及恢復生態的重要性。林業的發展水平和生態環境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林業長期穩定的發展能夠改善我國現有的生態環境。在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中,要推進園林綠化的發展,保護我國的生態,為構建生態社會提供支持。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改善;園林綠化的發展
引言
我國經濟建設最近幾年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離不開各行業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才有今天的成就和成果。近年來,在國家“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刻影響下,相關人員需要充分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中,需要強調人與自然、人與森林的和諧發展。加強林業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園林綠化的發展。
1林業生態建設的基本內涵
林業生態建設主要是在生態理念的指導下,對林業進行科學的種植與管理,從而獲得一定的生態效益。林業生態建設不僅可以保護環境,而且能夠惠及當地農戶。目前,一般林業生態建設是在地方政府的扶持與資助下展開,通過林業生態建設,特別是西北干旱地區,可以提高植被的覆蓋率,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與居住環境,并且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人們生存環境得到改善的時候,林業的經濟效益慢慢顯現出來,人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穩定,也有利于我國加快經濟發展與實現共同富裕的步伐。
2林業生態環境改善與園林綠化發展的現實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環境問題明顯,人們意識到了應該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開始重視林業生態和園林綠化,希望能夠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部分地區環境受到的影響比較大,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本的生態系統,這需要相關部門大力開展園林綠化工作,恢復林業生態環境。目前我國林業生態環境改善與園林綠化發展中存在著不足之處,比如說,人們并沒有認識到林業生態環境改善與園林綠化發展的重要性,出臺的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管理工作的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等。
3改善林業生態環境使園林綠化長期穩定發展的措施
3.1把握創新要求
隨著生態科技水平的提升,需要嚴格把握林業科技工作創新的各項要求,不斷提高管理技術方案的科學有效性。生態林業與園林綠化發展體系屬于系統性比較強的工程,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長期堅持開展。在管理森林資源時,不僅需要森林資源具備生態性以及可持續性的特征,也需要彰顯出經濟與社會體系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特性。在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需要發揮科學技術創新元素的價值,進一步提升資源管理技術的能力,保證森林資源管理體系逐漸朝著科學化的方向發展,達到“科技興林”的目的。比如在培育優良品種時,需要進一步強化國家重點林木品種的培育工作,充分做好采集、檢驗、存儲等不同類型的工作,借助組織培養、無紡布培養等方式進行,進一步提高林木育苗品質,創新森林資源管理工作體系。在進行科技創新工作時,需要明確林業生態體系的重點項目,比如濕地恢復項目、生態林業屏障項目等等,借助科技創新的方式,促使產業體系的發展具備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在進行技術創新時,需要提升對產業轉型與升級工作的重視力度,對生態林業體系進行建設發展需要融合新興的技術與高新科學技術,尤其是在育種工作過程中,需要研究和運用新興育種技術,發揮出現代化林業與園林綠化設備設施的優勢,為林業體系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撐。
3.2加強管理,做好宣傳
首先,需要強化和明確各級林業管理部門的責任所在,并且要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人。其次,在管理方面,要細化工作內容,將工作落到實處,從這方面的角度出發,可以將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況與其業績進行掛鉤,不斷強化其責任意識。如果在計劃實行過程中出現了與實際不相符的狀況,要及時調整,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為今后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林業部門需要不斷地普及工作人員相關的法律知識、管理知識,增強他們對生態保護的重視度和相關管理舉措的認識,從而有效解決當前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讓工作人員能夠充分認識到林業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之上,還可以定期召開相關的會議,為社區的民眾普及生態知識。
3.3林業苗木成為園林綠化的基礎
1.城市生產綠地的面積降低,為了有效加快我國農村城市化工程建設的步伐,城市中大部分的剩余土地被農民用來進行中心城區基礎建設,而被農民用來種植生產各種苗木的剩余土地則相應減少。由此,我國工業城市園林建筑綠化的原材料逐漸開始走向城市林業。2.用于園林綠化的苗木規格被超限度增大,用于室內室外園林綠化的各種綠色苗木都必須符合需要求,并且木材必須符合一定的制造工藝技術規格。由于一些園林苗木種植生產商自身存在急功近利的壞柿子思想,最大限度地增大了城市園林專用苗木的種植使用量和規格,因此,如何有效促成一個城市的園林業廣泛使用各種苗木,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城市園林苗木綠化過程中的重要主導者和建筑材料的重要組成原因之一。
3.4科學合理地使用先進技術
近些年來,我國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加大了和林業生態環境以及園林綠化有關項目的資金投入,并不斷地研發相關的技術,技術水平得到提升,對于園林規劃有了更高的標準。目前我國城市化發展到了重要時期,為此,相關部門應該將生態環境和園林綠化相關的技術作為研發重點,細化管理。政府部門應該出臺相關政策予以支持,延長產業鏈,為林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
3.5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
當前我國林下經濟與園林綠化發展仍不是很成熟,規模較小,林業生態建設的基礎設施比較差。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大當地基礎設施的投入,根據當地農業經濟發展情況,進行相關設備的更新與支持。我們國家對于農業的發展一直都比較重視,雖然中國地大物博,植物品種非常多,但是人口基數也非常龐大,要滿足人們在當前社會不斷增長的飲食方面的需求,還需繼續重視農業的發展。不斷擴大林下經濟的發展規模,需要對一些基礎設施進行及時的更新與改善以促進林業經濟的不斷發展。
3.6綜合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發展林業是為了增加森林資源的儲備量,有效改善園林綠化生態環境,同時還需要兼顧林業項目的經濟效益,如果忽視了林業項目的經濟效益,就會造成產業結構不平衡,甚至會造成地方經濟出現惡化。2.生態效益,為使林業生態與園林綠化效益達到最大化,地方政府部門需要擔負起主要責任,在政策及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按照功能劃分,森林一般分為防護林、經濟林、景觀林,其中防護林具有最高的生態價值,因此在林業規劃時,需有效增加防護林的比重,不能單純考慮經濟效益。防護林可有效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有利于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
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必須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展經濟,大自然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通過采取措施改善林業生態環境,進而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共存。
參考文獻
[1]郭宛予,孫素芬,馮仲科,等.基于3S技術的園林綠化調查方法與分析——以北京市通州區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9,47(10):162-166.
[2]李佳懌,鄭曦,閻姝伊,等.我國風景園林行業法規標準體系的發展與現狀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24):26-28.
[3]趙正,雷碩,溫亞利.基于市民偏好的北京城市社區園林綠化布局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2018,38(01):81-8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