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音皓
摘 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玉米產業在我國農產品領域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玉米機械化種植技術得到了推廣及應用。玉米機械化種植技術的推廣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戶科技種植水平、種植效益進一步提高。本文介紹了玉米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以期為今后技術推廣與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機械化;種植技術
玉米全程機械化種植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方向,玉米從播種到收獲的生產全過程中應用機械作業的輕簡化栽培技術,包括耕整、播種、施肥、中耕除草、防蟲治病、收割脫粒、烘干貯藏等配套技術。玉米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能夠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并提高農作玉米種植與管理的效率,對玉米種植進行集體化管理,是提高玉米產量,促進玉米種植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玉米種植產業經過不斷的發展,種植技術不斷創新,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持續增高,對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玉米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的重要意義
玉米種植傳統的方式主要是通過人工勞動力進行種植、管理等,但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到城市中進行工作,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導致玉米種植的勞動力不足,且人工勞動力種植效率較低,農村大面積的土地得不到滿足,進而導致農民的減少,對農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諸多的不利影響。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機械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玉米全過程機械化種植技術隨之產生并得到推廣,在玉米種植整地、除草、除蟲、收獲等多個環節中使用機械化耕作模式,能夠降低農民的工作強度,并且能夠有效提高玉米種植的效率,玉米種植產量有著明顯的提高。玉米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相比于傳統的種植方式相比具有很多的優點,是我國玉米種植未來的必然發展方向,為玉米種植增工作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因此要大力推行和推廣玉米全過程機械化種植技術,促進我國農業經濟更好的發展。
2種植技術
2.1伏秋起壟夾肥
前茬作物收獲后,采用5.3型組合耙對角耙地一遍,用氣吸播種機進行秋起壟夾肥和壟體深松,深度25~30cm,做到分層施肥,第一層施肥深度8~10cm,公頃施尿素75.0kg、磷酸二銨15.0kg、氯化鉀22.5kg;第二層施肥深度15~18cm,公頃施尿素165.0kg、磷酸二銨30.0kg、氯化鉀37.5kg。其次要做到精細整地,做到地平土碎,機械勻速作業。
2.2品種選擇及處理
結合本地區氣候條件,選擇抗病性強、耐密植、脫水快、高產良種,如鄭單958、先玉335、綏玉7號、綠單1號等。
精選種子,曬種,播種前1周用種衣劑拌種包衣。
2.3適時精量早播種
當地面以下5cm土壤地溫穩定通過7℃以上時播種,用氣吸精量播種機進行卡種,播種量45.0~49.5kg/hm2,要求種子芽率達90%以上,確保公頃收獲株數6.75萬株以上;公頃施種肥磷酸二銨105kg。播種深度4~5cm,播后及時鎮壓,并進行苗前土壤封閉處理,公頃施90%乙草胺1500mL+ 70%賽克津495~600g。
3田間管理技術
3.1合理密植
緊湊型玉米品種留苗 67500~75 000株/hm2,緊湊大穗型玉米品種留苗 60000~67 500 株/hm2,3葉期間苗,5葉期定苗,及時查苗補苗,及時拔除小弱株,提高群體整齊度,保證植株健壯,改善群體通風透光條件。
3.2中耕除草施肥
當玉米苗照壟時,及時進行壟溝深松,達到增溫放寒,增加庫容的目的,深度35cm以上。在玉米苗3葉期時,采用旋轉鋤往復疏苗各一遍,在雜草白芽期進行一次滅草,在玉米苗5葉期時進行中耕松土、噴施葉面肥。玉米株高在30~ 40cm時進行中耕小培壟,防止玉米倒伏;當玉米株高50~ 60cm時進行大培壟,防止二茬雜草的發生,促進玉米根系發育,防止倒伏。
3.3病蟲害防治
地下害蟲主要有螻蛄、蠐螬(金龜子幼蟲)、金針蟲、地老虎等。玉米地上病蟲害主要有絲黑穗病、蚜蟲、紅蜘蛛、黏蟲、玉米螟、葉斑病等。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精耕細作,輪作倒茬,藥劑拌種,適時播種,減少種子留土時間,減少侵染機率,加強肥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田間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拔除的病株要帶出田外,集中銷毀。結合春耕,隨犁拾蟲,降低蟲口密度;在蠐螬嚴重發生地塊,合理灌溉,驅使蠐螬向土層深處轉移,避開幼苗最易受害時期。
化學防治:用25%辛硫磷微膠囊劑2250~3000g/hm2,拌谷子等餌料75 kg/hm2左右或50%辛硫磷乳油750~1500g/hm2,拌餌料45~60 kg/hm2,撒于種溝中,防治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用甲拌磷顆粒劑4500~7 500g/hm2,拌細沙45~75kg,每隔8壟撒壟,撒在壟溝防治蚜蟲;利用殺蟲燈、黑光燈誘殺黏蟲成蟲,或在田間設置枯草把和楊樹枝把,誘集成蟲產卵,集中消滅。玉米螟藥劑可以選用90億~100億抱子/g的白僵菌粉3750 g/hm2防治。葉斑病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10d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
4收獲
農場主要以玉米秋收脫粒為主,收獲期在每年10月5日左右,玉米水分在30%左右。機械采用凱斯6088型收獲大壟作業的玉米,小型收獲機收獲小壟玉米。玉米晾曬儲藏主要以外來貨主及本場烘干塔收購為主,不宜個人晾曬儲藏。
參考文獻:
[1]于亞學.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1):17-18.
[2]紀榮昌,陳山虎,盧和頂等.春玉米-秋玉米-冬蔬菜輕型節本增效栽培模式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6(4);117-118.
[3]沙亞爾·阿不力孜.新疆阿圖什市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的集成與推廣[J].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