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國
聽說縣土產公司要拆遷了,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和惆悵。童年時在土產公司院內爬水塔的情景歷歷在目。
童年時,水塔是比較常見而又特殊的建筑物,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那時候沒有自來水,城里人吃水,機關單位,工廠企業用水都離不開水塔。
整個縣城共有大大小小幾十個水塔,一眼望去那高高聳立的水塔,特別地醒目。
在所有水塔中,土產公司的水塔是縣城最高,最耀眼的建筑。
記得八九歲時,夏天的一個早晨,還沒吃早飯,一個叫四鵝子的童年小伙伴,神神秘秘把我從家喊出來,對我說他哥哥帶他登上了土產公司的水塔,在塔上看到了梁山。
鄆城是水滸文化的發源地,梁山好漢的故事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多少次魂牽夢繞想去梁山,那時交通不便無法成行。看到我羨慕的眼神,他表示愿意帶我再登一次。我顧不得吃早飯,隨他一溜小跑去了土產公司。
那天,天氣晴朗,晴空萬里。抬頭望去,水塔高聳入云。水塔始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該水塔為圓柱形,高約30多米,底部直徑約5米。整個塔身底部為磚混結構支撐,上部為鋼筋水泥所制,里面為紅磚砌筑,外面為水泥覆蓋。整座水塔為六層,南面底部有大門,大門沒鎖,里面有一塊很厚的大鐵板鋪地上,四鵝子說鐵板底下就是深井。里面有一排鋼筋做成的梯子鑲嵌在磚縫里,整整齊齊直通上部,一眼看不到頂。往手心里吐兩口唾沫,四鵝子先爬,我緊隨其后,爬到半截,我雙手發麻,雙腿打戰,后悔了。四鵝子大聲鼓勵我:“別害怕,抓緊鋼筋,喘口氣再爬。”在小伙伴的鼓勵下,我終于爬到了塔的最高處。最頂端建有圓圓的塔頂,像是給整個塔戴了一頂大大的圓帽。周圍有一圈圍欄,頂尖裝有避雷針,盡管是夏天,塔頂上微風習習,涼爽舒服。塔頂上有小鳥筑巢,小鳥吃驚地看著我們,仿佛怪罪我們侵犯了它們的領地。順著四鵝子手指的方向,往東極目遠眺,最遠處藍天白云下有一籃球場大小,被云彩籠罩著的地方就是梁山。盡管只能看見小小的輪廓,但那就是梁山確鑿無疑。我終于看見了梁山。
因為膽小,體力不支,差一點半途而廢,被四鵝子笑話了好長時間。
隨著自來水的應用,水塔也已經不再被用于泵水和送水了,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它依然高高聳立著,傲視一切。
水塔仿佛是一位滿面滄桑的老人,在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一段歷史。它曾為我們提供了那甘洌的泉水,現在它終于老去、退休了,它微笑地看著我們使用更清潔、更新鮮的自來水,含笑地看著人們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它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水塔雖然廢棄了,我路過它身旁,已經習慣了它的存在,它就像我們的老朋友那樣親切。想著不久它有可能被拆除,會從我們身邊消失,心里有著種種留戀和絲絲不舍。
水塔承載了人們太多的回憶。現在城區的大部分水塔都已拆除,沒了蹤影,再也看不到那鳥兒從它頭頂飛過,在塔頂上停留,再也看不到孩子們在它身邊玩耍,嬉戲。但它們卻見證了一段歷史,寄托了許多人的情感,也給我們的后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
(作者單位:鄆城縣委統戰部)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