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宇晴
竹子生長速度快,成材早,產量高,價格低廉,具備眾多優良特性,同時是一種低碳、健康的綠色環保材料,其用途非常廣泛。竹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木材的供給壓力,不僅避免了木材過度的開采,而且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本文以“竹”為原材料來探究傳統竹椅在現代設計中的形態應用及創新,為現代家具設計提供一些設計參考。
隨著我國社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國家越來越注重綠色資源的開發利用,竹材的使用變得越來越重要。竹材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自然材料,它所具有的低碳環保特性與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及生活理念相契合。本文主要探究傳統竹椅到現代竹椅的演變,分析現代竹椅如何對傳統竹椅進行傳承、改良和創新。
一、竹材的特性
(一)基本特性
竹材質的硬度高且耐磨性較強;外表的紋理細膩,觸感光滑,彈性、韌性較強;易加工;吸濕吸熱能力強,耐干耐潮,抗腐蝕性強;隔音效果較好;具備冬暖夏涼的特性。
(二)外觀特性
竹材外觀通常呈青黃色澤,紋理秩序規整,富有規律,竹節錯落有致,外形十分美觀。
竹的色彩決定了它呈現的風格,竹以青綠色為主,給人潔凈、清新的感覺。由于季節、溫度等因素影響,顏色會趨向黃綠色,給人溫暖、親和的氛圍。竹子內外部的紋路清晰可見且富有規律,給人一種質樸與純粹、淡雅的韻味。竹最有特點的必定是它的竹節,竹節是竹子在生長過程中留下的歲月痕跡,它寓意著一種高尚的氣節。竹獨特的外觀和質地以及所散發的清香能夠給人一種質樸、淡雅清新、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感覺。
(三)品質特性
“竹”在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它素有君子之稱,中國許多的文人墨客把竹子的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長特性賦予人格化的虛心、剛正、高雅純潔、有氣節等精神文化象征。竹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非常貼切。竹不但在經濟生活中為人們創造了使用價值,而且在精神生活領域產生了深厚的影響,所以在現代生活中,竹能迅速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
(四)環保特性
竹材是綠色環保材料,它生長能力快且生長周期短,投入小,但產量大。與木材相比較,竹材料的應用并沒有木材廣泛,但木材生長周期較長,大量采伐會破壞生態平衡,造成資源利用緊張的局面,不利于可持續發展。而竹材是一種可快速補充的再生資源,竹材的開發利用能很好地彌補環境惡化的狀況。如今,在很多領域,“以竹代木”是非常必要的。
(五)缺點
竹家具大都由手工制作而成,所有它的家具結構不如鋼制、木制材料嚴密結實。竹家具比較容易生蟲、發霉,同時會受環境因素影響而變形開裂,但隨著工藝技術的改良,該問題已有良好的優化。
綜上表明,竹材料的優點總體大于缺點,在家居設計中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在未來家具設計中的應用潛力非常大。
二、傳統竹椅的特征
(一)傳統竹椅形態特征
1.以穩定性為主
傳統竹椅的整體框架體現了優美的外觀造型,但其主要的還是受力部件的組合搭配,因為整體框架結構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家具的外觀造型與使用。所以,一切外觀的框架結構都要以穩定性為主。
2.自身結構為美
傳統民間竹椅形態通常以結構為美,在造物過程中盡量利用竹子本身的結構特性,如空心竹和切片后的竹片,再通過打孔和組裝接合方式拼裝而成,傳統的竹椅由此而生。傳統竹椅構成的主要部件包括椅座和椅背,竹椅是在竹凳子的基礎上多了一個靠背,它的整體形態以方形、直線形為主,竹椅靠背傾斜的直線結構與多個竹片排列組合的座面細密結合而成,再連接四條圓筒的支腳。這樣的線型竹椅表現出一種沒有繁雜修飾的靜態美,給人直接、頑強、單純、簡樸的自然氣息。
(二)傳統竹椅的結構應用
傳統民間的竹椅是用不同的厚竹片制作拼接而成的。首先制作好各部分的配件,然后在竹椅框架對應的地方打孔,利用傳統的榫卯結構將各個部分的竹片組合起來,再使用竹銷將其固定。竹材是有機物質,在生長過程中受到生長環境的影響會出現彎曲變形的現象。彎曲變形的竹材經過烘烤矯正后才可使用。竹椅彎曲部分的框架采用加熱彎曲法,使竹子快速軟化,然后可自由調節彎曲程度,等到透涼過后將會保持彎曲樣子。
三、現代竹椅設計形態的應用
(一)幾何形體在造型設計中的應用
竹椅造型設計主要以線的幾何形態變化來尋找造型變化,座面和靠背部分都可以直接以單個幾何形態(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扇形等)為造型主體,再對竹椅結構進行簡單的處理和組合,從而獲得各種優美造型。通常,椅子設計都有統一原則,再根據材料特性進行細分和優化,取長補短,達到最優效果。椅子設計對幾何體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加法和減法。加法是指將單一的形體通過重復、漸變、對比和交替等的組合,構成一些復雜的形體,增加層次感。減法是指對基本形體進行分割、切削、分裂等,使造型更簡潔大方。最后利用整個椅子的大框架的中線幾何變化來尋找造型美感。例如,石大宇的作品“竹君子”突破以往傳統的竹椅造型,整張椅子使用天然竹條完成,再用單一竹條與線條勾勒出座椅結構與造型,如圖1所示。
(二)竹椅延展的應用
近年來,竹椅設計有了另一種提升,不單單以傳統竹椅的形態延伸發展,而是以一種新角度來探索竹材更多的應用可能性。例如,石大宇的現代竹椅作品剛柔并濟,如圖2所示。它的靠背自中央向兩側不間斷延伸,在扶手處向內收攏,而后展開成利于抓握的扇葉形。如此大曲率的弧線涉及三度空間的扭轉(正、反、側彎),獨特的技術應用使竹條達至金屬般不對稱的延展性。它同時展現了竹條的特性:彈性、韌性及剛性。它能夠多張疊放,重新拾回明清家具“簡、厚、精、雅”的設計風格,也重新定義了竹材的應用可能性。
四、現代竹椅設計形態的創新
(一)結構形態創新
現代竹椅設計不局限于傳統的直線型結構,更傾向于“美與實用性”為一體的發展,以一種新形式出現在人們視線中。隨著現代工藝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在確定結構穩定性、承受力強的前提下,現代竹椅設計開始往曲線型、流線型發展,例如,日常竹椅的扶手部位由彎曲結構組成,靠背結構設計多變,打破傳統竹片拼合的簡單結構,使造型結構獨特,形態多樣,同時更具現代感。
(二)技術創新
傳統竹椅以圓竹為主,使用圓而中空有節的竹材莖稈作為主要零部件,再利用包榫連接、榫接的方式拼接而成。
現代竹椅多采用竹集成材,它是一種新型的竹質人造板,人們以竹材為原料,將其加工成一定規格的矩形竹片,經防腐、干燥、涂膠等工藝處理,進行組坯膠合,形成竹質板方材。竹集成材幅面大、變形小、尺寸穩定,強度大、剛性好、耐磨損,具有一定的防蟲防腐性能,可以進行各種覆面和涂飾裝飾。它可以采用類似木頭的榫接合方法,可節約材料和減少工序,降低成本。造型設計使用竹集成材的方法,可使家具彎曲的線條更加優美簡潔,更好地發揮竹材良好的縱向柔韌性。
(三)設計材料創新
傳統的竹椅設計材料通常從自身出發,如竹板材和竹編工藝。竹板材主要用竹條進行拼接,利用黏合劑在高溫高壓下合成。竹編工藝是通過不同編制手法呈現出不同的平面和立面效果?,F代竹椅設計不局限于竹子本身的材質特征,與其他材質碰撞出更多可能性。比如,不銹鋼、藤條、海綿墊等材質搭配使用,使竹椅更加貼合人們的生活,實用性更加強,給人們帶來美好的舒適感。
(四)注重人性化設計
在群眾體驗感設計上,設計師越來越注重人性化設計,竹椅設計大多采用弧線工藝,簡潔時尚又符合人工學,弧線形的椅面靠背讓使用者坐著更舒適。從簡單的可以倚靠的竹椅延伸到搖椅、躺椅,甚至吊椅,這都是根據人不同的需求延展而來的。如今,在竹椅設計中,竹椅有可折疊型、堆疊型、收縮型等類型,可以供人正常倚靠、躺著,同時收納更加方便,實用性和便利性更強,更具有生活感。
五、結語
竹材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家具材料,使人們貼近自然,感受自然韻味,使家具更有親切感。在現代設計中,以“竹”為主的家具設計未來會有更多潛力,有更多可能性。
(重慶交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