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艷
(蘭州現代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1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創新,城市軌道交通也迎來了“高科技加速”發展模式。截止2019年底,中國內地累計40個城市開通了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里程達6 730.27 km;北京地鐵燕房線、上海APM浦江線等無人駕駛線路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設施設備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可靠性越來越強。但是,各類軌道交通運營事故的時有發生,讓人們不得不正視。例如上海地鐵9·27事故、韓國大邱市地鐵火災事故中,行車調度員都出現了人為失誤,導致列車相撞、死亡人數增加等惡劣后果。由此可見,即便設備自動化程度再高,行車調度員始終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過程中,尤其是各類突發事件導致的降級運營中,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責任。因此,本文將重點討論降級運營模式下,如何對行車調度員人為失誤進行控制與預防。
行車調度員作為調度部門的核心崗位,是日常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組織工作的中樞。行車調度員肩負著日常行車組織、列車運行調整、施工作業組織、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眾多工作職責,需要與車站、車輛段等各部門各崗位協同作業?;谛熊囌{度員的崗位職責分析及其工作交互體系,我們可以明確的看到,在運營過程中,行車調度員需要接收處理大量信息、及時制定執行方案,在與各崗位頻繁的交流互動中,一旦發生行車調度員人因失誤,將可能導致行車延誤或中斷,甚至惡化突發事故后果。
降級運營模式,通俗的來講,是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系統由于設備故障或其他原因,不能按照系統設計的高級別模式進行運作,而只能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即降級)運作。例如:(1)現代城軌列車通常有自動駕駛模式(ATO模式),在正常情況下,列車應以此模式運作,但在ATO設備發生故障、用人工模式駕駛時,就是降級運營。(2)上下行正線中一條線路因軌道出現問題而不能通行時,在剩下的那條線路以單線雙向方式維持運營。(3)因信號控制設備故障等必須人工排列進路時。以上情況都是典型的降級運營。
大量的實踐證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事故往往發生在降級運營的過程中,因為參與運營的人員一方面對降級運營的程序不熟悉,另一方面急于盡快恢復正常運作,結果忙中出錯。因此,在降級運營模式下,對于行車調度員這樣的關鍵崗位而言,如何有效控制人誤風險就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國內外關于人誤的研究分析,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等領域,如吳聰等學者基于HERA-JANUS模型的空管人誤認知分析,劉力銘等學者關于空中交通管制員人為差錯風險評估等。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人因失誤的研究主要以個體失誤為主,如王潔學者基于場景突發事件提出人因失誤行為識別、預測指標定級和人因失誤行為風險評價技術以及考慮因果作用的人誤誘發因素風險預測技術。
根據前面降級運營模式下行車調度員人誤因素體系,結合行車調度員的工作職責,我們將降級運營模式下行車調度員的人誤風險進行歸類總結。

表1 降級運營模式下行車調度員人誤風險分析
基于關于降級運營模式下行車調度員的人誤風險的分析,要想有效的控制降級運營模式下行車調度員的人誤概率,提升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安全系數,須得從行車調度員個體素質提升、班組配合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三個層面出發。
行車調度崗位對人員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很高,個體素質直接關乎行車安全。因此,一方面,從源頭做起,把好人員選拔關。行車調度員任用選拔時,應該從政治素質、業務技能、心理素質等方面入手,選拔工作作風扎實、抗壓能力強,具備客運組織、通信信號、環控、車輛等各方面專業技能的綜合性人才。另一方面,從日常做起,把好學習培訓關。軌道交通運營公司應該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針對行車調度員實施相應的技能培訓、安全文化教育等,規范行車調度員的工作行為標準,強化行車調度員的安全意識。
行車調度指揮是復雜的團隊工作,尤其在降級運營模式下,默契的團隊配合方能及時高效的處置突發事件。因此,一方面,要形成科學合理的應急程序。目前,多數軌道交通運營公司的應急預案都是長篇大論、可操作性不夠,在突發情況下,員工無法全部遵照執行、團隊配合更易出錯,因此,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應急程序。還需頻繁演練,做到班組成員人人熟練,方可默契配合。另一方面,要注重日常操作的規范性。日常經驗的積累是處理好突發事件的基石。在日常運輸組織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規范行車調度員與其他班組間的溝通語言和流程,增強班組成員的安全意識。
軌道交通運營公司要不斷完善相應的行車調度管理制度及規范,落實好崗位責任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針對由于軌道交通行車調度工作人員主觀失誤發生的故障及安全事故進行懲罰,針對表現良好、安全意識高的軌道交通行車調度工作人員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提高軌道交通行車調度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責任意識及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