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 丹,謝 建
(北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美國在《21世紀學習環境的規劃》中提出通過技術支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逐漸成為當今社會發展對于人才需求的重要能力評價標準。如何在混合式教學設計過程中突出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基于此,在分析混合式學習模式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總結了混合式學習的設計原則,并設計了面向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混合式學習設計模型,希望能夠為我國混合式學習模式的開展提供參考。
混合式學習模式主要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段式,往往為課前學習者觀看在線視頻,課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研討,課后學生進行深入探索和反思挖掘。其他方面研究主要從混合式教學環境、混合式教學策略、混合式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較少有基于某項目標進行總體性混合式教學設計研究的。混合式教學開展過程中也存在以下問題,如注重線上視頻資源建設,忽視混合式教學的總體設計;重視教師教學層面的改革,忽視學生學習層面的改革;重視知識為本的教學設計,忽視思維、能力、興趣為本的教學設計。
已有的混合式教學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教師實現更好地“教”,在“互聯網+”時代,想要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混合式教學設計需要轉變教師角色,教師由“教學”轉向“導學”,在開展混合式教學設計時,需要切實考慮學生學習的過程,以此設計教學活動。
突破“知識傳遞”應當成為當前混合式教學最應當改變的一個維度?;旌鲜浇虒W設計應以學生能力培養、素養形成為核心,要求教師在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時轉變觀念和設計理念。
當前的混合式教學設計,無論是以活動設計為主,還是以技術運用為主,亦或是三段式設計,均聚焦于知識資源的準備,主要為線上視頻、非視頻資源的準備,忽視了相關的支持與服務?;旌鲜綄W習不僅需要知識,學習者更需要全過程、全流程地學習支持與服務的提供。
高階思維是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等高階能力的核心。高階思維是學生在解決復雜問題、獲得高階知識的過程中產生的,對應布盧姆教育目標中的高階認知過程包括分析、評價和創造。從混合式教學的核心目標、學習體驗和學習支架這三個關鍵點出發,構建了面向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混合式教學設計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面向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混合式教學設計模型Fig.1 Blended teaching design model of higher order ability training
核心目標是混合式教學的重要基礎,核心目標不同于傳統教育的教學目標,如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此目標為培養學生的高階能力,如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溝通合作能力等。確定了核心目標后,還應當對核心目標進行細化,細化為具體的、可執行的、符合最近發展區的小目標。
學習體驗是決定一個混合式學習者是否能夠堅持學完課程的重要基礎。如果僅提供學習內容,不做任何設計,學習者會很容易感覺到混合式教學的孤獨感,造成學習行為中斷。因此,學習體驗主要從啟發性話題與情景設計、學習模式與策略設計、學習整體活動設計、混合式學習路徑設計四個方面出發。啟發性話題與情景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習者學習動機,啟發學習者思考,進入學習狀態。學習模式與策略設計主要為圍繞核心目標的達成,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應當從學生的視角考慮,如何設計能夠使學習者達到更好的學習體驗,進而鍛煉學習者的思維與能力。學習整體活動和混合式學習路徑是基于前兩個設計的基礎上,選擇的活動方案及學習流程。
學習支架是維果斯基在最近發展區理論所提出的為幫助學習者達到目標,教師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動。此部分主要包括:第一,學習活動細化。根據細化后的目標以及所采取的活動方案,將每一個目標與活動對應,確定活動名稱、活動目的、活動時間、活動要求、活動指導、活動評價與規則等。第二,學習評價設計。學習評價通過診斷性、形成性及總結性評價,參考所細化的目標,使得教師設計的每一個活動均能夠得到有效考核,以此保持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黏性。第三,學習支持設計。學習支持不僅包括前期預設的學術與非學術的支持,還包括后期混合式學習開展過程中臨時出現的需要教師提供的學術與非學術性的支持。因此,學習支持也應當考慮混合式學習的全過程,從整體出發進行設計。第四,學習資源與工具設計。學習資源與工具設計是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的最后一個步驟,學習資源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應當區別于服務于教師“教”的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