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海云
(聯勤保障部隊 第九四〇醫院臨夏醫療區檢驗科,甘肅 臨夏 731100)
肝硬化為慢性進行性肝病,在臨床中發病率較高。肝硬化可分為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蟲性肝硬化等類型[1]。早期肝硬化的癥狀表現不明確,疾病發展至中后期可出現肝功能損害、門脈高壓等癥狀,累及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等,引發上消化道出血、繼發感染、肝性腦病、肝腹水等并發癥,危及患者生命。肝硬化應早診斷、早治療[2]。本研究探討生化檢驗項目在肝硬化診斷中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選取第九四〇醫院2019年4月—2020年2月收治的32例經肝臟CT、超聲及X片檢查確診的肝硬化患者為研究組,同時選取32例健康體檢的健康人為參照組。研究組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56.39±2.16)歲。膽汁性肝硬化7例,心源性肝硬化5例,血吸蟲病性肝病6例,酒精肝4例,代謝性肝硬化3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2例,其他5例。參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53.85±2.84)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檢查前一天清淡飲食,抽血前12 h禁食。于次日清晨6∶00~8∶00抽取空腹靜脈肘血4 mL,在轉速為300 r/min的離心機中離心5 min后置于抗凝管中。使用邁瑞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S 240測定兩組的TBL、DBL、TP、ALB、TBA水平,同時測定兩組的LAP、AST、γ-GT、ASTm、GLDH水平。
健康人體血清檢驗項目正常值:TBL:1.7-17 umol/L。DBL:0~8 umol/L。TP:60~83 g/L。ALB:35~55 g/L。TBA:0~9.67μmol/L。LAP:13.6~29.2 U/L。AST:0~40 U/L。γ-GT:5~40 IU/L。ASTm:8~40 U/L。GLDH:0~1.5 U/L。

研究組的TBL、DBL、TBA水平均顯著高于參照組,TP、ALB水平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研究組的LAP、AST、γ-GT、ASTm、GLDH水平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的肝功項目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liver functions of two

表2 兩組的血清生化指標對比
肝硬化的致病因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營養障礙、藥物或工業毒物、循環障礙、代謝障礙、膽汁淤積、血吸蟲病等。臨床分期可分為代償期、失代償期。失代償期肝硬化伴有肝功能損害及門脈高壓癥候群,致死率高,治療難度大。代償期肝硬化起病隱匿,臨床診斷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貽誤最佳治療時機。選擇一種有效的診斷手段,對提高肝硬化的診斷準確率,改善預后意義重大。TBL、DBL、TBA、TP、ALB為臨床檢驗肝功能損傷程度的重要指標,機體中膽紅素生成過多可引發膽紅素血癥或黃疸,TBL、DBL含量高低直接反應肝細胞損傷程度[3]。TBL、DBL含量下降,提示機體血清蛋白合成不足,肝臟代償異常。健康人血液中的TBA含量較低,當肝細胞損害或肝內、外阻塞時,膽汁酸代謝異常,TBA含量升高。LAP可水解肽鏈N端及由亮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形成肽鍵的酶[4]。肝功能損傷時,LAP含量急劇升高。AST、ASTm廣泛分布于人體組織。出現急性肝炎或肝硬化時,明顯增高血清中AST、ASTm的活性。健康人體中的GLDH含量較低,當發生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臟疾病時,GLDH的水平顯著升高。因此,LAP、AST、γ-GT、ASTm、GLDH等指標均可作為肝硬化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檢查項目,可準確反應肝硬化狀態[5]。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TBL、DBL、TBA、LAP、AST、γ-GT、ASTm、GLDH水平均顯著高于參照組,TP、ALB水平均顯著低于參照組。提示與健康人相比,患有肝硬化患者的TBL、DBL、TBA、AST、γ-GT、ASTm等血清生化檢驗項目具有顯著的特異性,生化檢驗項目有助于明確肝硬化的診斷,對患者的治療、預后均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檢驗血清中的TBL、DBL、TBA、TP、ALB、LAP、AST、γ-GT、ASTm、GLDH等生化檢驗項目,可幫助臨床判斷肝功能狀態,提高肝硬化的診斷與治療效果,對改善預后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