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麗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2)
BIM 技術在建筑領域應用非常廣泛,是工程設計以及管理過程中的一種數據工具,具有很高的價值。過去,一個項目從開始規劃到后期建設、運營和維護都需要不同的軟件實現,操作非常不便,要從各個軟件相互導入數據,無法實現有效銜接。BIM技術可通過軟件的配置和設計,有機地將這些數據整合到一個數據庫中,并對造價數據進行管理。
某工程地處杭州市富陽區,主要包含了受風井及其盾構區間以及一些配套設施。受風井順著G320國道東西向進行布設,長度為196 m,需要建設4個出入口兩組風亭,主要結構為地下兩層雙柱三跨箱式框架結構,還需注意進行風井圍護搭設。圍護結構主要是鉆孔咬合樁結構,使用明挖順筑法施工。
工程施工中,現場地質情況較為復雜,且設備運輸通道非常狹窄。在該區有多個施工隊同時進行施工,工作環境密集。項目的整體情況無法有效進行把控,現場情況也不能實時更新。項目在施工管控過程中,若以傳統的方式操作及記錄則無法保證數據和施工的精確性。粗放型管理將導致施工質量和施工工期受到影響,考慮到項目施工過程中種種難點,選擇引入BIM技術。
圍護結構模型。本項目的隧道和車站圍護結構主要是素樁和葷樁共同結合,所以在建模前需要將素樁和葷樁的族文件創建起來,并通過各種不同的顏色對其進行定義和區分,在evit建模軟件中進行項目的設定,并依照項目信息進行標高、軸網的創建,將素樁和葷樁族的文件導入其中,顯示出CAD圖,并導入到BIM軟件中。在建模過程中,可以將施工的參數充分地體現出來,直接將構件的位置、材質、尺寸等信息反映出來,包括工程中的一些參數[1]。
三維地質模型。在傳統勘察數據中,包含了一些剖面圖、柱狀圖和鉆孔平面圖來表達地質地層的構造情況,很容易出現偏差,且工作量較大。利用BIM技術進行三維地質模型的構造,對巖層和土層的情況進行模擬,可了解相關地層的分布,依照已有的圖紙進行樁基礎模型的構建,有機整合多種專業技術,實現BIM三維地質模型樁長校正。
本項目場地面積很大,而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使用的面積卻很小,通過BIM技術對現場環境進行模擬,依照工況的不同,動態化地進行實時調整,合理進行機械設備的安排,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確保對現場進行合理的調度。

圖1 樁基模型Fig.1 Pile foundation model
使用BIM軟件管理現場施工情況。在樁基施工時,需要重視加強質量控制,將樁基工程分解成各個管控點,加強每道工序的精細化處理,從小處入手,使樁基的整體施工質量得到提升。
要對樁基施工過程中各工序的控制要點進行掌握,在BIM軟件中,依照這些要點合理地進行樁基跟蹤管控點的編制[2]。在設計好管控點之后,客戶端可以有效地為施工人員提供各樁基跟蹤任務的詳細細節和管控點的數據,施工人員可以依照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同步記錄并上傳照片,將樁基的數據即時存儲到云端。上傳數據之后,可以使用網頁端或手機端實時進行查看,以方便后期項目的管理。如果現場施工過程中產生質量問題,云端數據可以直接對問題所在區域進行定位,及時進行反饋,確保樁基施工的數量和質量符合要求。
在進度計劃管控過程中,應用動態控制原理不斷進行對比和檢查,將進度計劃和實際情況數據分解,查找計劃產生偏差的原因,及時進行進度計劃的調整,將編制好的進度文件導入到BIM管理軟件中,有效地將進度計劃和BIM軟件模型進行連接,制定進度計劃。建筑信息模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將實際進度信息導入到3D建筑模型,通過不同顏色來區別提前完成的項目、按時完成的項目以及之后的項目,對工程的進度情況進行分析、觀測[3]。項目部管理人員依照模型顯示的進度情況進行原因分析,及時進行進度調整,并加強動態化管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利用軟件的模擬功能,對進度計劃的情況進行模擬,生成虛擬施工動畫,分析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施工調整,提升進度管理水平。
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以及后期使用的安全性,BIM技術可以實現對工程施工質量的有效管控,在信息模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將其標注之后,后期進行重點跟蹤管理。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減少工程質量問題的發生。另外,還能夠通過建筑模型了解施工方案是否可行,重點把控一些細節問題。
在樁基施工過程中,資料數量龐雜,通過手工方式對龐大的樁基資料進行整理,費時費力,很有可能由于交接不及時產生錯誤或遺漏,在檢查的時候也無法有效地進行處理和追溯。在本工程長期進行BIM樁基的序號、樁號等參數進行了記錄,后期對這些信息進行查看,就能了解樁基的具體情況和負責人的信息,及時進行溝通。通過BIM模型的平臺設計,可以進行有效地檢索,將信息可視化地展現出來,建立虛擬建筑信息庫,同時將每根樁的明細表導出,轉化為Excel數據表,快速地對樁基原始記錄進行整理,方便后期進行資料的檢查。
通過BIM技術進行現場的校核,可以對樁進行有效的定位,減少水泥鋼筋的浪費,有效控制施工成本。跟蹤了解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進行精細化管控,提高施工效率,確保施工一次成型,避免因人員失誤而導致返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