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亮,許亞南,吳到懋,孫步旭,樊冬玲*
江蘇省宿遷環境監測中心(宿遷 223800)
阿特拉津又名莠去津,是一種成本低廉、除草效果好、使用廣泛的三嗪類除草劑[1],其半衰期長,在土壤中積聚不易分解,極易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對生物的肝臟、腎臟、心肺和再生繁殖產生損傷[2-3],甚至引發癌癥,位列聯合國27種持久性有毒污染物之一[4]。甲萘威又名西維因,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氨基甲酸酯類廣譜殺蟲劑,性質穩定不易分解,對生物體具有高毒性,如肌肉顫動、流淚、瞳孔縮小等乙酰膽堿酯酶抑制癥狀,甚至致癌[5]。因此,應對食品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進行有效監測。
隨著檢測技術發展,較多的檢測方法被報道。主要檢測方法有氣相色譜法[6]、氣相色譜-質譜法[7-8]、高效液相色譜法[9-11]、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12-14]、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15-18]。但方法主要是采用氣質聯用技術或液質聯用技術,對試驗設備要求較高,檢測成本昂貴,對監測人員要求高,不適合推廣。試驗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檢測器(DAD)法同時測定大米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方法。大米經乙腈提取、C18Cartridges柱萃取凈化、濃縮,用甲醇定容至2 mL直接測定,樣品前處理操作簡捷、靈敏度高、方法穩定。
安捷倫1260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科技公司),配備二極管陣列檢測器(DAD)、色譜柱ZORBAX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 μm);RAPid VAP?樣品快速濃縮儀(美國Labconco);康銘超純水機UPC-20UV(北京康銘時代公司);EYELA萃取振蕩儀MMV-1000W(東京理化器械株式會社)。
甲萘威標準溶液、阿特拉津標準溶液(質量濃度均為100 μg/mL,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甲醇、二氯甲烷、乙腈、石油醚、正己烷(均為色譜級,德國Merck公司);無水硫酸鈉、氯化鈉(高級純,國藥試劑);自制高純水。
按照逐級稀釋的方式配制標準濃度點,先將甲萘威(100 μg/mL)和阿特拉津(100 μg/mL)標準溶液稀釋為質量濃度20 μg/mL混合標準使用液,充分搖均備用。將甲萘威和阿特拉津標準使用液用甲醇稀釋為0,0.02,0.20,0.40,0.60,1.00和2.00 μg/mL這7個質量濃度,按照儀器優化條件進行測定,分別以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峰面積對質量濃度繪制標準曲線。
準確稱取5.00 g經粉碎的大米,置于50 mL離心管中,向其中加入25 mL乙腈溶液,浸泡24 h后,將離心管置于振蕩儀上充分振蕩萃取30 min,靜置10 min后,以5 000 r/min離心5 min,轉移上清液于濃縮瓶中,濃縮后加入3 mL甲醇-二氯甲烷(1∶99,V/V)混勻,待凈化。將C18Cartridges用5 mL甲醇-二氯甲烷(1∶99,V/V)活化后上樣,再用甲醇-二氯甲烷(1∶99,V/V)洗脫液洗脫5次,洗脫液通過氮吹濃縮儀濃縮至近干,用甲醇定容至2 mL,混勻,過0.45 μ m濾膜后入2 mL的色譜瓶中,待測。
色譜柱Eclipse XDB-C18反向柱(4.6 mm×200 mm,5 μ m);流動相采用甲醇-水(60∶40,V/V),流速0.4 mL/min,柱溫40 ℃;二極管陣列檢測器(DAD)波長220 nm;進樣量5.0 μL。
考察4種常用的農藥類有機萃取試劑(正己烷、乙腈、甲醇-二氯甲烷(1∶1,V/V)、石油醚)對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提取效率,樣品加標回收率試驗,重復測定6次,并通過平均回收率高低來選擇萃取試劑,見表1。結果表明,乙腈對甲萘威的回收率為91.3%,明顯優于其他;正己烷、乙腈、甲醇-二氯甲烷(1∶1,V/V)對阿特拉津的回收率均較高,優于石油醚;綜合分析乙腈對大米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提取效率均大于90%,提取效果較好,故試驗采取乙腈為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萃取試劑。
將質量濃度均為1.5 μ g/mL甲萘威和阿特拉津混合標準溶液,流動相采用甲醇-水(60∶40,V/V),流速0.4 mL/min,按照測試方法通過液相色譜分析,標準色譜圖見圖1,典型樣品色譜圖見圖2。由圖1知,甲萘威與阿特拉津在色譜圖上出現明顯2個峰,分離完全,無拖尾現象,峰肩對稱尖銳,基線平穩,可用于甲萘威與阿特拉津的定量分析。
表1 4種提取劑的回收率
圖1 甲萘威和阿特拉津標準色譜圖
圖2 典型陽性樣品色譜圖
使用二極管陣列檢測器(DAD)對質量濃度為1.5 μg/mL甲萘威和阿特拉津標準溶液分別進行全波段(190~400 nm)掃描,以選擇最佳檢測波長,掃描譜圖見圖3。甲萘威在220 nm與280 nm處有2個吸收峰,其中在220 nm處的吸收強度較強;阿特拉津在220 nm與260 nm處有2個吸收峰,其中在220 nm處的吸收峰較強,發現2種物質在220 nm均有較強吸收峰,且無干擾峰,故選擇220 nm作為同時測定甲萘威和阿特拉津最佳吸收波長。
試驗以甲醇-水(60∶40,V/V)和乙腈-水(60∶40,V/V)2種體系作為流動相進行分離效果試驗。結果發現2種流動相體系均能對甲萘威和阿特拉津進行分離,但基于乙腈成本高、有毒,同時甲醇具有柱壓低、分離快、峰對稱尖銳的優勢,故試驗選擇甲醇-水為流動相。同時設置不同體積比(80∶20,70∶30,60∶40,V/V)的甲醇-水流動相分別試驗,結果見圖4。甲醇-水體積比80∶20時,甲萘威和阿特拉津出峰較快,雖然2種化合物得到分離,但存在底液峰重疊干擾,無法排除;甲醇-水體積比70∶30時,同樣存在底液峰干擾,且甲萘威峰肩不對稱;甲醇-水體積比60∶40時,甲萘威與阿特拉津完全分離,出峰時間分別為3.81和5.11 min。隨著甲醇體積減少,2種化合物分離效果變好,但發現峰形變寬,保留時間延長。綜合分析后,試驗選擇甲醇-水(60∶40,V/V)作為流動相。
圖3 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紫外波長掃描圖
圖4 不同體積比流動相試驗
在甲萘威和阿特拉津質量濃度均為1.5 μg/mL、甲醇-水(60∶40,V/V)流動相下,對0.4,0.8和1.0 mL/min 3種流動相流速進行分離效果試驗,色譜圖見圖5。隨著流速增加,2種化合物的分離效果變差;流速0.4 mL/min時,甲萘威和阿特拉津分離完全,峰形對稱,底液無干擾,且測定時間適當,故試驗選擇流動相流速0.4 mL/min。對20,30和40 ℃ 3種色譜柱柱溫進行比對試驗,結果差別不大,保留時間隨柱溫升高僅稍有縮短,因而選擇柱溫40 ℃。
圖5 不同流動相流速下試驗
在最佳試驗條件下,按照逐級稀釋的方式,分別配制質量濃度為0,0.02,0.20,0.40,0.60,1.00和2.00 μg/mL甲萘威和阿特拉津標準混合溶液,按照檢測方法通過高效液相色譜進行測定,色譜圖見圖6。甲萘威與阿特拉津分離完全,質量濃度與峰面積呈較好的線性關系。結果表明,在0~2.0 μ g/mL范圍內均呈現良好線性相關性,見圖7,甲萘威曲線方程為y=377.405 3x+4.064 5,相關系數R2=1.000;阿特拉津曲線方程為y=178.245 1x+2.113 4,相關系數為R2=1.000。試驗以3倍信噪比來確定最低檢出限,10倍信噪比確定定量限,該測定方法甲萘威和阿特拉津檢出限分別為1.0和3.0 μ g/kg,定量限分別為3.3和10 μ g/kg。
圖6 不同濃度下甲萘威與阿特拉津色譜圖
圖7 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線性方程
在最佳檢測條件下,分別量取100 mL空白水樣,并加入甲萘威和阿特拉津混合標準樣品,濃度均為0.2,0.4和0.8 mg/kg,按照試驗檢測方法進行萃取、除水、濃縮、凈化,定容后進行測定,每種濃度重復測定6次,分別計算樣品的加標回收率和相對標準偏差(δRSD)。結果發現在低、中、高3種不同濃度下,甲萘威和阿特拉津回收率分別為88.3%~102.2%和87.5%~104.3%,相對標準偏差(δRSD,n=6)分別為1.2%~3.3%和2.3%~4.7%,具體見表2。結果表明該檢測方法具有較高準確度和精密度,可用于大米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定量測定。
表2 精密度和準確度試驗(n=6)
在最佳檢測條件下,采購于市場中3個廠家大米,按照檢測方法進行提取、凈化、濃縮,定容后進行測定,同時進行加標回收率試驗,結果見表3。結果發現,3個樣品均未檢出甲萘威及阿特拉津。通過10 μg加標量模擬實際樣品。結果發現水樣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回收率較好,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回收率分別為95.4%~102.3%和94.6%~104.2%,表明該方法可用于大米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測定。
表3 3種大米實際樣分析及加標回收率
通過優化色譜工作條件,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檢測器(DAD)同時測定大米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方法。在0~2.0 μg/mL范圍內,2種化合物均呈現良好的線性關系,甲萘威曲線方程為y=377.405 3x+4.064 5,相關系數R2=1.000,檢出限1.0 μg/kg;阿特拉津曲線方程為y=178.245 1x+2.113 4,相關系數R2=1.000,檢出限3.0 μg/kg。對低、中、高3種不同濃度下甲萘威和阿特拉津準確度和精密度試驗,回收率分別為88.3%~102.2%和87.5%~104.3%,相對標準偏差(RSD,n=6)分別為1.2%~3.3%和2.3%~4.7%。該方法穩定性好,操作簡單,靈敏度高,滿足于大米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