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四九,打罵不走。”“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是東北地區形容隆冬嚴寒的俏皮嗑。可正是在年味正濃的時刻,黑龍江省綏化市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為盡快遏制疫情傳播,五老積極行動起來,使今年的春節有了特殊味道。
1月20日,正值農歷“臘八”,黑龍江省綏化市慶安縣溫度驟降到零下31℃。在這奇寒的日子里,有一群老人手持照相機、錄音筆和筆記本,奔走在社區街道,采訪那些戰疫醫護人員的動人事跡,他們就是縣關工委的五老戰疫采訪團成員。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反撲,針對五老都是退休人員,年齡大、身體差,難以沖鋒在前的情況,慶安縣關工委抽調36人分別成立了新聞組、文藝組、攝影組、編輯組,為奮斗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英勇戰士鼓勁。慶瑞街道關工委主任王飛是中國音協會員,防疫阻擊戰開始后,他為白衣戰士英勇搏擊的事跡所感動,連續創作《打贏戰疫保衛戰》《讓愛作證》等抗疫歌曲。74歲的著名書法家高樹霖奮筆疾書,連續創作《凝心聚力,眾志成城》《同死神賽跑的天使》等32幅書法作品,送給醫務人員。77歲的中國作協會員、縣關工委常務主任段金林發現,五老魯蘆深夜陪同在醫院當醫生的女兒到鄉下搶救病人的事跡非常生動,很快創作出報告文學《刻不容緩》,并在媒體上發表,為打贏阻擊戰發聲助力。截至目前,全縣五老創作抗疫文學作品和新聞稿件達580多篇,起到了“增強信心、凝聚民心、溫暖人心”的作用。

慶安縣“五老防控疫情采訪團”成員正在郵政小區對執勤人員采訪(圖/莊義彬)
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關工委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邵立新,受疫情影響隔離在青岡縣女兒家。外孫李子木遠在天津求學,這是畢業前最后一個寒假。他原本早早地在網上訂了回鄉的車票,沒想到一夜之間家鄉的鄰縣望奎縣突發疫情并波及周邊市縣。邵立新說服女兒女婿,讓外孫在天津過年。這樣的決定,心里最難受的是孩子的父母和奶奶。一個人在外過春節,哪個父母能放心?孩子吃不上家鄉的餃子,成了他們心中的牽掛。
邵立新熟知關工委的責任和義務,便提議通過“《中國火炬》通訊員交流群”聯系天津市李子木所在社區關工委關照一下。沒想到李子木對門的鄰居阿姨就是個退休老干部,在電話里對邵立新說:“您老放心,我孩子在國外,過年回不來。除夕年夜飯就讓小李在我家吃。”有了這個保障后,一家人動手給孩子包了一大箱他最愛吃的冷凍粉面蒸餃和白面水餃,包完并冷凍后就快遞到天津。幾天后,綏化市就宣布各市縣全部封城,并全員做核酸檢測。外孫收到餃子后,當晚就蒸了兩鍋,在視頻中說:“姥爺,你們放心吧,過年我也不孤單,對面阿姨今天囑咐我年夜飯一定要在她家吃。她還告訴我,年前天津市我所在的社區關工委還要派人來走訪慰問不能回家過年的外地學生呢。”聽到這些,邵立新和女兒一家終于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