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遼寧省沈陽市遭到多年不遇的奇寒,最冷時零下27℃。就在此時,新冠肺炎疫情卻突然襲來。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隊伍中,有年逾花甲、兩鬢斑白的老人,有精神飽滿、步履堅定的年輕人,他們都是關工人。入戶排查、巡邏值守、宣傳全民核酸檢測、參與秩序維護,他們用無私奉獻溫暖了這座城。
于洪區首先出現疫情,區關工委60余名五老在疫情防控中勇當“守門人”“傳送人”“宣傳者”。區關工委辦公室主任汪凱,在于洪區開展的三輪核酸檢測工作中均堅守在一線。她引導群眾有序參與核酸采樣和疫情防控,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宣傳發動、居民登記、溝通協調等工作。沈北新區文藝二校關工委主任江濤,組織成立由范崇副校長帶隊的抗擊疫情志愿服務隊,奔赴核酸檢測第一線。元旦假期,志愿者們沒有停下忙碌的腳步,他們每天清晨冒著嚴寒抵達社區,穿上防護服,戴上紅袖標加入志愿服務中。有序疏導,協助檢測,每一項工作他們積極認真對待,用自己的行動踐行文藝二校的校訓“責任”二字。
據皇姑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鄧華介紹,北塔街道武功山社區的一位70歲入黨積極分子安佩華再次向社區書記“請命”,要求“再次出征”。“請黨組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考驗我!”老人說得鏗鏘有力。在核酸檢測點和小區內宣傳、消殺隊伍中,到處都有她的身影。此外,她又為北塔街道北塔花園社區送來價值幾千元的牛奶、方便面等物資。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有著40年黨齡的關玉久積極投身社區抗疫一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一名共產黨員,沖鋒在前、積極奉獻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愛心無大小,行動最重要,我愿意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他對社區居民說的肺腑之言。

沈陽關工人和醫護工作者一起抗疫
穿上紅馬甲,戴上口罩,拿好額溫槍、消毒液,開始在社區門前站崗、巡查,這是社區工作者的“標配”。有著30年工齡的老社區工作者趙金玲,到了交班時間依然不愿離開,選擇堅守崗位?!昂⒆右呀浛煲粋€半月沒見到面了啊”,說起她的小孫子、孫女,趙金玲眼泛淚光。自疫情發生以來,作為社區黨委副書記,她晝夜工作在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當想孫子孫女時,她只能視頻見一見。在兒子給她發的一段視頻中,懂事的小孫女稚嫩的聲音,讓人動容,“雖然戴著口罩,但您的樣子一直在我心中,奶奶,您辛苦了!”疫情當前,她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卻用非比尋常的毅力和勇氣,為守護社區的一方安寧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