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嘉興是紅船精神的發源地。全市各級關工委和五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一獨特紅色資源,主動作為、踐行關心下一代的初心使命,以全員參與、全域聯動、全程引導、全新載體、全向思維的“五全法”打造紅船精神教育示范地,培育引導青少年賡續紅色基因,爭當時代新人。
廣泛動員,理論聯系實際加強隊伍建設,為開展紅船精神教育,培育時代新人提供組織、人員保障。全市建立了縣(市、區)、鎮(街道)、村(社區)、學校(機關、企業)四級全覆蓋的1935個基層關工委,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網絡。根據不同青少年群體的需求,分層分類建立關工委報告團、宣講團、關愛團、幫教團、輔導團等五老團隊700多個、工作室500多個,8500多名五老骨干和1.4萬名志愿者,既有長期從事紅船精神歷史、理論研究的退休老師,也有一生踐行紅船精神的老干部、老黨員。紅船精神教育,既有理論高度,也有實踐深度。秀洲區關工委主任吳順榮,發揮他50余年紅色收藏的成果,將200余件紅色文獻、1萬余件紅色證、章,分期分批在機關、學校、社區展出,為“弘揚紅船精神、爭當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和全市“紅船精神”進校園工程提供鮮活教材。2020年舉辦展覽7場,受教育青少年達2000余人。
市關工委已經連續11年舉辦五老骨干培訓班,加強紅船精神教育理論培訓。2020年,市關工委舉辦“紅船銀暉·初心講師團”骨干培訓班,邀請專家作《怎樣把思政課上得更好》專題輔導、《紅船精神的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專題講座,提升了五老骨干的宣講水平,把紅船精神講深、講透。
全市聯動,線上結合線下建好教育陣地,為開展紅船精神教育,培育時代新人提供豐富教育資源。以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南湖革命紀念館為中心,建立平湖市“百人坑”慘案遺址等省級關心下一代校外教育實踐基地4個,嘉興地方黨史陳列館等市級校外教育實踐基地24個,荷葉村海寧抗戰史展覽館等縣級校外教育實踐基地206個,形成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雁形矩陣。與市教育局、南湖革命紀念館等聯合組建南湖革命紀念館黨史知識(紅船精神)講師團,在全市廣大青少年中開展紅船精神進校園活動,進行紅船精神教育。紅色講師陳水林先后受邀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培訓班,金華、溫嶺等地巡講紅船精神。面對疫情,關工委講師團創設“云課堂”,錄制講課視頻課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向社會廣泛宣傳紅船精神,點擊量達3萬次。
因材施教,宣傳教育融合課堂教學,為開展紅船精神教育,培育時代新人提供潤物無聲的滋養。市關工委相關成員單位積極實施紅船精神進校園工程,成立紅船精神專題教育教材編委會,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特點,編寫了以“紅船娃”為主題的幼兒園教材、以“紅船少年”為主題的小學教材、以“紅船心,少年夢”為主題的初中教材和以“紅船情,青春志”為主題的高中教材,將首創、奮斗、奉獻精神融入學校“紅色德育”的全過程。2019年,市關工委、教育局聯合開展“紅船精神”進校園讀書分享活動,專家向青少年解讀紅船精神,學生自編自演話劇《初心》,學生代表分享學習、踐行紅船精神的感悟。通過“五老帶五小、培育紅船好少年”活動,精心打造五老帶“紅船小主播”“紅船小講解員”“紅船小記者”“紅船小志愿者”“紅船小百靈”5大版塊。通過故事會、攝影展、影像記錄、現場展示等多種方式全面展示南湖五老與紅船少年的風采,為建黨百年獻禮。截至目前,累計開展活動20余場,發動五老500余人,2000余名青少年參與活動。
守正創新,教育內容和形式與時俱進,為開展紅船精神教育,培育時代新人提供有效載體。打造紅船精神教育品牌,深入開展“弘揚紅船精神、爭當時代新人”“輝煌70年,我心中的祖國”“樹遠大理想,從自己做起”等主題教育活動。聯合開展“紅船駛進我的夢”“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我和祖國共成長”“我的家訓”等征文活動,通過集中宣講、圖片巡展、尋訪座談、關愛走訪、演講比賽、知識競賽、集郵展覽等形式,讓紅船精神在廣大青少年中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組織五老講師團把紅船精神作為重點宣講課題,精心編寫宣講材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提供“菜單式”服務,創新開展線上“云課堂”和線下集中宣講等。每年宣講活動1500余次,受教育青少年20余萬人次。市關工委名譽主任范巴陵主講的“一堂特殊的思政課”拉開了老干部紅色講師進高校的帷幕。
發散思維,互動交流創新教育實踐,為開展紅船精神教育,培育時代新人提供生動實踐視角。“老少互動”,打造“五老帶五小培育紅船好少年”“清明祭英烈共筑中華魂”“紅色少年之家”等活動。同時,靈活創設載體,鼓勵青少年走出校園,在主題教育、勞動體驗和社會實踐中,弘揚紅船精神,培育時代新人。“滴灌滲透”,采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與學校課程內容有機結合,挖掘整合地方特色,結合重大節慶,通過開展南湖水上特殊黨課、建立“長者會客廳”,組織五老長者做客交流,講理想講信念、講故事講歷史、傳思想傳精神,讓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理解紅船精神,使之能夠潤物細無聲。“自我教育”,市關工委相關成員單位組織青年干部、學生在南湖革命紀念館當志愿講解員,開展義務講解活動,在為游客講述紅船小故事,傳播紅船精神的同時,自己也受到教育。
(本文由浙江省嘉興市關工委張雪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