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發生地:
江蘇省常州市律師分析:
浙江省關心下一代網上“律師事務所”特聘公益律師郁華有話要說:
五老說法前些天,江蘇常州一位家長發現五年級的兒子小明(化名)突然多了個手機,沒事就拿著打游戲。加上孩子最近身體有一點不適,家長便起了疑心,詢問孩子手機哪來的,這一問驚呆了!
原來兒子被人猥褻了,手機是“補償”,于是他趕緊向學校反映,并報了警。
11月22號,民警在江陰將嫌疑人韓某抓獲。韓某,30歲,是江陰一家企業的合伙人。10月初的時候,韓某和小明通過打“王者榮耀”成為好友,之后加了QQ。“這個男的對這個小孩進行了猥褻的行為。做完這個事情之后,他都會給小孩子一些金錢上的補償,比如說充Q幣,游戲里面買皮膚,等等,或者買個游戲賬號這類的好處。然后跟小孩子說,不要跟別人說這個事情。”民警介紹說。小明因受到游戲及玩樂的誘惑,就沒有告訴家長和老師。令人痛心的是,在一個多月時間里,嫌疑人韓某多次猥褻小明。從警方調查來看,受害的孩子并未清楚意識到事情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毫不在意甚至以為好玩。
“他不懂這些事情,他也不知道這個男的對他做的這些事情,意味著什么,完全就是不太明白的樣子。他只是覺得做完了之后可以拿到好處,僅此而已?!泵窬f。目前,嫌疑人韓某已經被警方刑事拘留。

浙江省關心下一代網上“律師事務所”特聘
公益律師郁華分析
這個事件涉及兩個問題,游戲和預防未成年人性侵害。
游戲的危害,尤其對未成年人的危害,若洪水猛獸。
國家為保護未成年人不沉迷于游戲,規定不準在學校附近開設游戲房,規定未成年人不準進游戲廳,規定網絡游戲實行實名制,規定對游戲實行分級制,規定防沉迷游戲的措施,嚴格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戲。千規定、萬規定,規定得再好,也要靠有效執行才行。沒有執行力的規定,形同虛設。
有的國家和地區法律規定,12周歲以下的孩子禁止接觸手機游戲、電腦游戲、網絡游戲等游戲。一禁了之,效果如何有待驗證,但對游戲的危害認識深刻,保護孩子身心健康的決心之大,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是全社會都非常重視的工作,國家已經建立較為完整的預防犯罪、懲治犯罪的法律體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出臺《關于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具體規定了依法從嚴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適用。
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將于2021年6月1日施行。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從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等方方面面規定了未成年人保護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如第四十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對遭受性侵害、性騷擾的未成年人,學校、幼兒園應當及時采取相關的保護措施?!?/p>
如第九十八條規定:“國家建立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人員信息查詢系統,向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提供免費查詢服務。”
通過上面案例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新增專章規定了網絡保護,如第七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第七十五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國家建立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應當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實身份信息注冊并登錄網絡游戲。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對游戲產品進行分類,做出適齡提示,并采取技術措施,不得讓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的游戲或者游戲功能”。
我們在普法教育中,要告訴廣大家長,游戲對孩子的學習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多少學霸神童游戲上癮,毀了學業;多少孩子為了游戲,沾染了不良習氣。孩子一旦游戲成癮,滿腦子都是游戲,哪里還顧得上學習。“成癮”非??膳?,我們一定要對它有足夠的認識。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家庭、學校作為教育主體,應當注重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教育,讓孩子提高警惕,讓孩子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自我防范的意識和能力,增強抵制誘惑的能力,不再發生游戲掩蓋性侵犯的傷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