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義橋鎮第二小學紅領巾學院成立儀式上,區關工委五老講師團老師沈興法為現場300多名少先隊員帶來了一場題為“讓‘紅領巾路燈’精神代代相傳”的輔導講座,并向學院贈送了一盞承載著紅色基因的紅領巾路燈。
“紅領巾路燈”故事發生在1983年,那年蕭山區南陽鎮橫蓬小學旁邊的十字路口有縱橫交錯的兩條水渠,夜晚由于視線不清,常有行人跌進渠溝。在一次見到任課老師也在此摔倒受傷后,五中隊第二小隊的隊員們決定學習雷鋒叔叔,做一件好事。小隊長於國偉提議,把平時的零用錢湊起來,買盞路燈,裝在十字路口的電桿上。在輔導員老師、離休干部王華炎的指導下,大家買來了燈罩、燈泡,借來梯子、鐵絲等工具,畫好隊徽、寫上“紅領巾路燈”5個大字,再請電工叔叔幫忙裝好路燈。從此,“紅領巾路燈”點亮在十字路口,為來往行人照亮了道路。當年,“紅領巾路燈”被評選為“全國40個最佳小隊活動獎”之一。輔導員王華炎老師帶著小隊長於國偉,隊員許偉中代表9名隊員到北京參加表彰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陳云、張愛萍、鄧穎超和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胡錦濤、副書記少工委主任李源潮等領導的接見。此后的30余年時間里,傳承“紅領巾路燈”精神活動在蕭山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中開展,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五老沈興法為少先隊員講“紅領巾路燈”精神
為更好地傳承“紅領巾路燈”精神,2019年9月,蕭山區關工委與區教育局、團區委聯合發文,在全區開展“新時代弘揚‘紅領巾路燈’精神主題教育活動”,以“工作室+傳承點+教育基地”的模式,構建區、鎮、村三級傳承“紅領巾路燈”精神傳承載體。在區老干部活動中心開辟出專門的場地,成立“紅領巾路燈”精神傳承工作室;在臨浦鎮越風書院、蜀山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所前鎮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了“紅領巾路燈”精神傳承教育點;在“紅領巾路燈”精神創始人、離休干部王華炎老師的家鄉所前鎮山里王村創建 “一生獻給紅領巾·王華炎紀念館”。此外,“紅領巾路燈”精神傳承教育基地還分布在新街街道長山小學、蜀山街道朝暉小學、臨浦鎮天樂書院等20多個學校、村社。全區各中小學紅領巾學院、各基層“假日學?!遍_展的“紅領巾路燈”故事和精神宣講活動,得到學生、家長和各級辦學者的歡迎與好評。
截至目前,全區已開展各類形式的線下授課40余次,網課400余次,上萬名青少年受教育,“紅領巾路燈”的故事如一盞燈塔照亮了孩子們前進的方向,使紅色基因在他們心中扎下了根。如所前鎮、戴村鎮少先隊員在主題教育中分別成立了敬老愛老隊伍、垃圾分類宣傳隊伍、心理咨詢幫扶隊伍、文化傳承隊伍等,盡己所能參加義務勞動,看望孤寡老人,參與垃圾分類,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建設美麗家鄉,爭當奮進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