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三井實驗小學 錢琪瑤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風貌,小巷就是體現城市神韻的基點。江蘇省常州市的小巷或古樸淡雅、或明媚亮麗,這個城市的文化與歷史也都藏在這些窄窄彎彎、交錯縱橫的小巷之中。改革開放以來,不少古巷停留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同時又有很多小巷舊貌換新顏,彰顯出新時代的風貌。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熱愛自己的家鄉,首先要了解家鄉。深厚的感情以深刻的認識為基礎。唯有對家鄉知之甚深,才能愛之愈切。少先隊員對祖國的熱愛,往往是從愛家鄉、愛家鄉的父老鄉親、愛家鄉的一磚一瓦開始的。
為了引導隊員們通過小巷觸摸家鄉文化,讀懂常州的過去和未來,激發他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深厚情感,常州市新北區三井實驗小學五(9)中隊輔導員利用地域資源,帶領隊員們分小隊走進了不同的常州小巷,開展起紅領巾尋訪活動。
“勤勞蜜蜂小隊”通過查閱資料,翻閱小巷檔案,了解到常州有面臨城區運河段的青果巷;有舊稱“花市街”的篦箕巷;有東起小河沿、西至臨川里,長170米、寬只有2米的官保巷;有“常州城東第一巷”之稱的余巷……這些小巷歷史悠久,韻味十足。這些如百花般絢爛的小巷引起了隊員們的興趣。他們迫不及待地打開常州地圖,標記出這些小巷的位置,一起手繪出了“常州小巷地圖”。

隊員們展示自己繪制的“常州小巷地圖”
隊員們并不滿足于小巷的資料記載。為了近距離觸摸歷史,了解常州的小巷,“游隼記者團小隊”根據“勤勞蜜蜂小隊”繪制的“常州小巷地圖”,分為青果小分隊、篦箕小分隊、周線小分隊等,分頭前往這些小巷,進行實地探尋。各具特色的小巷令隊員們流連忘返,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研究熱情。他們在實地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到小巷的魅力,更真切地觸摸了常州這座城市的脈搏。

隊員們設計的“小巷郵票”
尋訪歸來,隊員們深切地感受到小巷是常州民俗的“活化石”,翻看了常州民俗學家季保全的《古城常州》一書后,隊員們產生了用畫筆記錄小巷的想法。于是,他們把各條小巷中的特色景物以畫郵票的方式繪制出來,共同完成了一本常州小巷集郵冊。小小的郵票定格下小巷的精彩,方寸之間展現了社會變遷。
常州的發展日新月異,有些小巷僅剩地名,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小巷依舊是市民的安居樂園,充滿煙火氣;有些小巷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逐步改造成功能各異的街區。其中,青果巷是常州人心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巷,正所謂“一條青果巷,半部常州史”。為此,輔導員帶領隊員們走進青果巷,去探索它的奧秘。
在家委會成員的熱心幫助下,隊員們聯系到熟悉歷史的“老常州”惲爺爺,請他講述自己與青果巷的不解情緣。惲爺爺回憶了過去在青果巷的生活。通過他的講述,隊員們了解到青果巷是常州著名的古街巷之一,位于中心城區,緊鄰世界遺產京杭大運河最古老的河段——南市河。2014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歷史文化街區。近幾年,經過不斷的改造,青果巷已有了新氣象。
緊接著,隊員們跟隨惲爺爺穿梭在古巷中,了解“青果巷”這個名字的由來。原來,“青果巷”是常州方言“千果巷”的誤傳。在惲爺爺夾雜著鄉音的話語中,古色古香的人文建筑仿佛倏然而立,靜靜地聽著那些往事。漫步青果巷,隊員們用鏡頭定格下最美的風景,走進名宅故居、祠廟殿宇、林泉軒榭、古井碼頭,大家仿佛觸摸到了常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他們用腳步繪制“河襟南北,街貫西東”的街巷形制,感受“古巷通幽,人家枕河”的江南神韻,尋找心中最美的一方天地?!绑笇m小隊”的隊員們還對青果巷中明、清、民國時期的建筑文物數量進行了統計,并制作了統計圖,形成了青果巷建筑研究報告。
聽惲爺爺說,青果巷還是常州的文脈之地,其文風興起于唐代,書香盈巷,墨跡飄河,先后走出了近百名科舉才俊和一大批近現代名人,遍及政治、文學、藝術、教育、實業、科學等眾多領域,被贊譽為“江南名士第一巷”?!鞍斯鹛眯£牎钡年爢T們分為“文人組”“藝術家組”“政要組”“軍事組”等小組,研究青果巷的名人才俊;“折桂小隊”制作了“常州名士名片”,布置名人長廊,邀請全校師生共賞青果名士風采,激勵隊員們積極進取,主動為常州的未來作貢獻。
“龍城自古多繁華,青果才俊遍天下。千年流淌運河畔,春風蕩漾景勝昔。共游小巷抒壯志,更待吾輩鑄輝煌?!庇懈杏谇喙锏牟趴≥叧?,隊員們自主創作了“常州吟誦”,舉行了“青果詩會”贊頌青果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需要,如今的青果巷已成為常州的新名片。于是,隊員們將過去與現在的青果巷進行對比,記錄在表格中,尋找今昔不同。通過表格,隊員們發現如今的青果巷不僅有現代化的書店、咖啡館,更保留了曾經的老街區特點。人們置身灰墻黛瓦的古老大院,仿佛穿越時空,在和歷史對話。歲月悠悠,小巷舊貌換新顏,歷史的場景與現代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使人流連忘返。
隊員們在尋訪的過程中,也深切地感受到保護小巷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保護小巷呢?隊員們為此召開了一次辯論會,還邀請了常州市規劃館的館長進行遠程指導,為大家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文化遺產保護措施,幫助大家開拓保護古巷的思路,使隊員們受益匪淺。

隊員們尋訪青果巷
“典藏小隊”的隊員們依此為小巷制作了“歲月名片”,并收錄進“小巷博物館”中。隊員們爭當小巷小講解員,在新媒體平臺上介紹小巷博物館,還發起了古巷保護措施征集活動,并將收集來的金點子集結成宣傳手冊。
“創新小隊”的隊員們走進城市規劃館,針對現存的問題,手工制作了“我的小巷”模型,設計出符合現代社會的小巷模板。造型各異、功能齊全的新型小巷,展現了隊員們豐富的創造力。

隊員們參觀城市規劃館
小巷作為城市的名片,記錄著城市的歷史,條條小巷則構成了富有活力的城市生命體。隊員們在調查、了解常州歷史名巷,感受其風光之美的同時,聚焦家鄉變化,體會小巷文化,激發了對家鄉的熱愛,增強了服務家鄉的意識,為他們建設祖國、創造美好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