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濤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
面點烹飪中造型和裝飾主要是利用多種元素、方法、技巧,將面團制作成多種造型、豐富多彩的成品或半成品。近幾年來,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生活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促使面點制作工藝不斷創新,而靈活使用造型和裝飾可以使面點外觀更加完美,既能夠起到促進人們消費的作用,同時可以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面點制作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具受歡迎的是手工制作方式,這對面點師的技藝要求較高,因此面點師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面點是我國一項傳統食品,在當今社會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特色。很多具有特色的面點都與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如元宵節的湯圓、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等都深深融入我國民族文化。面點中特色裝飾和造型更是民族文化的承載點,例如,月餅的形狀圓形為主,一方面與月亮形狀相呼應,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一種合家團圓的美好愿望,并且在糕點中會有一些圖案作點綴,也正是這些圖案將民族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面點藝術方面,造型和裝飾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情況下藝術性較高的面點造型都為人們帶來更美好的視覺享受,充分體現出藝術的美妙。結合優秀裝飾,面點帶給人們的往往都是一種不經意間的美好體驗,也可以說這種造型和裝飾能夠提高面點藝術水平,也是人們提高藝術享受的關鍵點。另外,在宴席中對面點造型和裝飾進行適當的創新,一般都會有畫龍點睛的作用,進而提高宴會品味,并且還可以突出宴會含義,例如,我國傳統神話中桃子具有延年益壽的寓意,因此用壽桃裝飾生日宴會。
在當今社會,面點已經成為一種重要商品,其既具備較高的食用價值,也具有較高的審美感,而這種價值主要是來源于面點的造型和裝飾。通過多種制作工藝,結合文化內涵以及時代發展制作出具有鮮明特色、審美價值、造型萬千及多彩裝飾的面點,能夠在滿足人們食欲的基礎上加強審美感,提高人們的購買欲望。一般同樣口感的情況下,人們更加青睞于造型和裝飾比較華麗的面點,面點的造型和裝飾可以提高其自身價值,起到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同時也豐富了節假日活動和生活審美。
我國傳統面點烹飪在基礎面團上就具有“形”的要求,長期以來面點師憑借著他們超高的技藝,做出各種形狀的面點,如花鳥魚蟲、果子等造型,進而提高面點的實用價值和藝術性。充分融合面點形態與味道,共同提高面點的整體價值,不僅提高了藝術水平,同時也可以起到提升經濟價值的作用。因此在烹飪面點時,可以多研究其造型和裝飾,以生動形象的外觀提高面點的綜合價值。
在面點制作的過程中,其裝飾應具有簡潔、清晰等特點,避免做過多的復雜抽象裝飾內容,以免出現適得其反的作用。面點的主要作用是供人食用,因此面點師在制作中應以面點的口味和食用性為主,造型和裝飾起到輔助提升的作用,應遵循食用、方便的原則制作面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另外,不需要過多的裝飾,太過復雜的制作會耗費較多時間和精力,不符合當下快節奏時代發展的特點。需要本著食物干凈、衛生、安全的同時保證裝飾簡潔、自然,既可以彰顯審美價值,又可以加強食用性[1]。
面點造型主要是建立在原有工藝上,結合面點使用材料特點,利用相應的模具將其制作成各種造型豐富、獨特的食用品。面點造型要根據藝術元素將工藝美融入制作中,利用優美的造型、精湛熟練的技藝將人們目光吸引進來,為人們帶來美的感受,進而提升經濟效益。面點造型制造結合了審美和食用兩方面,同時具有藝術性和觀賞價值,面點造型的技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象形藝術法主要是根據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采用象形方式將花、鳥、魚和樹木等外形引入面點制作中,這需要面點師具有較高的雕塑和繪畫能力,也是面點烹飪工作中一項比較難的技術。在宴席中面點采用象形方式來裝飾可以使宴會更具生機,例如,喜宴上可以制作一些帶有喜字的面點、百合酥等;在升學宴中可以制作鯉魚餃、大鵬展翅等面點;生日宴制作壽桃包、延鶴松等。
塑繪是指根據原有材料的形狀塑型然后彩繪,也可以是利用原有的顏色進行塑型制作,根據相應的題材制作相應面點作品,如花卉、動物等題材。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采用哪一種塑繪藝術法,都需要保證面點最終制作能夠彰顯出喜慶、吉利、高雅的特點。保證面點藝術品審美具有儒雅、大方的形態,這就要求面點師具備較高的塑型技巧以及審美觀。因此,面點師在掌握基本面點制作方法的基礎上,還應掌握一些雕塑、繪畫的技能和知識,并且可以在面點制作中熟練應用,同時還需要遵循造型規律。
自然形狀法比較簡潔,主要是面點成熟后呈現出的自然狀態以及一些規則和不規則形狀,如饅頭在蒸制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自然性的“開花”,蜂巢蛋黃角、芙蓉珍珠餅等,都是在烹飪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狀態,將這種狀態稱為自然形狀法,制作較為簡單。
幾何圖形模仿藝術法是一種遵循幾何規律的制作方式,主要是利用幾何特點將面點制作成各種形狀,其形狀多種多樣,變化多端,如菱形糕、三角粽、四喜餃等。
剪鉗藝術法主要依賴于剪刀或者花鉗之類的工具,在原有的材料上,剪出各種各樣的紋理、花紋等,如章魚包、刺猬饅頭等。
模印藝術法主要是通過各種模具進行制作,模具有單面和多面形式,將原料放入模具中,通過沖壓成型來獲取想要的形狀。這種面點制作方法比較普遍,也是比較傳統的一種方式,具有十分豐富的形狀,我國傳統月餅、綠豆糕都是采用這種方式進行制作[2]。
在面點制作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體現出作品的工藝性、造型美、材料特點,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借助相應的輔助技巧,如花邊裝飾、器皿襯托等內容,促使面點藝術價值得以提升,彰顯出面點的色彩美、趣味性、組合美。面點作用不僅是食用,也具有觀賞價值,可以彰顯出獨有的魅力,以優美的裝飾圖案為人們呈現良好的視覺感受。面點制作通過裝飾的點綴,可以使面點制作更具有鮮明、美觀等藝術性。
在面點裝飾過程中,采用任何一種主題裝飾時,都需要經過細心構思和巧妙的設計,這樣才能夠保證面點制作效果。在制作面點時,應結合使用場合以及制品的特征等方面,做好設計、構思,盡量展示出作品寓意和新穎獨立的特點。若是缺少構思只是隨意進行制作,則作品的特點、藝術價值很難充分展示出來。
在確定設計以后,便可以選擇裝飾材料,應保證材料能夠與作品特色相對應,現階段比較常用的材料有糖漿、塑面坯、瓊脂等,一般情況下在襯底上使用瓊脂材料較多,可以用來制作藍色的事物,如水面和天空。另外,塑面坯使用頻率也比較高,同時具有較高的可塑性,并且調制方法簡單,儲存環境要求不高。
針對一種較為特殊的作品需要一些特殊的顏色,但是一些裝飾材料顏色很難改變,最佳的辦法是在原有色彩上,通過堆放、拼擺、搭建等方式進行調和,其中塑面坯的調色方式相對于比較簡單,只需要將食用色素添加進去,便可以改變顏色。在調和顏色的過程中,應當遵循美學規律,保證色澤和諧,不可以喧賓奪主,堅持以點綴為制作目標。此外,要保證在制作的過程中干凈、利落、細膩,一氣呵成地將整個構思設計展示出來,保證作品與設計相符。
作品設計中,如果需要在器皿內添加裝飾圍邊,就需要考慮擺放和拼接的位置以及藝術效果,應嚴格按照藝術表現效果進行制作,為面點作品留有適當位置,制作以后便不可以隨意進行移動,以便于呈現出渾然天成的感覺。在拼擺裝飾方面有兩種方式,①寫意法,主要是利用一些線條呈現出規則和不規則的形狀進行裝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這樣的作品展示出的一種意境和神韻,并不要求形狀形象化,只需做到形意相生即可。②寫實法,采用模擬的方式,根據自然界中的一些真實形態來制作,通過精工細作,制作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面點作品,如迎客松、菊花盆景等,都可以通過寫實法來裝飾,以此制作出生動形象的面點擺盤。
精美的面點也需要精美的餐具來搭配,應當選擇精致、美觀的餐具,進而提升面點作品的品味和價值,襯托出藝術氛圍,為面點作品錦上添花。因此,在進行餐具挑選的過程中,應結合作品特征、使用場合,起到襯托作用,最大程度上保證面點作品的特色。
我國面點技藝具有長遠的發展歷史,隨著時代的發展面點制作已經成一種藝術品創造,具有濃重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這種特色主要是通過面點裝飾和造型展示出來,其包括多種造型技術和設計工藝,同時也具有多種裝飾方法和風格。然而華麗多彩的面點作品都需要建立在良好口感的基礎上,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會受到人們的喜歡,因此需要面點師既具備較高的制作技術,還需要具有良好的藝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