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正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計算機科學和技術在促進現代社會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物聯網作為當前乃至未來社會科學發展的主要方向,需要進行大量的技術整合和研究。本文首先闡述了計算機科學技術和物聯網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計算機科學技術和物聯網之間的關系。最后,結合實踐,分析了計算機科學技術在促進物聯網發展中的作用,希望能為相關行業提供重要的參考。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逐步進入了計算機時代、互聯網時代和大數據時代。在這一過程中,計算機科學技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物聯網的概念在行業中應運而生。其目的是建立物與人之間的信息渠道,實現“萬物互聯”,進一步促進社會的發展。未來,物聯網將對一個國家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質量產生重要影響。計算機科學技術是實現物聯網的基礎技術之一,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
1計算機科學技術和物聯網
1.1 計算機科學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主要是指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一系列技術的綜合,包括基礎的電子計算技術、軟件技術、虛擬技術等。計算機技術是現代科學發展的基礎,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該技術具有智能化、高效率、發展空間大的特點。它已經滲透到現代生產活動、企業管理、大眾娛樂等方面。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衍生出現代軟件、數據庫、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成為電子商務、移動通信網絡、網絡安全等行業的核心技術,并進一步影響社會發展。
1.2 物聯網
(1)概念
物聯網是一個新概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末。它最初是互聯網與物流業結合形成的一個系統概念。物聯網物聯網是基于互聯網和傳統電信網絡的信息載體。它使所有可以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組成一個相互連接的網絡。物聯網的定義是使用射頻識別、紅外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一種將貨物與Internet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網絡,實現對貨物的智能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在現代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的背景下,以計算機、互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技術逐漸與物聯網模型相融合,對物聯網的概念進行了新的詮釋,實現了從影響到功能的全面提升。
(2)特點及現狀分析
基于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相關專家認為,現代社會的任何物質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進行連接,實現對商品的數據管理,形成物與人之間的密切關系。基于這一基本的技術概念,當各種技術的應用和集成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時,就能夠全面提高貨物的協調性,從而實現對貨物的有效控制,甚至實現對貨物的自動、智能控制。這對于全面提高社會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計算機科學技術與物聯網之間的聯系
2.1物聯網的結構分析
物聯網是一個系統的結構。一般來說,物聯網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首先,感知層。主要是通過數據收集整理各種轉換后的數據信息。核心要求是準確定位數據。在物聯網系統中,需要借助強大的信息功能來實現全方位的感知。可以發現,感知層的信息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處理需要計算機科學和技術,數據信息是通過軟件應用的。第二,網絡層。該部分主要是構建通信網絡,實現基于Internet的通信功能。網絡層的核心是Internet技術,Internet需要計算機技術作為基礎。在物聯網系統中,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有效融合是實現信息傳輸和快速處理的關鍵。
2.2計算機科技與物聯網技術的聯系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計算機科學技術在物聯網系統的構建中起著基礎性和核心性的作用。從基本的角度來看,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在物聯網系統的構建和功能運行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隨著物聯網系統規模的擴大和功能的逐步豐富,計算機系統的性能和技術應用水平將決定物聯網技術的上限。因此,對于物聯網技術的研究,一方面要不斷提升計算機科學技術,提高計算機性能,優化軟件功能;另一方面,促進計算機技術與其他技術的有機融合,進一步擴大物聯網的規模,提高物聯網的應用價值。
3計算機科學技術對物聯網的推動作用分析
3.1完善物聯網技術基礎
今天,計算機科學技術不斷進步,計算機性能和數據庫容量都在全面提高,加上軟件開發技術的不斷進步。物聯網系統的技術基礎將進一步鞏固,主要反映在物聯網系統能夠實現大規模的事物和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換,并幫助確保操作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的物聯網系統。
3.2實現智能家居體系的構建
如今,物聯網技術已經逐漸覆蓋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并滲透到各個行業。像典型的智能家居一樣,具有傳感器和網絡功能的家電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連接,實現對家居設備的智能控制。在家中,溫度、濕度、流量、工藝量等物理量是通過安裝在每個設備上的傳感器收集的。水表、電表、燃氣表等設備建立的數據采集與傳感系統是智能家居系統中的傳感層。智能家居中的控制設備包括安防報警設備、家庭醫療設備、環境傳感設備等,可以根據居民的需求實現相關功能,給人們帶來更舒適、更安全的家居體驗。
總結:
綜上所述,在當今計算機、互聯網、信息化、大數據等技術進一步發展的環境下。物聯網的技術概念在相關領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應用。在物聯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不僅起著基本的作用,而且主要通道實現物聯網的更豐富的功能,而且還擴大物聯網規模的關鍵系統和提高物聯網的穩定和安全功能。因此,相關技術人員和企業應重視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深入研究和應用,結合科學的物聯網發展模式,構建更加強大穩定的物聯網系統,為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會鮮,胡蓮.移動互聯網概述課程教學研究與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34):122-123.DOI:10.14004/j.cnki.ckt.2020.3908.
[2]蘆碧波,吳雯雯,張迎林.河南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考研率相關因素分析[J].科技視界,2020(34):38-40.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34.15.
[3]李璠,張紹泉,鄧承志,徐晨光,王軍,單悅帥.水利信息化背景下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12):167-169.
[4]陳旻杰.工程建設項目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12):83-84.DOI:10.16009/j.cnki.cn13-1295/tq.2020.12.052.
[5]劉偉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用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12):33-34.DOI:10.16009/j.cnki.cn13-1295/tq.2020.12.018.
[6]黃飛翔,曾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現代化運用淺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12):67-68.DOI:10.16009/j.cnki.cn13-1295/tq.2020.12.042.
[7]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J].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020,35(6).
[8]冉毅.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現狀及對策[J].新課程,2020(47):145.
[9]楊遠智.解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向[J].新型工業化,2020,10(11):112-113.DOI:10.19335/j.cnki.2095-6649.2020.11.050.
[10]李紅衛,侯雪亞,蔡秋茹,白鳳娥.“3+4”分段培養模式中操作系統課程資源的建設[J].計算機時代,2020(11):106-109.DOI:10.16644/j.cnki.cn33-1094/tp.2020.11.028.
個人簡介:
張千慧,女,籍貫:遼寧省蓋縣市,學歷:本科,就讀于遼東學院信息工程學院B1807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號:0917418044,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