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樂 趙傳磊 宋麗君
摘要:建筑工程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施工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現場施工管理關系著建筑工程的進度、質量、安全及效益。文章介紹了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概念及其意義,對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做出分析,最后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的途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現場施工管理
引言: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人們將目光逐漸移到了建筑質量與建筑安全方面,對其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對施工技術和現場施工做更精細化的改進,則需要加強對二者的管理,從而提高建筑質量與建筑安全。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概念及其意義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是指貫穿于建筑工程項目全過程的涉及到施工工藝、技術和方法的綜合性技術手段,其目的是為了完成或解決建筑工程整體或局部施工任務。近年來,隨著建筑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的不斷出現與應用,傳統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領域內的應用瓶頸被逐個解決,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開始呈現出傳統與創新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是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貫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全過程,是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進度、質量及安全的重要技術保障,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二是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關系到工程成本控制,在傳統施工技術與施工新技術的選擇上必定存在著成本投入管理的問題,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科學選擇投入低但成效高的技術能夠降低項目成本提高效益。
二、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
(一)混凝土技術
根據目前的市場調查,目前建設項目中的大部分主要建筑材料仍然是混凝土。混凝土的名字應該廣為人知。更具體地說,混凝土是指一種建筑材料,它是通過混合各種骨料并向其中添加一些材料以將這些材料粘結在一起而形成的。在配制混凝土時,我們非常重視配合比,因為材料與水的比例有嚴格的規定,而配合比標準是在實驗室連續試驗得到的最佳配合比,在此標準下的配合比可以生產出性能最好的混凝土,所以不允許隨意改變配合比。
(二)防水技術
眾所周知,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都面臨著滲漏問題,漏水已經成為當前建筑工程的主要質量問題之一。目前,我們將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重點關注防水施工。由于建設項目本身有豐富的給排水管道,且用水頻繁的地方很多,如果防水施工不到位,在用水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滲漏和漏水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有效地確保廚房和浴室的主要防滲部分是防水的。防水材料主要用于地板和墻壁的防水。衛生間的地面應具有較強的防水能力,地面應具有短時間積水不滲透的性能,這就要求我們正確使用防水材料。然而,墻壁和屋頂等滲漏問題大多與雨水、天氣和自然環境有關。此時,應有效加強建筑材料的防水性能,在結構設計中考慮一定的防水特性,做好屋面排水管的設計,加強防水卷材施工技術。
(三)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環節,地基穩固性不僅影響著建筑工程質量,還關乎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只有優化地基施工技術,尤其是軟土地基施工技術,才能為工程建設提供基礎保障,才能確保建筑工程的安全。例如,在進行地基施工中,建筑施工人員應該對工程建設位置、施工地形地勢進行全面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方式對軟土地基進行修固針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項目而言,通常情況可以采用換填墊層和強夯法進行軟土地基處理,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實用性和穩固性。與此同時,不同軟土類型的地基技術存在差異,施工人員在選擇軟土地基技術時,還應該分析軟土地基類型,采用合理的施工技術,盡可能地減少地基變形,提升建筑項目的穩定性,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四)鋼筋施工技術
在鋼筋施工過程中,具體施工技術要點體現在:選擇材料進場,鋼筋加工,現場鋼筋作業。鋼筋選材非常重要,如果選擇的鋼筋不能達到成品要求,很可能對整體施工質量造成影響。在鋼筋加工環節中,如果加工的鋼筋成品不能滿足標準條件,會造成材料浪費,還會影響施工進度。因此,必須認真選材,在材料進場前對其合格證書、出廠證明等進行檢查,進場后還需要進行必要的力學實驗,及時將不合格材料更換,同時做好鋼筋焊接、搭接、綁扎等工作,根據設計圖紙對鋼筋固定長度進行校驗,并做好質量報備。
三、優化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的途徑探討
(一)制定并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企業通過制定一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并將其應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來,提高管理工作的規范性。不僅如此,管理規章制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他需要在實踐中不斷修正,不斷完善。在制定施工管理制度時,需要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為基礎,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開展工作。由于施工技術種類復雜,每一種施工技術所屬的管理標準不同,所以施工管理制度需要進行細分,實行精細化管理,施工設備與施工材料也是如此。確立現場施工管理人員的責任制度,保證將權責與職責落實到個人,質量和安全問題絕不妥協,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行事,切實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安全與施工技術人員的人身安全。
(二)建立監督機制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特點,施工過程非常復雜。如果一個完整健全的管理體系正常運轉,就需要很多人的協調與合作,但很難做到這一點,這就體現了監督體系的必要性。因為它可以協調人與人之間的工作,所以它主要是通過定義每個工作人員的范圍和任務來實現的。在監督機制的協調下,不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相反,如果監管制度沒有很好地實施,將會有很大的財務損失,因此企業將會遭受嚴重的損失。
(三)優化現場施工管理方式
通過對建筑工程現場施工狀況的分析及其管理要求的考慮,結合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形勢變化,應注重現場施工管理方式的不斷優化,增加建筑工程在這方面管理中的技術含量。具體表現為:
(1)建筑工程現場施工管理中應加強信息技術使用,且在計算機網絡的支持下,構建功能強大的管理系統,從而為相應的現場施工管理工作進行中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逐漸提升建筑工程現場施工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其所需的管理方式;(2)信息技術的建筑工程現場施工管理方式得以優化,可實現對這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促使建筑工程現場施工方面的問題可得到快速處理,并實現對其施工全過程的嚴格把控。
(四)關鍵加強施工材料管理質量
施工材料是整個建筑工程的基礎單位,所以要加強對施工材料的管理質量,提高對施工材料的采購標準,保證施工材料質量過關,為了節省成本,可以多方對比,在保證施工材料的情況下,選擇性價比最優的方式,或者控制材料數量來降低成本。不僅如此。施工材料的儲存與使用也要格外注意,部分特殊施工材料需要有特殊的儲存環境,所以在儲存時,要根據施工材料的需求特殊儲存,使用過程中,要嚴格把控材料的領用,嚴禁材料的浪費,以提高材料利用率。
四、結束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建筑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必將進一步擴張,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現場施工管理的研究對促進建筑工程的持續穩定發展意義重大。建筑工程項目參建的各個部門或單位必須要對現階段主要施工技術進行科學分析,全面厘清建筑工程現場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從制度建設方面來解決問題,不斷推進建筑工程向著科學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全面提高建筑行業的競爭力,為促進經濟社會的深入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張子敬.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J].2021(2017-10):98-98.
[2]齊丹華.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要點[J].精品,20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