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仁
摘要:BIM技術可以彌補傳統設計技術的不足,幫助專業人員準確地設計高度吻合建筑外觀結構的三維模型,滿足了業主日益增長的需求,也為承包商、施工單位帶來了最大的經濟效益,BIM技術逐漸成為國家建筑行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具有關鍵的現實意義。本文論述了BIM技術的應用特點,然后從分析了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和管理中的主要應用要點。
關鍵詞:建筑工程;設計;BIM技術;
1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優勢
1.1 利用BIM技術建立信息數據庫和三維模型
BIM技術最重要的應用是專業人員可以根據建筑的實際情況獲取建筑的相關參數,并創建包含結構元素以外的詳細信息的數據庫,建立了反映項目實際情況的三維模型。根據不同的模型,設計師可以直接查看建筑的優缺點,并直接修改模型,以滿足項目規劃和施工的要求。BIM技術還可以讓人們直接查看不同顏色材料的組合,以及模型中不同位置之間的關系,該功能為設計師和業主帶來了豐富的體驗。在未來,人們不再需要想象平面圖,而是可以直接使用BIM技術提前參觀建筑,就像在實際的建筑中一樣。此外,強大的BIM模擬功能可以靈活應用,模擬居民在地震、火災等突發事件中的疏散和救援人員的行動路徑,從而在設計階段修改原有方案,確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
1.2 貫穿于整個建筑生命周期中
在整個施工生命周期中,在初始階段、平面布置、結構選型、中間設計建模、計算、材料選型等階段,展示了施工場地的選擇、整個工程范圍、工程特點、使用方式、人力物力配置、項目成本預算等。BIM技術能夠提高場地利用率,還可以幫助不同專業人員科學嚴謹地設計出高品質的建筑。它還可以模擬三維模型,規避各種危險因素,提高建筑物的穩定性。在BIM技術的支持下,信息數據庫中的數據真實完整,可以削減不同階段的復雜傳輸和通信時間,實現建筑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數據傳輸和共享。
2 目前建筑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足
2.1 傳統建筑設計理念以及使用工具比較過時
就目前的建筑工程設計而言,目前所使用的建筑設計理念和工具都比較陳舊。在綜合建設項目中,工作量非常大,而建設項目設計是項目初始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的建筑工程設計中,建筑設計師并沒有積極地整合先進的思想和方法,企業缺乏基本的創新能力,對于建設項目的設計和運營,建設項目的設計理念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方案沒有得到不斷的優化。
2.2 對建筑最初的分析存在問題
在傳統的建筑設計中,可以使用的建筑模型比較簡單,這會導致在最初的建筑分析中出現問題。在模型分析的過程中,傳統建筑無法進行完整的分析,只能從建筑模型的內部繪制簡單的形狀。無法提供理論支持,建筑設計師的主觀性非常高,因此,在最初的建筑分析中出現的問題會給建筑的質量和安全帶來隱患,使建筑無法獲得有效的設計保證。
2.3 不易展示建筑的設計成果
建筑工程設計完成后,需要顯示結果,雖然建筑設計師可以發布和渲染效果圖形,但是傳統的設計效果圖形只能顯示二維的靜態效果,與動態效果圖形有明顯的區別。即使二維技術在后期經過特殊處理后可能會有一些特點,但在目前的建筑設計領域仍然落后,在觀察建筑設計成果的過程中,體驗不到三維空間的直觀體驗感,建筑設計成果與實際建筑之間會有差異。另外,靜態效果不能表現出建筑建成后內外造型結構的整體視覺效果,如果建筑展示沒有整體效果,可能會導致非專業人士在看到效果后精神崩潰,所以設計出來產生效果的展示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3BIM技術在建筑設計管理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3.1 建筑工程設計中BIM建模標準的科學制定
在任何一個建筑項目的設計中,在建筑項目正式實施之前都要先建立一個科學的BIM建模標準。建模標準包括模型文件、項目文件、繪圖標準、模型拆分需求、增加相關變更資金、協作文件的標準控制、模型文件的存儲和使用、代表性文件等。根據工程圖紙的設計方案,實現標準化方案建模,并利用BIM技術深化布局,從而實現施工圖的深度,建立項目的標準模型,并根據模型繪制相應的建筑工程圖紙,從而充分發揮BIM的作用。在建立模型和對設計要素的深化、轉化和傳遞過程中,要保證信息完整,避免信息泄露和失真,及時將設計方案及相關信息傳遞到初步設計階段,并及時將初步設計模型和信息傳遞到建筑工程圖紙設計階段,從而深化建筑工程圖紙設計模型和信息。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對工程量清單的計算和經濟成本模型進行有效分析,還要參考相關數據。為了實現投資估算、概算和預算計劃的科學發展目標,有必要適當增減模型的相關內容,使經濟量和成本信息能夠有效地聯系起來。
3.2 做好全專業模型的構建工作
為了使設計效果更加立體,可采用立體模型覆蓋建筑結構、設備、景觀等。所建立的BIM模型應按照公司標準執行,根據相應的可視化程度,對建筑物、構筑物、蓋帽及相關設備之間的關系進行排序,然后將基本信息添加到相應的模型中,實現整體模型的構建。在使用BIM技術時,需要使用Revit、NavisWorks、showcase等軟件進行操作,通過對Revit模型的進一步研究,可以設計出工作平面,繪制出一套完整的施工曲面,形成相應的剖面和輪廓,然后輸出到3Dmax中形成相應的后續效果曲面,在目前的狀態下,建筑軟件應用的過程可以在建筑圖紙中進一步實現。
3.3 確保碰撞檢查改進設計的合理性
模型完成后,可以使用NavisWorks軟件對碰撞進行檢查,并出具詳細的碰撞報告,同時,要記錄相應的碰撞,然后對文檔和圖像進行分類,并與相關設計師進行討論,有效提高碰撞檢測效率,并不斷完善相應的模型。為了有效協調雙方的關系,降低后續建筑的再設計率,節約施工成本,設計師在建造具體項目時可以將相關的模型圖紙發送給制造商。
4 結束語
目前,在日益繁榮的市場經濟中,建筑設計技術需要結合現代化技術和創新,才能實現建筑設計和建筑行業技術的更大發展和進步,雖然我國對BIM技術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將BIM技術與現代建筑設計技術相結合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相關技術人員和企業都應該認真學習BIM技術的使用和相關專業知識,以確保BIM技術在建筑設計中得到更好、更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勇,李曉燕.建筑結構設計中BIM技術的運用試析[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1(4):62-63.
[2] 林忠德.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21(2):71-72.
[3] 詹重桂.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設計管理初步研究[J].江西建材,2020(11):92-93.
[4] 席新元.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運用優勢[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20):147-148.
162250052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