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潔
摘要:進入新世紀以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于生活質量方面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以傳統公園為基礎融合生態學和生態文化建立的生態公園,為城市居民創造一個良好的、優質的生活環境,同時也降低了由于工業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產生的環境污染,將植物保護、植被保護融入生態公園的建設中,優化施工技術,從而改善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提高社會的生態效益,實現生態公園生物多樣性的同時,推動整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關鍵詞:生態公園;園林設計;施工技術
引言
隨著城市化不斷推進,城市中高樓林立、道路縱橫交錯、車輛川流不息,由于這一系列城市化的建設已經造成空氣、噪音、光、熱等等污染。生態環境的破壞給人類環境帶來的這些負面影響,讓環境失去了自然狀態的平衡,同時也造成了資源短缺的問題。因此人類面臨著一方面要建設更現代化的城市環境,另外一方面面臨著保護自然環境的巨大任務。
1生態公園園林建設的意義
生態公園以生態和生態文化為中心,結合了傳統公園景觀的特點,創造了一個與自然生態和諧的公園環境,能夠容納休閑等活動。生態公園的設計和建造需要結合使用各種生態工具,也就是說,生態上可持續的方法以及環境的功能和裝飾應平等地放在花園里,并以生態文化為主題,保護、模擬和修復小規模的公園建造生態公園可以改善整個城市小型環境的長期生態環境,為城市提供舒適的娛樂場所,同時長期保護園林生物多樣性,維護小環環中的生態平衡。
2生態公園園林設計和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2.1不合理的植物配植
在生態公園建設過程中,生態化是園林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良好的植物布局,才能建設更加綠色的園林。但是,在新時期園林建設中,園林施工人員往往只注重樹木種植本身,忽視了與其他植物的合作,從而不能保證園林建設的完整性和協調性,影響到整個園林建設的質量。例如,在城市地區建設生態公園的過程中,在同一公園種植兩種植物Teck和銀杏,對大樹的種植產生了協調一致的綜合效果,但這兩種植物都是枯葉樹,通常在冬季落葉,干燥的植物不利于美容
2.2業績管理不足
生態公園的建設是一個更復雜、更廣泛和涉及更多部門的項目,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往往安排不同部門合作建造花園。我們的花園源遠流長,在營造自然景觀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但生態公園的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各個領域的工作并不完善,也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定,因此沒有實現 整個建筑過程受到干擾,往往導致建筑鏈出現錯誤,從而影響到整個生態公園的建筑質量。
3提高生態公園園林設計施工技術水平的主要舉措
3.1合理配植喬木類植物
在生態公園的建設方面,園林植物配植基本都會用到喬木類樹種,本文以南洋楹為例,結合園林設計原則選擇樹苗,根據其樹形、生長情況和移栽成活率等,移栽合適的樹苗,在選完之后,要測量樹干部分,避免直徑與標準相差過大。將主枝外的多余枝干全部剪掉,保證植物體內存有充足水分,減少運輸、種植環節的水分揮發量,這樣樹種更容易存活下來。主枝是靈活多變的,適當進行修剪后期才不會過度生長,并降低水分的蒸騰量,同時給予定型處理,將旁枝的吸收量降到最低。對于喬木的種植,樹穴的挖掘主要由土球而定,一般深度多出25cm,寬度至少45cm,隨后在穴底25cm的位置施加有機肥,確保樹種生長所需的營養充分,提高樹種的成活率。樹種朝向會直接影響到其生長情況,通常游客觀賞區都是長勢好且陽光足的地區。在種完樹木后,要及時拆掉土球上的固定繩,對填入的土壤進行反復夯實,圍著樹穴再加一圈土,這樣后期澆水樹種才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在園林樹種配植方案的設計過程中,要對其生長習性進行深入了解,對不同季節的生長植物予以重視,盡量配植一些各季節的代表樹種,調整綠葉樹種、常綠樹種、觀花樹種的移栽比例,如此生態公園的生態效益、景觀效益都會顯著提升。
3.2植被混凝土護坡綠化技術
在建設生態公園時,可以用植被混凝土綠化技術的方式將植被土壤有效保護起來,需要分析移栽公園的地理環境,并將綠化植物和巖石類型考慮在內,水、水泥和其它材料的用量都要進行準確計算。這種護坡方式在種植過程中,用的種子不會太多,有助于節省資金成本,但對技術含量的要求非常嚴格,只能用客土掛網噴播技術進行種植,一般以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為主,將綠化添加劑加到噴射層的上表面,可以為植物生長與發育提供充足養分,以此取得生態護坡的理想效果。
3.3水資源的利用及海綿城市的實現
雨水的收集、再循環和再利用是節約資源的重要手段,因為它們既能解決供水問題,又能減少洪水風險和地下水開采。在生態公園雨水排放設計中,可將普通硬表面改為透水性涂層,使雨水能夠從涂層區域流出,并可在綠地上設置草溝、凹綠地和雨水花園,如下所示 用于綠色灌溉、景觀供水、廁所或車輛清洗的水箱,以及部分雨水在收集過程中同時通過土壤滲透進行瀝濾,并排放到二級污水池或儲存在沒有時間滲入土壤的地表水池中的雨水,首先是以下幾種類型的水:第三種是水 合理利用雨水不僅節約了水資源,而且有效地防治了雨水污染和植物的生態平衡,從而有效地節約了資源,改善了生態環境。此外,一些景觀灌溉系統盡可能采用節水灌溉方式,并采用微灌溉、滴灌和滲透灌溉等技術,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3.4種植和調整灌木
與樹木相比,植樹需要操作員更加精確,特別是對于占支配地位的灌木,操作員必須在種植的地方修剪這些灌木,以創建特殊形狀的灌木。因此,城市生態公園建設單位應要求建筑商提高其植樹知識,不斷改進種植技術。由于大量的灌木,執行人員必須挖戰壕,以提高種植初期的灌木種植效率。灌木種植過程中,承包商應根據灌木顏色規劃灌木種植位置,以提高生態公園灌木的整體美景。與植樹不同,植樹不需要建筑人員注入營養液,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造生態公園的費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環保意識也逐漸增強,越來越關注生態環境的建設。生態公園的建設有利于推動城市生態環境的發展,以及為城市居民打造綠色健康、生態環保的居住環境。因此,針對生態公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善,提升生態公園的施工質量,保證生態公園的景觀效果和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楊飛翔.生態理念下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的植物設計初探[J].現代園藝,2020,43(22):45-46.
[2]何文軼.城市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的功能與配置分析[J].南方農業,2020,14(14):60-61.
[3]云靜.人性化理念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8(18):95.
[4]劉司南,呂銳,王霞.參數化風景園林設計的方法實踐——以成都市環城生態區桂溪生態公園景觀為例[J].中國園林,2017,33(05):50-55.
[5]吳明玉,范樺,單博愛.園林綠化景觀中地被植物的優化作用解析[J].現代園藝,2017(18):98.
127950052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