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橋涵隧道的建設過程中,深基坑工程是重要且常見的建設環(huán)節(jié),合理的深基坑支護設計決定了基坑工程是否能順利進行的關鍵。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影響因素很多,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分析地下水位對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影響。在其它參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給出三種工況進行計算分析。結果表明:地下水位越高,支護結構的側向位移、內力越大,對支護結構越不利。
關鍵詞:深基坑;支護結構;地下水位
1引言
隨著我國經(jīng)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越來越完善。在大量的工程實踐中,基坑開挖與支護是交通工程中的基本內容[1]。基坑開挖必須保證邊坡的安全與穩(wěn)定,對于深基坑來說,坑壁的穩(wěn)定性問題更為突出。深基坑支護設計及施工是深基坑工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決定其是否能順利建造[2]。在深基坑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影響因素很多,如工點處地質情況、周邊環(huán)境、地下水位高低等,其涉及范圍較廣且技術復雜,變化因素多,因而工程師們對深基坑支護工程的重視日益提升。
本文以某工程4.2m深基坑為研究對象,結合《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 120-2012)[4]中的要求,在其它參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將地下水位作為唯一變量設置三種工況,對支護結構進行計算分析。
2支護方案基本信息
2.1基本信息
本工程基坑深度為4.2m,嵌固深度7.8m,樁材料類型選擇500×200鋼板樁(每延米截面面積267.6cm2;每延米慣性矩63000cm4;每延米抗彎模量3150cm3),內力計算方法采用增量法,支護結構安全等級為一級,支護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 為1.1,設置1個均布超載,超載值為20kN/m。
2.2土層信息及參數(shù)
本工程地質情況為,共4層土,具體土層參數(shù)如表1所示。內側降水最終深度為4.2m,外側水位深度分別為2m(工況1),3m(工況2),5m(工況3)。彈性法計算方法為m法,內力計算時坑外土壓力計算方法為主動法。
2.3設計參數(shù)
整體穩(wěn)定計算方法采用瑞典條分法,穩(wěn)定計算采用應力狀態(tài)采用有效應力法,條分法中的土條寬度為1m,剛度折減系數(shù)K=0.85。
3結構計算結果
從圖中可以看出,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2m(工況1)時,支護結構產(chǎn)生內力和位移最大,最大位移達到50.98mm;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3m(工況2)時,支護結構產(chǎn)生的內力和位移與工況1相比有所減小,其最大位移為41.21mm;當?shù)叵滤辉诘乇硪韵?m(工況3)時,支護結構產(chǎn)生的內力和位移最小,產(chǎn)生的最大位移為32.14mm。三種工況的內力和位移與地下水位成正比,地下水位越高,支護結構的側向位移、內力越大,對支護結構越不利。三種工況計算結果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對三種工況分別進行基坑內外側抗彎驗算(不考慮軸力)、整體穩(wěn)定驗算、抗傾覆穩(wěn)定性驗算、抗隆起驗算、突涌穩(wěn)定性驗算、嵌固深度構造驗算、嵌固段基坑內側土反力驗算,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4結論
本文以4.2m深基坑為研究對象,在其它參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只改變地下水位高度,分別設置2m、3m、5m三種工況,對支護結構進行計算分析。結果表明:地下水位越高,支護結構的側向位移、內力越大,對支護結構越不利。
【參考文獻】
[1]鮮江林. 成都某地鐵深基坑支護結構及其變形特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8.
[2]聶建國.復雜環(huán)境下深基坑支護設計及施工關鍵技術應用[J].山西建筑,2021,47(24):56-58.DOI:10.13719/j.cnki.1009-6825.2021.24.018.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 JGJ 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溫欣(1991-09),女,遼寧遼陽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鐵路橋涵設計。
158750051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