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學章
中央空調離“互聯網+”還有多遠?
文/盛學章
互聯網不是什么都能“+”的,或者說互聯網也許可以改造一切,但并不是說可以完全改造傳統企業,而是說對某些行業來說,可能只能改造其業務流程中的某些環節。

自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首提“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互聯網+”成為熱詞,引來廣泛討論。短短數月,“互聯網+”來勢洶洶,大有驚濤拍岸、攻城略地之勢。已經錯過了第一次與第二次工業革命,以數字化、智能化和個性化為先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給中國留足機會,不容再錯過?,F如今,舉國上下都在布局,“互聯網+”前景可期。
然而,在筆者看來,互聯網不是什么都能“+”的,或者說互聯網也許可以改造一切,但并不是說可以完全改造傳統企業,而是對某些行業來說,可能只能改造其業務流程中的某些環節。它并不能完全改造傳統企業,也不一定能給傳統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有時甚至會對企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那么,就中央空調行業而言,“互聯網+”能給行業帶來什么?行業又離“互聯網+”有多遠?
2015年中國制冷展上,筆者參加了多場企業舉辦的媒體見面會,其中有不少記者提到了“互聯網+”的問題,老總們也紛紛就“互聯網+”進行了作答。其中,有老總對“互聯網+”有著一定的理解,對企業未來在“互聯網+”方面有計劃、有步驟;而更多的企業領導并不十分了解“互聯網+”,或者說沒有弄懂“互聯網+”的概念,因此作答顯得很“牽強”,甚至答非所問。
我們看到網上有很多解讀“互聯網+”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闡述“互聯網+”的意義,而對于“互聯網+” 的解釋寥寥。筆者傾向的一種解釋是,自從互聯網誕生到1.0、2.0及3.0時代,所有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都是“互聯網+傳統商業”的模型。1.0時代是互聯網+信息,2.0時代是互聯網+交易,3.0時代是互聯網+綜合服務?;ヂ摼W技術不斷推陳,一直遵循“互聯網+360行”的模式。因此,“互聯網+”是互聯網融合傳統商業并且將其改造成具備互聯網屬性的新商業模式的一個過程。
事實上,大家對互聯網還是有一定認識的,而對于“+”不太明白。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個“+”呢?
筆者認為,“+”可以看作是連接與融合,互聯網與傳統企業之間的所有部分都包含在這個“+”之中。這里面會有政府對“互聯網+”的推動、扶植與監督,會有企業轉型服務商家的服務,會有互聯網企業對傳統企業的不斷造訪,會有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不間斷的探討,還有連接線上與線下的各種設備、技術與模式。如果去翻閱資料,還會有更多內容在里面??傊@個“+”既是政策連接,也是技術連接,還是人才連接,更是服務連接,最終實現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的對接與匹配,從而幫助完成兩者相互融合的歷史使命。
在技術上,“+”所指的可能是WiFi、4G等無線網絡,移動互聯網的LBS,傳感器中的各種傳感技術,O2O中的線上線下相連接,場景消費中成千上萬的消費,人工智能中的人機交互,3D打印中的遠程打印技術,生產車間中的工業機器人,工業4.0中的是智能工廠、智能生產與智能物流。這里不一一列舉,將來還會有更多更新的技術來為“互聯網+”服務。
近年來,中央空調行業里嘗試用互聯網思維做生意的企業越來越多,相關的網站也如雨后春筍般多起來。大家熟知的京東商城、蘇寧易購、舒適100網、好享家等都有中央空調產品銷售,另外,也有不少品牌自建網絡銷售平臺。通過小試牛刀,不少廠家、商家在互聯網領域嘗到了點甜頭,也看到了希望。
然而,緣于中央空調屬性的特點,企業在網絡上還有難以逾越的障礙,最根本原因在于,其不容易標準化操作。正是緣于其特殊的屬性,中央空調銷售中“互聯網+”顯得很有必要。
最近網絡上流傳一個段子,大意是諾基亞不關注蘋果、銀行不關注支付寶,其結果不是被淘汰就是被超越,可見創新思維的重要性。捫心自問,幾年前,筆者的諸多同行中,有幾人關注過武漢“舒適100網”?誰又在意過“舒適100網”?或許,今天提及“舒適100網”知道的人依然很少,但是,今天我們對它刮目相看了,因為,在中央空調行業里做“互聯網+”的,它算是開拓者。
據了解,2009年“舒適100網”在武漢正式上線,首次將家用中央空調、家庭采暖、新風系統、中央凈水、中央熱水、中央除塵、太陽能、智能家居等傳統大宗商品嫁接互聯網,通過線上顧問式營銷和線下專業設計安裝服務,引導用戶學習專業知識,了解線下設計安裝流程和工藝,在線比價輕松選購,為用戶提供非標準化產品定制和服務產品電子商務一站式解決方案,開創了中央空調互聯網銷售先河。
經過數年的發展,可以看到陸續有廠家與“舒適100網”進行戰略合作,其知名度也逐步提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專注家裝的“舒適100網”并沒有與中央空調家裝寡頭聯姻。沒有與寡頭合作,說明其與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尚有一段距離。那么“舒適100網”還缺少什么呢?
前面筆者也提及過中央空調特殊的產品屬性,除了線上服務,線下服務才是“互聯網+”的關鍵所在?!笆孢m100網”線上完成銷售(價格幾乎透明)、統一配貨等,線下依靠渠道商完成,假設“舒適100網”現有500家渠道服務商,分布到全國各區域也就很少了。試想,行業寡頭們在全國有數以萬計的渠道商,短期內怎么可能讓價格透明化呢?如果哪一天,“舒適100網”渠道商數量達到1萬家,甚至更多,那么其“互聯網+”生意又大不同了。
今天看來,“舒適100網”依然稚嫩,盡管稚嫩,也算是首屈一指。未來,“舒適100網”能走多遠,筆者不得而知,起碼它開創了“互聯網+”銷售新模式,僅這一點就彌足珍貴。
乍一看,中央空調行業似乎離“互聯網+”很遙遠,其實,“互聯網+”已經悄然走近了我們。如今,“互聯網+”正在改變著中央空調產業采購、研發、制造、銷售、售后等各個環節,而大家普遍關注的是“互聯網+銷售”及“互聯網+后市場”這2個環節。
2015年制冷展有人說觀眾數量總體感覺不如往年,這一點筆者也有同感,為什么呢?其中互聯網是因素之一。
就筆者而言,參加了10多屆中國制冷展,關注的不再是多么高的IPLV,也不是“巨無霸”型冷水機組,而更多的是關注一些新鮮玩意,如連續2屆展會上展出的“安易買”。其實“安易買”類似于京東商城,區別在于“安易買”專注于暖通領域。
在筆者看來,“安易買”依靠互聯網銷售,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缺少“+”的元素,如果“安易買”能夠做成“安易買+”,那步伐應該快許多。
不難發現“舒適100網”涉及的以家用中央空調為主,而對于水系統涉及很少。如何將水機產品,尤其是大型冷水機產品進行“互聯網+銷售”呢?這確實是個難題。不過,未來也是有可能實現的。
另外,“互聯網+后市場”也不容小覷。提到服務,首先會想到餐飲業。不想出門不想做飯,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很快一份誘人的美食便進了門,這就是餐飲業的“互聯網+”。在中央空調領域,免費保修5年、6年,預約上門維修,買賣領域的APP,都是“互聯網+”的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看到,在互聯網思維引領下,“互聯網+后市場”的產業藍海已經成為各企業和資本追逐的新熱點。
顯然,在新常態下,“互聯網+”正在改寫整個中央空調行業,明天的中央空調行業將是更多元化、更細分化的市場,在線服務和傳統銷售交融為生態圈。當然,這需要更多的中央空調企業、商家及有志于投身中央空調行業的人士改變思維,投身和交融于這新一代的中央空調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