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玲
摘要:我國的人口年齡結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呈現出人口又多又老的新發展態勢。養老服務機構的設立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口老齡化給家庭帶來的負擔,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身體特點,在入住養老機構期間,容易發生意外。本文根據對灃東新城現有養老服務機構的實地調查,論述了未經消防驗收或者消防驗收不合格的養老服務機構的基本情況、形成原因、突出消防安全隱患,并有針對性地提出預防火災的對策。
關鍵詞:違法投入使用;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安全現狀;對策
引言:
自2000年我國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人口老齡化進程一直呈現加速發展的鮮明特征。為積極應對老齡化給社會帶來的挑戰,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有計劃、有步驟推進老齡事業的發展。由于絕大多數老年人的反應速度較慢、行動能力較弱,失能老人更是生活無法自理,一旦發生火災,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極大的社會影響,因此,做好養老服務機構的消防安全工作尤為重要。而當前,由于家庭養老壓力增大、非法建筑或場所違規使用等因素,導致未經消防驗收或者消防驗收不合格的養老服務機構大量涌現。此類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后簡稱“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存在大量消防安全隱患,成為解決和改善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安全環境要破解的首要難題。
1 ?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形成原因分析
1.1家庭養老壓力增大導致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成為剛性需求。
我國人口結構呈現高齡少子化趨勢,失能老人、生活不便的獨居老人需要人隨時陪伴照料,普通家庭因為養老育幼、通貨膨脹等壓力,夫妻雙方必須全身心投入工作,無法長時間陪伴老人,將無法自理的老人送入養老服務機構代為照顧成為一種新的選擇。新修訂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取消了以前關于設立養老機構需要民政部門許可的規定,只需登記備案即可。消防安全環境合法合規的養老機構在前期建設和后期設施維護保養中均需投入大量資金,在收費上與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機構相比不具備優勢。加上普通大眾對消防安全的理解不夠專業,收費低廉的養老服務機構成為了普通家庭權衡利弊后的首選,這也進一步促成了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不斷滋生。
1.2非法建筑或場所違規使用導致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長期存在。
多數養老服務機構所在建筑原先不是按照老年人照料建筑設計、施工,甚至出于經濟因素考慮,選擇設置在成本較低的出租房、村民自建用房或集體所有制房內。此類用房大都建設成本低、條件簡陋,先天不具備作為養老服務機構的條件。經營者由于各種原因,在二次裝修階段未經消防設計審核擅自施工或未按消防審核后的圖紙施工,工程完工后未經消防驗收或消防驗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待消防主管部門發現違法事實時,已有許多老人入住,如責令養老服務機構停止使用,入住老人無處轉移安置,帶來的社會影響很大,逐級上報后的解決方法通常就是在明知消防安全隱患多、火災風險高的情況下,邊經營邊整改,為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長期存在提供了便利條件,也埋下了重大火災隱患。
2 ?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存在的問題
2.1防火設計方面存在的火災隱患
由于未經消防驗收或者消防驗收不合格,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在防火設計方面存在大量火災隱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在建筑構造及布局上存在突出問題。一是與毗鄰建筑防火間距不足,例如:老年人用房與獨立建造的設備用房間距不足,老年人用房之間防火間距不足。二是房間設置位置不正確,例如: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場所設置在地下一層,鍋爐房與人員密集場所貼臨設置,洗衣房內布置庫房,樓梯間內設置庫房,鍋爐房、消防水泵房不能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三是防火分隔措施不到位,例如:同一建筑內的不同使用功能場所之間未進行防火分隔,廚房操作間、庫房等房間與其他部位未進行防火分隔,鍋爐房、柴油發電機房、儲油間、配電室等設備用房與其他部位未進行防火分隔,燃氣鍋爐房未考慮泄壓,地上、地下連通部位未進行防火分隔,室外疏散樓梯2m范圍內設置除疏散門外的門、窗、洞口,連廊未設置防止火災蔓延的措施,疏散走道兩側及房間隔墻為耐火極限不符合要求的玻璃墻。四是未按要求劃分防火分區,例如:高層建筑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情況下,每層建筑面積超過3000m2未劃分防火分區;地下一層設置多種功能用房,超過6000 m2未劃分防火分區。五是樓梯間設置形式不正確,例如:高層建筑采用敞開樓梯間,多層建筑中敞開樓梯間與封閉走廊相連。六是安全疏散和避難條件不滿足要求,例如: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情況下,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疏散門距最近安全出口的之間距離大于25m,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疏散門距最近安全出口的之間距離大于31.25m;疏散走道凈寬僅有0.8m,小于《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JGJ450-2018中的最低標準1.4m;疏散樓梯間未直通室外;未設置避難間或避難間設置不滿足規范要求。
(2)在滅火救援設施上存在突出問題。一是消防車道設置不滿足要求,例如:消防車道凈寬、凈高不足4m,盡頭式消防車道無回車場。二是均未設置消防救援窗口。三是按規范應設置消防電梯的養老服務機構未設置消防電梯,例如:層高7層、建筑面積100000m2的養老服務機構未設置消防電梯。
(3)在建筑消防設施上存在突出問題。一是滅火設施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例如:多層建筑未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未設置與室內供水系統直接連接的消防軟管卷盤,消防水池容積不足,消防水泵房未設置防水淹設施,未設置水泵接合器。二是報警系統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例如:布置在建筑內的燃氣鍋爐房、使用燃氣的廚房未按要求設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燃氣濃度檢測報警器,建筑非消防用電負荷未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老年人用房內未設置聲警報裝置或消防廣播。三是防排煙設計基本被忽略,例如:整體未考慮防煙分區的劃分,封閉樓梯間在不滿足自然通風的情況下未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多層建筑中長度大于20m的走道未設置排煙設施,鍋爐房、廚房未考慮排煙、通風設計。
以上種種問題使養老服務機構存在先天缺陷,火災發生時,無法及時報警、滅火、排煙,將火情控制在一定區域,消防救援人員也無法快速展開救援,給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帶來難度。
2.2 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經營管理者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有的養老服務機構未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應急疏散預案,或是制度、預案僅流于紙面,員工對此一無所知。有的養老服務機構出于防止老人失足墜落、防盜安全考慮,在外窗加裝鐵柵欄,疏散樓梯上設置柵欄門并上鎖,保留主通道,鎖閉其它安全出口,顧此失彼。部分養老服務機構未按規配備供失能老人使用的簡易防毒面具。
(2)員工安全意識、消防技能較差。部分養老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沒有經過崗前安全培訓和考核便上崗服務,自身安全意識淡薄,缺乏應有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法律常識,對消防器材不熟悉,平時不能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發生火災時手足無措、自救無門。
(3)未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部分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消防檔案不全,消防設施損壞無人維修,夜間無防火巡查、檢查記錄,個別單位巡查、檢查記錄人員一年都是同一個人,嚴重造假。
(4)消防控制室未發揮應有作用。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配備人數不足,未全員持證上崗,分控室無人值守;值班人員不熟悉消防設施操作,擅自屏蔽火災報警信號,火災報警控制器故障報警長時間無人處理。
(5)用火、用電未按規范執行。電器線路敷設不符合要求,存在私拉亂接電線、電線未穿管保護、電器插座使用不合格產品等現象。個別養老服務機構采用甲醇作為廚房燃料,甲醇桶與廚房貼臨且露天存放,未采取任何防火措施。
3 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防火對策
3.1養老服務機構要加強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組織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做到制度清晰、權責分明;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使員工在發生火災時能夠迅速、有序地開展初期滅火和應急疏散。
(2)通過消防安全講座、廣播、電視、宣傳手冊等提高機構全員的消防安全意識,使入住老人們能夠配合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加強機構
(3)按照我國消防法律法規的各項規定排查和整改各類火災隱患,保證消防設施設備配置齊全、完好有效,保證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道的暢通,注意用火、用電、用氣安全,將每日巡查檢查和定期消防安全大檢查相結合,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3.2政府相關部門加強監管
(1)明確主管責任。建議由政府研究,明確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的行業主管部門和屬地管理責任,以確保該項工作有人管;同時所在建筑產權所有單位或責任人要與屬地政府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督促其落實消防安全責任。
(2)嚴格分級管理。針對違法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機構,可劃分為A、B、C三類:A類為有資格保留的,基本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B類為經過限期整改后可達到A類標準的;C類為不符合消防安全條件、火災隱患無法改正的。建議在明確管理責任的基礎上,由主管部門和屬地政府開展一次違法投入使用養老服務機構大排查,對于A類機構,予以保留并盡量合法化;對于B類機構,堅決停業整改,整改期間不得擅自運營;對于C類則堅決取締。
(3)健全監管機制。在養老服務領域完善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制度全覆蓋;制定并實施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常態化督導養老機構排查整改安全隱患。
(4)強化源頭管理。要強化對違法違章建設的源頭管理,違法違章建筑一律不準私自開設養老服務機構。
結束語
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的安全運營對我國社會穩定和經濟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在完善、落實國家養老政策和措施的同時,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機構的消防管理體系,才能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和建設。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21年修訂版).2021-04-29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養老機構管理辦法.2020-09-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JGJ450-2018.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
[4]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5]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GB50116-20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6]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GB50974-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
[7]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GB50084-2017.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8]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GB51251-2017.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規范
355350190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