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以及配電網行動改造計劃的逐步實施,配電網規模迅速擴大,用戶對供電可靠性、電壓質量等需求日益提高,政府監管更加嚴格,社會監督力度不斷加大,配電網的建設和運行管理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挑戰?;诖?,以下對新形勢下配電網規劃設計標準適應性分析及優化進行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配電網規劃設計;標準適應性;分析及優化研究
1標準級別劃分
我國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幾個層級。國家標準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執行的技術要求;行業標準是在沒有國家標準的情況下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執行的技術要求;團體標準是標準化改革下提出的新型標準,由具備相應專業技術能力、標準化工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的學會、產業技術聯盟等社會團體按照團體確立的標準制定程序自主制定發布、社會自愿采用,主要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地方標準是在國、行標沒有而需要在某一行政區域內統一執行的技術要求;企業標準是在其他3種標準都沒有的情況下在某一企業內部統一執行的技術要求。
2配電網規劃設計的現狀
2.1線路負荷不均勻
國內城市當前的配電網另一個顯著的問題是線路負載不均勻。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運載問題就在所難免。我們對導致上述問題的因素進行研究,不難發現主要來自于兩方面。其一,當前社會現狀的影響,很多城市會出現周期性的人口流動現象,在人口較少的時間段內,一些線路經常性空載,同樣,一些線路常年處于超載和滿載狀態??蛰d現象造成設備浪費,滿載甚至超載情況的經常性發生,會導致運行的配電網經常性發生故障,供電的穩定性無法保障,同時還會損傷相關設備。其二,對一些迅速崛起的城市,城市配電網在規劃設計之初沒有保障系統科學性,難以滿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電。
2.2網架結構不合理
現階段配電網建設發展中所采用的網架結構為雙環結構、雙鏈結構,在結構選擇上要能夠選擇滿足電網建設實際發展需求的網架結構。在過去階段的配電網規劃設計工作開展中,電網的建設環節缺乏大量的論證和實地考察,得出的建設結構沒有理論依據,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地區配電網變電所布點不合理,配電線路較長,導線的線徑偏小,對于主干網絡線沒有進行統籌規劃,配電線路非常的復雜,當地居民或者是一些小的企業往往都是采取就地接線的方式來用電。
2.3配電網管理的規范性較差
規范的管理行為是保障配電網科學運行的前提。但是當前的管理情況還有待改進,有些城市的配電網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思維陳舊,管理方法不規范等問題突出,其主要表現在:其一,城市配電網管理處于真空狀態,科學的管理較少;其二,人為管理在配電網管理中依然處于主導地位,沒有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科學的管理理念;其三,缺乏明確的配電網管理機制,其作用難以最大化的發揮。
3配電網規劃設計標準適應性分析與優化措施
3.1數據及計算類分析
(1)配電網規劃基礎數據來源復雜、數據量大,其準確、完整、一致是科學制定配電網規劃方案的基礎,亟待制定配電網規劃相關數據規范進行引導。
(2)同期線損是加強電力網損耗管理的有效手段,為加強同期線損管理、促進數據治理,保障數據準確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時性,需要制定線損數據相關導則規定。
(3)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儲能裝置等多元化負荷迅速發展,對配電網潮流分布、諧波沖擊等電能質量造成較大影響,電能質量的量化計算分析尚缺相關標準指導。
(4)作為未來配電網重要發展方向的交直流混合電網、智能配電網等,需借助精細化的計算分析,通過對分布式電源與多元化負荷的波動性、隨機性等特征的模擬,實現配電系統運行行為的準確分析。
3.2配電網站要合理規劃和建設
規劃設計和建設改造城市配電網的過程中,應該科學的界定電網的工作范圍半徑,這對設計供電線路、確定線路半徑、設備的配置等極為重要,規劃設計城市配電網的時候,電力主管部門應該依托城市未來規劃資料,詳細的了解整個城市用電供需圖表,知曉某一區劃未來用電量較大,某一區劃用電量和當下保持一致,某一區劃用電量會下降,在預留一定的浮動空間后,根據此科學的設置配電網點。在對其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把《安全穩定導則》作為依據,保證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3.3做好配電線路路徑優選工作
規劃設計配電線路路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設計路徑時,應避免穿越有可燃物和爆炸物的地點,以免增加火災風險。其次,應盡量避免占用大面積的農田,并積極配合本地區的道路規劃建設工作,降低配電線路遷移的發生率。
3.4開展網格化規劃,細化供電單元
落實精準投資理念,在各類供電區域的基礎上,在B類及以上供電區域推廣網格化、單元制規劃新方法,做好細配電網規劃。供電網格一般結合道路、河流、山丘等明顯的地理形態進行劃分,與城鄉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區域性用地規劃等市政規劃相適應,宜綜合考慮區域內多種類型負荷用電特性,兼顧分布式電源及多元化負荷發展,提高設備利用率。
3.5合理布設配電線路系統
整個配電線路系統中,導線是電能傳遞和電能輸送的關鍵元件。設計中,應結合線路用途和鋪設方式等選擇最佳的導線材料,并確定其規格。如果是架空配電線路,一般應選擇周圍是鋁線、中心為鋼線的多股絞線。鋁線的導電性能非常好,且密度較小、質量輕,不會使架空線承受太大重量。鋼線的機械強度較大,能避免配電線路出現拉斷等問題。導線規格的選擇,應考慮負荷大小、應力及經濟性等因素。
結束語
為促進我國配電網技術標準管理水平與配網發展保持一致,加強配電網標準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推動配電網相關技術標準的編制和國際化,本文開展了配電網規劃設計標準梳理和體系優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規劃、設計、評價、新型用戶接入、數據模型等方面的相關標準優化建議,以指導未來配電網規劃設計標準化工作。
參考文獻
[1]肖志.配電網規劃提升配網可靠性的研究[J].民營科技,2018(12):144.
[2]劉才進.10kV配網規劃設計的關鍵點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9):93-94+97.
2844500511386